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娟
摘要:化學課堂教學方案的設計為化學課堂教學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學模型和優化的教學"藍圖",但是,由于化學世界中物質變化的多樣性、復雜性,物質性質學習的階段性和理論理解的有限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能力的差異性以及隨著科學知識的不斷發展和學生思維的空前活躍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學課堂教學的隨機性和偶然性。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86-01
教學機智作為教師的一種能力,那么怎樣才能具有較好的教學機智,以及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隨機應變呢?
1.應用信息反饋原理調整教學
化學教學系統與其它任何系統一樣,只有通過反饋信息才能實現調控。化學課堂教學是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是否能達到這個教學目的,需要課堂上隨時了解教學現狀,找出現狀與達到目的之間的差距,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這就必須應用反饋信息原理作為主要手段,以便經常取得反饋信息,對課堂教學系統做到有效控制,保證教學過程處于最隹狀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反饋的信息改變和調節教學,對教學進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方式方法,讓學生盡快提供反饋信息創設條件,引導學生注意提供正確的反饋信息,迅速而有效地調整教學,保證課堂教學過程的信息流處于最隹傳輸狀態,獲得最優教學效果。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偶發事件,使原來設計方案中信息的傳輸程序受到沖擊、干擾甚至破壞,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根據當時的反饋信息果斷地采取隨機控制的辦法,改變、調整信息的傳輸程序或信息傳輸手段,以保證教學效果不受影響。
2.堅持"以人為本、引導探究、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四項基本原則
根據"學生主動全面發展"的新課程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嘗試提出新課改課堂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以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為核心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發揚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精神。"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的重點不再是傳授知識而是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使學生通過體驗成功、感受快樂中獲得知識,力求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3.提倡把"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作為探索適合化學教學的新模式
我們提出把"知識為基礎、訓練為主線、思維能力為核心"作為實施新課程課堂教學的策略,提倡把"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作為探索適合化學學科教學的課堂新模式。三年來經過教師的不斷探索、創新、發展和完善,這種教學新模式在扭轉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課堂上著力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字上下功夫,將學生的"思維參與、情感參與、行為參與"有機結合起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主動,指導探究,將傳統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將"講授"與"引導"相結合,"探究式學習"和"接受式學習"相結合,多用"啟發講授式"、"啟發引導式"教學,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多進行興趣化教學策略,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培養學生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青少年心理特點和教材的編寫風格及新課標的理念,都需要運用興趣化教學策略,從而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
4.強化學實驗,培養學生手腦互動的能力
因為我國高中化學的教學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分數搞題海戰術,大多數時間都用來做題和講題,把做實驗的時間壓縮了,甚至有些學校一個學期也做不了一次實驗,這特別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更不利于學生以后步入社會后實踐工作的展開。化學是一門實驗的學科,它的一切理論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論證的。高中化學教育階段,化學實驗有利于學生更直觀生動地掌握相關知識,并對培養其動手能力有重要意義。所以,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在認真做好課本上的實驗基礎上,還應加大學生做實驗的量及演示實驗。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總結和歸納能力,從而發展其創造性思維和探求精神。比如,筆者在講解"鈉"的性質時,先沒有直接道出性質是什么,而是找了一小塊鈉投入到了硫酸銅溶液中,其中有沉淀生成,學生們很是好奇,這個沉淀是什么物質呢?在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筆者邊重復做實驗邊講解其化學反應式,讓學生在饒有趣味地教學中掌握了鈉的性質。同時,除了課堂上的實驗之外,筆者還提倡學生走出課堂,把實驗搬到家中去做,如當筆者講授了電池的知識后,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一個簡易原電池,讓學生去親自實驗,從單純地講授知識變作了自己主動去探究實驗性質。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會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當中,他們也會去探究怎樣讓實驗做得更好,這樣大大提高了其學習化學的興趣,也培養了其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