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月明
摘要:馬克思認為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每一個發展時期國家都會有一定的存在形式與之相適應,社會主義作為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是最后一個專政的國家。從共產主義的美好設想出發,分析實現共產主義面對重重障礙的根本原因。同時從三個方面證明共產主義實現的可能性。并以此為基礎以發展的眼光論述共產主義的實踐過程。共產主義是一種政治信仰或社會狀態,現今的共產主義奉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為基本思想。共產主義主張消滅私有產權,并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制度、沒有國家和政府的集體生產的社會。共產主義設想未來的所有階級社會將最終過渡成為無階級社會,而共產主義思想的實現需要高度發達的集體主義思想。
關鍵詞:共產主義 實現
一、共產主義是什么
它是一種制度,一種理想,一種信念。
共產主義的核心定義就是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和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達。為什么我們講共產主義能夠實現毫無疑問,我們承認兩個大前提,那就是:
1.社會生產力是不斷發展的;2.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當資本主義這種社會制度達到它所能承載的生產力極限的時候,必然要有一種更新的社會制度去取代它。我們不急于下結論說這種制度就是共產主義。那么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呢?
首先,剝削制度不管多么發達,終究不是人類的永恒。人類的永恒是什么是自由、是平等,這是從人類的價值追求上講。從物質上講,就是要消滅剝削,建立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種制度從理論上講就是社會主義。正是因為這種制度激發了人的類本質,因此它能把人類的積極性以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程度調動起來。人類不斷追求的本性和適宜這種追求的制度,就使生產力能夠不斷發展并能高度發達。
其次,從社會意識的角度看,有些人不相信共產主義,很大程度上因為他們總是不相信人類能達到那么大公無私的覺悟程度。果真如此嗎請問人的思想哪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實踐、也就是從社會存在中來的。那么“自私”是怎么回事呢現代人之所以表現出這樣的意識水平,歸根結底到社會存在是因為物質的“比較豐富但卻不夠豐富”以及生產力的“比較發達但卻不夠發達”的狀態,這就造成了所謂“自私”的社會意識。
二、為什么原始人能夠大公無私地過原始的公產主義生活
因為他們的物質豐富程度和生產力水平極度低下。如果一人有私心,占有過多的物質資料,那么其他的人就會餓死,集體的力量就會削弱,這樣整個群體就無力與自然斗爭,最終自己也就無法生存。當然,這不是原始人的有意識的自我總結,而是千百萬年自然進化的結果。到了階級社會,生產力有所發展,在人人都能夠生存的條件下出現了剩余產品,這樣就給一部分人占有更多的物質資料創造了物質基礎,從而貧富不均產生,從而私有意識產生,從而剝削產生。而另一部分人對此不滿,不甘居于人下,不甘被人剝削和壓迫,要反抗。既得利益者為了鎮壓這種反抗,從而軍隊產生、國家產生。也就是從此開始,階級斗爭不斷推動著歷史的發展。當經歷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之后,生產力獲得了高度的發展,物質產品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人類終于有一天可以不用挖空心思而得到自己的生存發展資料。既然人們可以得到自己所需為什么還要你死我活地斗爭也就是在這時,人類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人與人的殘酷斗爭不是件美好的東西,相反,是落后的標志,從而人類的思想覺悟開始提高。
也就是說,人的思想和社會意識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由社會存在即生產力水平和物質豐富程度決定的東西,并非不可琢磨,也不是一成不變。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思想覺悟高度發達,這就是共產主義。沒有那么多的光環,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既然人類有過“公而無私”的時代和這樣的意識(雖然是原始和樸素的),那么我們有什么理由去相信“人類永遠是自私的”這樣的荒謬命題我們為什么沒有理由相信這樣的社會意識還會重現這是人類的終極所求。從公有到私有再到公有,這符合否定之否定的發展規律。
三、結語
如果去向一個食不果腹的奴隸描述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他恐怕連想都不敢想,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在,實現了。所以我們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待社會發展,而不要局限于一時一域,更不能悲觀失望、妄自菲薄。我們講“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這當然包含了我們對于共產主義事業和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但它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也不是盲目的政治熱情,更不是愚弄人民的統治策略,而是被論證了的關于社會發展的規律,是科學。共產主義的建立也許將同原始社會的瓦解一樣漫長,但是,“共產主義”作為一種制度我們應該堅持,作為一種理想我們應該追求,作為一種信念我們應該恪守。
參考文獻:
[1]郭翠霞,鐘建忠.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解讀[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3,(03).
[2]賈效明.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論[D].中共中央黨校,2016.
[3]劉芳.以人為本的共產主義[D].山東師范大學,2010.
[4]包紅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治理功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6.
[5]王盛輝.馬克思共產主義革命實現方式理論評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6.
[6]宋曉敏,曲彥.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關于共產主義與人的實現[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03).
[7]劉佳,周新輝.論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條件[J].傳承,2015,(01).
(作者單位:中共涿鹿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