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卿 劉春娣
摘要: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關鍵工程,需要切實以"學 生"為教學中心,引導學生探索求異,重視學生個性的培養。同時,不斷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為學生發散思維提供廣闊的平臺。
關鍵字:中小學生,創新,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54-01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青少年的發展關涉到一個國家的未來,因此,保護好、培養好、發展好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是使一個國家煥發創造力的一項基本工程。在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擺在素質教育的重要位置,鼓勵學生"天馬行空"、"與眾不同",讓學生有發揮創新意識的空間,鼓勵學生多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就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筆者有如下幾點拙見,粗筆草就,以饗讀者。
1.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采用的是"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缺乏活力,難以做到教學相長,也容易扼殺孩子的創造性。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創造性活動產生的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為前提的。而這種安全與自由的前提,則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地位平等,在于教學活動的共同參與、相互建構。因此,在創造性培養的課堂上,教師不再是一個單向的"傳道授業者",而是一個雙向的"解惑者、引導者";而學生也不再是一個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一個主動參與、共同探索的"主角",是一個課堂中最活躍的因子。
因此,在教學課堂中,教師要特別注重自身角色的轉換,讓自己走進學生的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同時,也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讓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被壓抑,本有的學習靈感也不再消遁。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空間,努力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讓學習成為學生的主動選擇,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在這種氛圍中,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課堂也能集思廣益,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路,使學生樂于并善于去探索,去創造。
2.要鼓勵學生探索求異,重視創新個性的培養
"橫看成嶺側成峰",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所獲得的認知也是不同的。然而,在過去的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總是在教育學生尋找唯一的正確答案,而這正是學生創造性被扼殺的關鍵所在。因此,在現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探索求異,引導學生發現不同的可能性,培養學生善于假設、勇于探索的創新個性。
探索求異,就是要打破教學上的"絕對權威",就是要鼓勵學生多質疑。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要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要引導學生去存疑,去探索,去創新。即使是一些前人已經證明了的東西,也應該鼓勵學生去大膽質疑、大膽求證。即便某些提問讓人啼笑皆非,但是有存疑就有思考,就思考就值得鼓勵。教師應當保護好學生的這種質疑精神和探索欲望,積極引導,不能粗暴打斷,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此外,在教學中教師也應該開拓思路,力求擺脫以往的習慣性思維,善于用"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問題。在檢查學生學業成績時,不要滿足答案的標準、步驟的完整,而要對那些有"創見"的解題思想和不同的答案(即使是不成熟、不完整的),也要給予應有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求異思維的軌道上,吸取必要的精神力量。
3.要充實學生的課外生活,提供發散思維的廣闊平臺
創新是一種復雜的思維活動,但是這絕不意味著它可以是一種"純思維"的游戲,它有著牢固的實踐基礎。它源于實踐,服務于實踐,并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因此,創新意識的培養,絕對不僅是一種"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更是一種根植于生活的實踐活動。
將這一理論落實到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就是要不段充實學生的課外生活,為學生發散思維提供廣闊的平臺。豐富的課外生活是學生創造性思考的精神寶庫,為學生發散思維,創新求異提供了契機和準備。在課外活動中,學生可以不受教材范圍和教師傾向的束縛,獨立地、自主地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內容。課外生活,是一塊廣闊的天地,它的內容豐富、新穎,形式多樣,方法靈活的課外活動,除了能讓學生了解一些自然常識外,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探索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其間,學生能夠觀察到課內教學所不曾看出的道理,領悟到課內教學所來不及滲透的奧秘,觸摸到課內教學所無法獲取的東西。而這些東西,能夠吸引學生自發的去動腦、去動手,并在其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靈感,增添創新的意向,訓練和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才能。
總而言之,創新意識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是培養學生獨立人格的關鍵所在。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切實的保護好、發展好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他們多思考、多存疑、多探索、多創造。
作者簡介:
盧卿(1989-),女,本科,江西贛州人,現為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平田中心小學教師;劉春娣(1990-),女,本科,江西贛州人,現為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十八塘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