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保榮+李磊
摘要:談到美國的族裔作家,萊斯利·瑪蒙·西爾科是必不可少的。她的《典儀》自1977年出版以來,就已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國內外學者在對西爾科《典儀》的研究過程中,主要集中在精神創傷的治療、印第安傳統文化的回歸、印第安文化身份的重構、生態意蘊的解讀、印第安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印第安文化與白人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以及對小說敘事視角的探究。本文將聚焦于小說主人公塔尤的回歸之路上所經歷與印第安神話的關聯,解讀印第安傳統神話故事在主人公種族身份覺醒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關鍵詞:萊斯利·瑪蒙·西爾科;《典儀》;種族身份
作為美洲大陸的原著居民,印第安人擁有過繁榮的文明,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大批的白人殖民者蜂擁而至。他們將印第安的文明摧毀殆盡,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殺,少部分幸存的印第安人則被趕到土地貧瘠的居留地。長期以來,印第安人都被主流社會所忽視,至于印第安文學更是被邊緣化。1968年,N·司科特·莫馬迪的《黎明之屋》的出版,標志著印第安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這期間出現了一批杰出的作家,如詹姆斯·韋爾奇,杰拉德·維茲諾以及萊斯利·瑪蒙·西爾科。1977年,《典儀》的出版預示著一顆文壇新星冉冉升起。像《典儀》中的塔尤一樣,西爾科本人也是混血兒。由于戰爭中肉體與精神上的創傷,塔尤幾近陷入精神崩潰的邊緣。正是在經過傳統神話的重述,他才得以克服精神的創傷,成為一個真正的拉古娜人。
一、種族身份迷失
小說開始塔尤因為噩夢的困擾而夜不能寐。塔尤在白人醫院感覺他是“無形的,沒有任何意識的白煙”,他嘔吐,出汗,白人醫生對此卻無能為力,他被送回拉古娜部落。戰爭的殘酷只是他這些痛苦的導火線。戰爭割裂了他的過去與現在,使他陷入混亂。他的痛苦真正源自于童年不幸,羅基和約西亞的死以及整個印第安民族身份的失落。塔尤的母親和白人私奔后生下塔尤,姨媽覺得塔尤和他的母親讓家族蒙羞。在塔尤小的時候,姨媽把他和羅基分開。而且奪走了他唯一的媽媽的照片。在部落里,塔尤因膚色而遭到艾莫等人的歧視,甚至公開侮辱他“你這個瘋子,像白色的垃圾”。在白人的社會中,當他們身著軍裝飾,似乎得到了平等的待遇;當戰爭結束后,白人店員服務完白人后才為印第安人服務。羅基的死讓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他沒有兌現諾言,把羅基安全地從戰場帶回來。羅基死于死亡行軍,而使塔尤詛咒雨“該死,該死”,希望它快點停止。戰后拉古娜后大旱,他開始懷疑是他的詛咒帶來了干旱。約西亞丟失的牛也是塔尤痛苦。種種原因使塔尤的記憶陷入混亂,迷失了自己的身份。
二、印第安神話故事重述
考帕塔的故事
賭徒考帕塔通過魔術騙了風暴云,將它們囚禁在四個屋子里,它們的父親太陽人找不到兒子,在蜘蛛女的幫助下,太陽人贏了賭徒,解救了兒子,雨重新降臨,大地復蘇。由此看來,太陽人救子就是塔尤的身份回歸。他象征了主人公太陽人,暴風云則象征了他要尋找的斑點牛。在接受完白托尼的治療后,塔尤得到了預言,只有見到星座,斑點牛,山和女人,他才能夠康復。塔尤在尋找斑點牛的路上,遇到了提茨,她的著裝讓塔尤感受到了她身上的靈氣。并且發現了白托尼讓他記住的星座。他同她在一起的時候,他感到自己與大地重新產生的聯系。在她的指引下,他進入泰勒山開始了尋牛的旅程。
蜂鳥的故事
蜂鳥的故事分為九個片段嵌入小說中,每個片段都是對塔尤身份覺醒的預言。蜂鳥的故事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前四個片段是人們因為受科尤(ckoyo)魔法的迷惑,而觸怒的大地母親,為了懲罰物質的人們,她帶來了干旱,蜂鳥的出現使人們找到了信使,在蜂鳥的指導下,綠蠅誕生了,它與蜂鳥去請求大地母親的原諒,象征著塔尤治愈的第一步。第二部分是第五個片段,蜂鳥和綠蠅得到了大地母親的神諭前去尋求禿鷹的幫助,預示著塔尤遇到白托尼后,治愈之路的轉折。第三部分為余下片段,蜂鳥和綠蠅因犧牲準備不足,而再次拜訪大地母親,去找尋煙草的地方,得到煙草后,他們將備齊的犧牲送給禿鷹,他答應幫人們凈化科尤魔法,最后大地被凈化,人們重新迎來了生機,揭示了塔尤的種族身份的回歸。
三、種族身份覺醒
對于個體治愈,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面對痛苦的過去,在泰勒山,他開始懷疑白人的“謊言”---白人不是賊,因為他們有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有色人種才是賊。泰勒山對于拉古娜部落來說,曾經是圣山,是拉古娜人的傳統狩獵場,在這里,他終于發現“沒有被白人污染過的”神圣的地方,他遇到了曾經出現在他夢中的“黃女人”提茨,她指引塔尤進入泰勒山,在塔尤遇到白人巡邏者時,是化身“山獅”的陌生男人救了他,在他的家里,他與“黃女人”再次相遇,并找到了約西亞叔叔的斑點牛。提茨的預言幫助塔尤逃出了艾莫的陷害,同時也預示了他將接受典儀的治療而得到痊愈,并獲得身份認同,成為一個真正的拉古娜人。
參考文獻:
[1] Nelson, Robert M. Leslie Marmon Silkos Ceremony: The Recovery of Tradition [M].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2008.
[2]Silko, Leslie Marmon. Ceremony.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1977.
[3]葉如蘭.沖撞、融合—萊斯利瑪蒙,西爾科與美國印第安身份構建[D]. 復旦大學,2009.
[4]張慧榮.分裂觀與整體觀—《典儀》中的精神創傷治療[J]. 國外文學,2011.
[5]秦蘇玨.天、地、神、人的四元合一論《儀式》中的生態整體觀[J]. 國外文學,2013.
[6]劉玉.《典儀》中的創傷與時間[D]. 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