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57-0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而幼兒園的科學區域活動作為一種非正規性的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有著相對寬松的活動氛圍和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是激發幼兒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的好場所,因此,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科學區域環境是至關重要的.最近一段時間,為了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我園科學區域活動又新增了一些玩具,其中有一種電子玩具。下面試舉一個電子玩具連續三天科學區域活動案例,解讀孩子在科學區域中的探索行為表現。
1.好奇觀察,親自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因為好奇是幼兒階段的年齡特點,所以在游戲中,應充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去發現的問題、現象,猜想產生的原因。案例第一天《小燈泡終于亮了》,幾個孩子選擇了新增電子玩具。經過幾次擺放,不知所措。而許燁從開始發現燈泡產生好奇,引發下面的探索。可見,好奇心是幼兒探究的動機基礎和內部動力,正是由于強烈的好奇心使幼兒保持探究的熱情和積極性。許燁又通過好奇擺放左右上下的調整,伙伴們的商討,擰一擰、按一按、擺一擺、插一插,在動手中探究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是找到答案的必由之路。讓小燈泡終于亮了,真是用這樣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感染和帶動伙伴。
觀察探究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幼兒常用的基礎性的探究方法。游戲中孩子們發現燈泡不亮的原因,電池裝反。只知道,電池不突出一邊的放在彈簧這一頭燈泡才會亮,老師可以利用現有經驗,讓孩子們再一次觀察電池上與電板上的正負級標記,從而感知電池正確的裝法。教師再次給幼兒提供適宜工具,收集各種帶電玩具,如電動汽車、電動飛機、電動輪船等,讓孩子們自由的裝拆探究,實際操作,再次鞏固電池的裝法。教師應積極創設情境造成孩子認識沖突,引發強烈的問題意識,從而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問題。孩子發現要探究的問題以后,老師一定要大膽放手讓孩子去自行探究,要讓孩子去經歷科學、體驗科學。
2.生活經驗,創造想象
創造想象是一種有意想象,它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腦海中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案例第二天《我發現,我快樂》中大家又一次看到:當許燁通過已有的經驗,快速成功拼搭小燈泡,游戲中一句"你能讓風車停下來嗎?""有遙控器就方便了!"引起王鵬翔的有意想象,拿出一個板子當做遙控器,從而引起孩子們的探究欲望。用已積累的知覺材料作為基礎,激發許燁取出形象材料綠色板開關,通過大家齊心合作又一次創造出有開關的小燈泡。孩子們對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是能夠通過探究找到正確答案的。這樣的探究來源于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的遙控器引發出來,孩子們通過已有經驗,進行創造想象,在不斷地探究中尋求到答案。
孩子們在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游戲中健康快樂成長。在游戲中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也就具備了基本的探究未知、尋求答案和獲取知識的能力,如何進一步提升呢?
2.1 提供自由寬松的游戲環境和安全的游戲材料,讓幼兒自由選取感興趣的材料和適宜工具,操作探究。促使幼兒在操作中大膽想象,不斷開動腦筋,尋求答案,解決問題。
2.2 擴大幼兒的眼界,走進大自然。如觀察各種動植物,小蝌蚪、蠶寶寶等生長過程;觀察生活中的常見的光、雨、雷、電等物理現象;觀察天氣與季節的變化等自然現象,充分運用各種感官,看看、聞聞、聽聽、摸摸,使幼兒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科學探究。
3.合作交往,能力提升
交流是探究過程的關鍵步驟之一,它既是幼兒探究過程、結果、結論的表達,也是與同伴分享,傾聽同伴意見,在討論、爭論、達成初步共識的過程。案例第三天《快樂一起玩》,電子玩具深受孩子們喜歡,游戲中洪安徐、許燁不約而同拼搭同樣的小燈泡,放在一起,引發許燁的想象創造,推動了游戲的進展。從兩燈泡的連接——按裝開關——換風車一系列的過程,他們在游戲中交流、討論、協商、合作,最后成功拼搭了一個同伴都贊同的實驗園小汽車、實驗園小飛機,伙伴們興奮不已。這樣的交流讓孩子探究興趣激發;這樣的合作讓孩子體驗探究過程和方法;這樣的游戲讓孩子進一步提高同伴間合作交往能力、探究能力。
4.智慧雙眼,協調改善
科學游戲是激發幼兒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師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將進一步根據孩子們的游戲需要,不斷改進、不斷調整、不斷完善。
4.1 游戲中鼓勵幼兒提問,尊重他們的想法和觀念,支持和引導他們積極進行猜想和假設,創造條件支持幼兒的探究興趣,發現好的建議、方法,老師要及時給與鼓勵,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
4.2 允許幼兒出錯,弄臟、甚至弄壞個別材料,是幼兒科學游戲探究中的常見現象。如游戲中燈泡燒壞、為什么會壞呢?孩子們就會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為下一步支持和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究提供依據,從而解決問題。
4.3 多為幼兒提供一些能操作、多變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廢舊材料,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幼兒拆裝或動手制作。
總之:科學區域活動中,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最初關心的問題都與自然生活有關,是基本的科學問題、通過直接經驗來認識事物、通過觀察探究來獲得的知識經驗。同時幼兒進行科學區域活動時,需要提供合適的環境,只有在科學適宜的物質環境下,幼兒的經驗才能得以更好的表達和條理化;只有在適宜結構的材料支持下,幼兒的探究才能夠深入而富有成效;只有在老師的智慧雙眼,協調改善的環境支持下,幼兒的探究才能夠自主而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