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靜
二零一六年的七夕節,某網站發出了一則“相處4小時后閃婚,結婚24天后閃離”的新聞,頓時炸開了鍋,引來眾人熱議。科技的迅猛前進,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也似乎進入了一個速成的時代。但是,對于婚姻這未免過于草率,不過倒是值得我們深思:沒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禮教束縛,沒有了處處留情、妻妾成群的舊式復雜家庭,在倡導自由戀愛、一夫一妻制的現代婚姻,看似非常穩固的家庭模式為何頻傳“閃婚閃離”的消息呢?那么古時的人們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婚姻呢?
關于古時的婚姻管理制度,那就不得不提“七出三不去”現象?!捌叱觥弊钤缫娪凇洞蟠鞫Y記·本命》中記載:“婦有七去(出):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焙喲灾?,在傳統禮教的舊式家庭中,這就是丈夫休妻的七條法則。在男尊女卑的舊時代,女子恪守倫理道德,謹遵“三從四德”,過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居日子,生活中沒有自己的角色,一生以父為尊、以夫為榮、以子為貴,全然男性社會的附屬品,既不受風吹雨打又不必拋頭露面,只管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相夫教子,但是只要冒犯了上述七條之一,便會遭休妻被趕出夫家。
“不順父母”即不孝順丈夫的父母。古語有云:“娶妻以養父母。”古時男子或遠征徭役奔赴沙場、或外出賺錢養家糊口、或異地他鄉宦游之路,那么娶妻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在家幫助遠游的自己照顧服侍父母。無論是從事實角度還是按理來講,兒媳婦作為晚輩孝順公婆自古以來都是應該的,但是兒媳婦如何做才能讓公婆大人滿意呢,在這里并沒有一個完全客觀的標準,所以這一點會摻雜諸多公婆的情感因素。尤其在倡導封建倫理道德的禮法制社會,曾有“罪莫大于不孝”之說,所以古時一旦遇到此種情況,不孝之兒媳必定會遭休棄。
“無子”即沒有生育孩子,未能為夫家延續香火?!安恍⒂腥?,無后為大”,簡短的八個字便可窺見一斑,生兒育女后繼有人傳宗接代,這種觀念在眾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因而也釀造了許多家庭婚姻悲劇。如文學史上大家熟知的陸游與唐婉,一個是才華出眾的青年才俊,一個是美麗賢淑的大家閨秀,從小是青梅竹馬,婚后是相敬如賓,在世人的眼中亦是伉儷相得、琴瑟相和的天作之合,令人艷羨的有情人終成眷屬。然而不幸的是,郎才女貌的圓滿婚姻不到兩年便被狠心的陸母活生生拆散,究其原因竟然是唐婉不孕,雖然丈夫是一百個不情愿,但是最終拗不過母親的心意,唐婉還是被趕出陸家大門。
“淫”即指妻子與丈夫以外的男子發生性關系。對于男權占主導地位的古代宗族社會,女子應恪守本分和婦道,與他人私通既損毀自己丈夫的形象和威嚴,又影響家族子女血脈關系的純正性,有時甚至會出現妻子所生子女輩分不明等情況,長幼關系混亂,破壞家族名聲,以致家人和族人不滿而被掃地出門。
“妒”即指妻子好忌妒或妻妾間爭風吃醋不和睦。古時男子盡享“齊人之?!保捩扇核究找姂T,那么在女人堆里的男人,一個頭疼的問題便是:如何保持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如果妻妾之間為了寵愛或錢財,整天鬧鬧嚷嚷,吵個你死我活,那這必定是不行的,有可能導致家庭內部不和,更有甚者釀成大禍。如此以來,“妒”隱患重重,危害無窮,一旦產生也會被無情的拋棄。
“有惡疾”即指患有嚴重或特殊的疾病。古時的傳統中國,祭祀是一項重大活動,上至天子群臣下至黎民百姓,每個家庭都會參加各種各樣的祭祀活動。對于神明的崇拜和敬畏,祭祀流程或敬獻用品也都有所講究,而患有惡疾之人不適合參與祭祀或準備祭獻物品,進而無法承擔這個家庭責任。除此以外,諸如精神類等其他特殊疾病,可能導致當事人無法照料自己或父母,同時亦對繁衍后代子嗣傳承造成影響。
“多言”即指話太多或說閑話等。正所謂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多言者易招惹事端或無事生非。在古代社會,要求更為嚴格,男子言語時,女性不許隨意插嘴,更何況滔滔不絕、侃侃而談呢,平日里的“婦言”必須牢記在心。不僅如此,現今也一樣,謹言慎行終歸是好的。正如《論語》中所言“敏于事而慎于言”,無獨有偶,朱熹先生也說過:“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緊?!绷硗?,女子沒有太多的建議權和發言權,其實也從側上面反映了當時男性主導的男權社會。
“竊盜”即偷拿東西。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這一點都是極其不好的,不合乎做人做事的規矩。然而古時更多的情況,指的是大家庭內部的偷竊,三兄四弟、六叔七侄的舊式大家庭,幾代同堂居住在一個宗族的大院里,如果出現各自將東西往小家里揣的現象,必定會導致兄弟叔侄間的矛盾,進而影響整個大家庭的團結,有損家族的家風和聲譽,所以一旦出現此般現象亦會被休棄。
但是,雖有各種嚴酷的規則,而人終究是有情的。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男女結合共度風雨本屬不易,所以有下列三種情況者可“不去”:一為“有所取無所歸”,二為“與更三年喪”,三為“前貧賤后富貴”。第一種情況說的是當初結婚時,女方的父母都還健在,但是休妻時二老已去世,妻子原來的家庭不復存在,如果被休棄則無家可歸無處可去;第二種情況說的是妻子和丈夫一起曾為父親或母親守孝三年之久則不許休妻;第三種說的是結婚求娶時很貧窮但是后來發達富貴的妻子不能被休,這是真正的“同甘共苦”,一如莫言先生所說“我只敬佩兩種人:年輕時陪男人過苦日子的女人,富裕時陪女人過好日子的男人”,在這一點上古今仍然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