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玲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經濟的迅猛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對群眾文化方面也越來越引起重視,對個人精神上的享受與地方文化事業發展等工作也已成為地區文化館的首要任務。本文先就當下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的發展現狀進行簡單說明,然后就當下群眾文藝活動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應的解決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創新群眾文化活動 繁榮地方文化事業 縣級文化館工作現狀 群眾文藝活動存在問題
一、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現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逐健穩定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社會上對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重視,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意識也進一步增強,使得文化整體產業得到了更高的提升,在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創建中,規模不斷加大,文藝活動的種類也變得更加多樣,且參與人數還在不斷擴增中,相關的文藝活動運營機制也越來越完善。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主要是指人民群眾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以自身活動為主體,自主參與為主要方式,自我娛樂和自我教育為目的而進行的極具地方特色與民族區域特點的文化種類大匯集。十分有利于不同種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以及民間文化產業深入發展。然而結合當下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發展現狀而言,還存在有組織方式單一、人才隊伍組建結構不合理、工作創新力度不夠等問題,因此,進行進一步的改革與完善相關文化產業管理體制已成為今后的工作主要任務,下面就具體的幾個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二、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存在問題
(一)群眾文藝活動組織方式單一
在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存在問題中首先有群眾的文藝活動組織方式太過單一,一般都僅靠部門單獨組織,組織方式太過單一,未能集結政府、新聞機構等活動組織參加,使得活動宣傳的范圍有效,群體優勢難以得到體現,且實際活動組織收效甚微。因此需要注意體現群眾的力量優勢,要善于發揮和表達群眾文藝活動開展的各個獨特點。
(二)人才隊伍不強,結構不合理
在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存在的問題中還有人才隊伍構建結構不合理,隊伍建設不強。參與群眾文藝活動的一多半都是年紀稍微大點的中年人或退休老干部,且國家統招的在校大學生很少,一般也都是第二學歷,專業對口的人數也很少,普遍學歷低的群眾結構難以表現出隊伍建設的優勢。另外,還有很大一部分隊伍成員年齡較大,其參與工作的程度也有限,很難適應新的文化宣傳任務等。
(三)思想觀念不夠解放,工作創新力度不夠
在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存在問題中也有因思想觀念不夠解放所帶來的工作創新力度不夠的問題,這類問題主要表現在當下新型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交流與匯聚在實際文藝活動展出中所呈現的實際效果并不樂觀,傳統文化與新型文化兩者難以做到融洽的溝通交流。有時候一味的全盤西化會使得文藝活動表現的讓人難以接受,因此要進行創新,要能夠將傳統與時代潮流兩者融入結合已呈現更加優質的觀看體驗。
三、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解決對策
(一)注重與政府、新聞機構合作,發揮群體優勢
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解決對策中首先有要注重與政府、新聞等機構的合作,要能發揮群體優勢,只有將群體方面的優勢體現出來,才能確保實際文化展出活動取得良好效果,才能保證文化活動的展開有著一定的方向性,其宣傳范圍也將更大,推廣的有效性也將更高。比如說就某一具體文藝演出活動而言,可在政府、新聞機構等平臺上進行傳播,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這些大眾平臺了解并參與至實際文藝活動中。
(二)注重全民參與,講究群體性
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解決對策中還有要能夠注重全民參與,講究群體性。文化活動展開的目的就是提高全民的文化精神,提升全民的文化素養,要盡可能的推廣有關文化內容的教育,要將這些教育帶入至人民群眾中各個領域類,以充分展示群眾文化的集體優越性。
(三)積極創造條件,注重專業隊伍建設
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解決對策還要注意積極創造條件,以注重專業隊伍建設,要能夠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加入,提高人才的專業文化素質,通過積極創造人才隊伍參與條件,以進一步完善有關文化活動開展形式。創建有著扎實文藝基礎與文藝水平的隊伍也是保證未來文藝活動能夠逐步穩健開展的重要決定性因素。比如說社區以及校園等多處公共活動場所中召開縣級文化館隊伍應聘活動,以此來擴增隊伍建設,有關政府部門可大力對其進行推廣與宣傳,讓更多的專業人才能夠投入至其中。
(四)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
最后,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解決對策中還有要能夠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要能夠結合時代潮流趨向表達與傳統文化藝術,將兩者巧妙結合至一起,使兩者能夠相互彰顯各自的特色。比如說在縣里文化館中可定期舉辦新舊文化的交流活動,利用新舊文化思想的撞擊進而延伸并創新出全新的內容,結合了傳統特色的新型文化展示也能更加吸引眼球,憑借類似活動為平臺,借此機會做到新舊文化產業的有機融合。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針對當下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開展所存在的問題中,主要解決對策有要注意集合更多的人民力量,要結合政府、新聞等多種機構的參與,從而拓展文化宣傳的范圍,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文化活動中,此外還要不斷融入新生力量,擴大文化活動中的隊伍創建,讓更多新時代的元素融入其中,以增強其創新精神,利用新元素與傳統文化藝術的撞擊碰撞出更多獨具風格特點的文化類型。完善各個藝術隊伍結構建設,防止隊伍缺少一定紀律性,雖然群眾文藝活動主要本著自主參與的原則進行,但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有一定的紀律約束可確保其文藝活動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今后,我們還將更加深入探究有關群眾文藝活動開展的有效措施,提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文化團隊組織方式,用以進一步優化縣級文化館群眾文藝活動結構,完善群眾文藝活動隊伍建設,以推進文藝活動的高效開展,確保我國社會上文藝活動的健康穩定,提高未來社會中文化事業水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孫若風.群眾文化:當代中國文化變革的草澤雄風[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下卷)[C].2008年.
[2]俞文瑛.淺談群眾文化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A].荊楚文化與民俗論叢——1997—2001湖北省群眾文化獲獎論文匯編[C].2001年.
(作者單位:云南省紅河州紅河縣文化體育和廣播電視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