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文+高巍+陳曉玉+陳新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職學生思想現狀及特征,進而針對這些特點, 對高職學生思想教育對策做出了相應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 思想教育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校的一種新類型,它的出現適應了國家對職業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高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大大提高了職業教育層次,造就了大批應用型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另一方面,處在探索階段的高職院校,由于尚未完全把握高職學生的思想特點,因此思想教育工作還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將分析高職學生思想特點,進而對高職學生思想教育對策作相應闡釋。
一、高職學生思想現狀及特征
(一)知識水平總體偏低,文化基礎薄弱。高職學生屬于專科層次。由于文化基礎差,學習起點低,要想在三年學校教育中把他們培養成合格的高職生,難度大,任務重。很多學生認為高職學生只要基本技能掌握就可以了,忽視了其他方面素質的鍛煉。例如: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普遍較差,不少學生語言、文字不規范,口頭、文字表達能力弱,字跡潦草,甚至經常寫錯字,相關的語文理論知識缺乏,尤其是一些理工科的學生對于人文科學知識知道的很少,這些所表現出來的人文素質令人擔憂。
(二)群體組成復雜,貧富差距大。隨著高校近些年的擴招政策,辦學形式的多校化和多元化,高職學生群體中既有普通生,還有自考生及函授生、中專跟班生。這些學生一般家庭經濟狀況好、學習成績較差,自律能力偏低,生活習慣步良、學習態度不夠端正。據調查,在高職學生群體里貧困生占近30%,而且絕大部分來自于農村,這部分學生大部分邊上學、邊打工,生活和學習的壓力非常大,存在著很大的心理負擔。這兩種學生群體的共存決定了高職學生整個群體的復雜性,如管理不善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給學生管理帶來了難度與挑戰。
(三)部分學生心理不健康,對人生理想和就業缺乏信心。高職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由于種種原因(如,缺乏學習動力,學習方法不佳,家庭、學校、社會各種壓力)沒有學好基礎知識,造成他們未能如愿進入本科院校學習,轉而進入高職院校。對未考入本科的遺憾,這本身就是一種壓力,而這種無聲的壓力會使他們產生自卑和失落的情緒。同時,由于受傳統觀念影響,他們認為高職教育不正規,上高職不算上大學。高職畢業是當“藍領”工人,不是當“白領”干部,要低人一等。他們對高職培養目標及所學專業缺乏了解,認為前途渺茫,學不學無所謂。
(四)政治信仰迷茫,思想素質有待提高。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共產主義的信念缺乏,在很多方面、很多問題上還存在諸多的不清楚認識。對近三年來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有46.5%的學生對入黨表現出無所謂態度,對遞交入黨申請書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有48.3%的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綱領和章程不了解,有37.8%的學生對黨的根本宗旨不清楚,有42.9%的學生入黨動機不正確等,并且遞交入黨申請書的人數逐年遞減。同時,被確定為積極分子的部分學生也不能很好的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紀律松懈、學習不努力、上課遲到或早退、通宵上網的情況時有發生。
(五)以自我為中心,社會責任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高職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有部分出生在家境較好的家庭,父母過分溺愛, 致使部分學生進入學校后,即使在宿舍的小集體生活的融合中也會出現人際交往困難、對時政大事不聞不問,對他人態度冷淡、情感淡泊等問題。這些現象歸根結蒂是因為缺乏社會責任感,只把中心放在了"自我"上。
(六)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高職學生比其他學生更富有創造性和自我表現特征,他們悟性強、思維活躍、想象豐富、接收新事物快。本科院校高職學生中有部分學生來自中專職校,這部分學生動手能力強,操作技能熟練,加上在高職學習期間對動手能力的訓練,使得他們的動手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并帶動了其他學生。
二、加強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對策
(一)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我們要求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使正確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價值取向、生活觀念、奮斗目標、道德規范等在學生中得到認同,這就要定期調查、分析學生思想狀況。對社會熱點、疑點進行專題研究,摸清學生的思想狀況。學校領導、輔導員、專業老師要經常深入到教室、寢室,與學生在心理上互融、人格上互尊、性格上互補,使之成為一個團結、和諧、富有激情、充滿活力的集體。
(二)以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校園文化活動具有很強的育人功能,它所包含的道德評判標準、人際關系、交往方式、態度價值取向、精神追求等德育因素,無一不影響著學生的道德發展。校園文化可以充分調節和豐富高職學生的課余生活,引導他們把精力用到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中,從而減少各種悲觀情緒和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由于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學習成績的不理想,家庭經濟困難,個人情感變化,畢業就業壓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高職學生有著比本科院校學生更為明顯的心理壓力。因此,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十分必要。注重發揮黨團組織的作用,調查摸底學生心理健康情況、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設立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咨詢熱線等方式,幫助他們解開思想疙瘩,消除心理困惑,使高職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師不僅僅要靠自己學術上的影響力,更要以個人高尚的人格和品行去教育影響學生。針對高職學生思想特點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將有利的推動高職教育的發展,以此為基礎,高職院校才能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鄭慎德,張軍等.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特征研究[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2]錢昌仿,唐灝民,黎楊,王娟.掌握高職學生特點,切實做好學生德育工作[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
作者簡介:王繼文(1978.11~),男,河北石家莊人,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碩士學歷,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高職教學。 高巍(1981.3~),女,河北石家莊人,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碩士學歷,研究方向:數學教學、高職教學。 陳曉玉(1980.12~),女,河北石家莊人,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碩士學歷,研究方向:數學教學、高職教學。陳新(1977.11~),男,河北石家莊人,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碩士學歷,研究方向:計算機教學、高職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