摘要: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音樂課卻處于十分尷尬的局面,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喜歡音樂的學生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關鍵詞:音樂;教育;學生;喜歡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19-02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發現的確有一些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談起音樂課,學生們大多是一副也就是那么回事的表情,難懂的樂曲、枯燥乏味的樂理、讓人倒盡胃口。在當前學生中,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也是一件讓音樂教師非常尷尬和頭疼的事情。針對這一現象,結合這些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改變音樂課的現狀,應從以下方面進行努力:
1.提升音樂教師魅力,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
文章有魅力,別人就愿意多讀;人有魅力,別人就愿意與之交往。教師若有魅力,學生就喜歡多親近,聆聽其教誨,所謂"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也。在上課時,教師要做到精神飽滿,在最短的時間內激發學生求知的熱情,用自己飽滿的情感,真誠的愛心,生動的語言,睿智的幽默,將學生集中到音樂課上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巧妙地運用幽默的輔助手法,制造一點活躍氣氛,激發學生的反饋,寓教于樂。另外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準確理解音樂和歌曲的內涵,并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緒,不能讓課堂或課堂以外的一些因素所影響。同時,還應注重自己的語言藝術,將自己的快樂情緒傳染給學生。幽默的語言、親切的微笑、鼓勵的眼神、有趣的動作像磁鐵一般粘引學生, 以消除學生心中對音樂課的種種顧慮,努力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2.流行音樂進入課堂,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
現在的學生嘴里經常哼唱著"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要不就是"哼哼哈依,快給我雙截棍",對于這種現象,我們可以反思一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現在流行音樂充斥著大街小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課堂上閉口不唱流行歌曲,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現在的時代強調人的個性,而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歌曲,正好體現了青少年在不同時期的思想感情,有濃郁的時代氣息。首先我們允許流行音樂進入課堂,但是不能讓流行音樂變成課堂教學的主角。其次,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選擇那些健康向上,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作品介紹給學生,如《我相信》、《怒放的生命》、《超越夢想》等流行歌曲,讓學生去品評,這些歌曲的旋律、歌詞寫得都很好,歌曲本身對學生就是一種熏陶,在欣賞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意識,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再如流行音樂與教材的結合:引入流行音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教材的教學,要善于在課中將教材上所選的音樂與流行音樂進行比較學習。如在介紹音樂神童莫扎特的時候,我的導入就從SHE的《不想長大》引入,因為這首曲子的高潮部分就是運用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旋律。一上課,大家聽到他們喜歡的偶像歌聲,很興奮,學習情緒很高,我很順利地帶領他們進入真正想上的內容。另外還可以開設課內專題欣賞:某一時期最火爆的歌手的作品;某一歌星或某一樂隊的作品;某一流派某一類風格的音樂等。通過專題的欣賞,讓學生了解與分析并組織學生討論,歸納出某一時期、某一歌星、某一主題的音樂特點和時代的面貌。坦白說,現代流行音樂中有不少精品之作,好的流行歌曲同樣具有潛移默化中凈化、呼喚心靈本質的作用。讓他們知道一首藝術價值高、品位格調高的作品才可能長期的流傳,更應該學好,吸取人類文化的精華。
3.教學形式豐富多樣,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
有許多老師常常抱怨,今天上課孩子們不說話,死氣沉沉。但我們捫心自問,這和我們教師沒有關系嗎?那我們教師如何才能使枯燥的學習變得有意思,如何讓孩子們自己去投入的學習,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則是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首先運用多媒體,讓音樂教學"亮"起來。通過聲音和畫面的同步作用,增加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愛好,因為學生對形象具體、新異的事物輕易產生好奇心。其次,提供平臺,讓每一位學生大膽展示自我。為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與明星夢,我安排了課前 5分鐘的"我行我秀"這個活動,每節課一人或組合幾人表演,其余學生既當觀眾又當評委,進行自由式評論。在這里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明星,孩子的表演,使原本吵鬧的課堂異常的安靜下來,連最愛吵鬧的孩子們都認真的看同學們的表演,有的更是摩拳擦拳成了最積極的演員,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了。再次多用聯想的方法,將音樂與人物故事、繪畫、文學、歷史、地理等跨學科知識串聯起來,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另一方面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如在欣賞民歌時,我將騰格爾、彝人制造、阿里郎組合等一些少數民族歌手的音樂引進課堂,同他們的民族——蒙古、彝族、朝鮮族的民歌放在一起,讓學生欣賞,并啟發他們從中找出不同民族民歌的特點。在完成教材教學內容的同時,我會不失時機地向學生們推薦一些學生們喜歡聽的,優秀的民族歌曲和優秀的外國歌曲進行欣賞,拓展他們的音樂視野,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
人們常說"教無定法",只要我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去為孩子的學習著想,為上課的細節著想,我們一定會不斷改進,不斷創新。讓大家一起努力,讓每一節音樂課堂都能煥發生機,只有這樣,我們的音樂課就會走出尷尬的沼澤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 《給音樂教師的建議》 王艷芳.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 《中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章連啟.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3]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與策略》 劉均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4] 《音樂課堂教學的經典方法》 秦德祥.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
章琳,女,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現任教于安徽省金寨縣梅山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