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明
【摘要】信息技術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廣泛應用,學校建立了網絡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管理平臺。在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教師愉教,學生愉樂、愉學,探究知識的奧秘,掌握住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
【關鍵字】中等職業教育 信息技術 課程融合
1前言
隨著數字化校園的大力發展,信息技術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廣泛應用,從而促使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加快建設數字化校園、信息化校園,進而建立多媒體教室,語音錄播教室等多功能教室以及網絡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管理平臺,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等大量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豐富了專業課程內容,改善了教學條件,為學生學習提供了便利。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開闊知識面,掌握好扎實的專業技能;基礎薄弱的同學又可以通過信息化資源中心的教學課件、微課視頻等資源,回顧知識,掌握扎實的基礎,進而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另一方面,通過信息技術的引入,促使教師緊跟社會潮流步伐,運用新技術,加快信息化教學的變革,同時引導教師對新的專業課程進行探索和實踐。
在職業教育領域,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信息技術融入到專業課程中來,就要加快發展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建設與完善,各專業核心課程、骨干課程必須引入數字化、信息化教學資源,使枯燥的理論課程轉變為豐富多彩、易于接受的信息化多媒體教學資源。課程建設與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合格的工匠,培養畢業即就業的直通人才。因此,為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提供基礎保障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平臺成為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重點,也是課程融合的關鍵之處。本人近年來對網絡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實踐和探索, 嘗試在中等職業教育中將信息技術融入金融、會計等專業課堂教學中來,信息技術與專業課程的融合,不是簡單的計算機應用,也不是單單制作PPT幻燈片之類,而是將信息化的教學手段真正融入專業課程的案例教學、案例剖析、知識點展示,從而調動學生的主觀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實訓技能學習,改善傳統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習效率,從而促使學生掌握住扎實的基礎技能,進而為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2網絡教學照比傳統教學的優越性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僅僅依靠著一支粉筆或通過計算機機房的教師機做以演示,學生很難邊看邊操作,往往存在著老師先講一遍,在留給學生自行操作。并且存在著教材內容滯后,內容理論性很強的一系列弱點。
而在網絡環境下的教學,不僅可以利用當前最流行的一些內容知識,社會熱點問題的反饋,素材的最新版本下載等完全的利用在專業課程課堂教學中來。網絡教學資源庫中建立了大量的信息化教學課程,課程中各模塊均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主體轉變為以教師為主導,引領學生攻破各知識要點,從而掌握扎實的技能知識。
數字化教學平臺主要包括了教學中心、資源中心、個人中心三大模塊,目的是為學校師生提供集備、教、學、練為一體的全方位服務。用戶可利用資源中心資源上傳、共享、審核、評價等功能,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大力開展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工作;可利用教學中心課程建設、教學互動、指導交流、效果跟蹤等功能,既推動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學效果,又促進優質資源的循環應用與優化。
3信息技術通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在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專業課程的教學以往是引以教材中的例子讓學生加以演練,學生感覺比較古板且沒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愿、思維無法表現,進而學習勁頭不足,精神低迷,僅僅是為了完成老師交代下來的任務而完成各知識內容的學習。
在學習專業課程的過程中需要在網絡上下載很多素材,在保險課程中,許多真實的案例往往需要通過網絡環境才能實現。而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平臺無疑是提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有效途徑,數字化教學平臺中,引入大量的信息技術,將枯燥無味的金融專業知識從書本教材上的文字轉變為音視頻,轉變為flash動畫,并引入人機對話功能模塊,吸引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專業技能關鍵知識點所在之處。通過信息化教學模式下的學習,學生經歷了信息的查找與獲取、知識的探究與攻克、技能的掌握與提升,完全與社會接軌,進而提升整體綜合素質。
當今社會是網絡技術高速發展應用的時期, 信息技術的更替瞬息萬變,知識更新速度快, 學生在校所學的知識也許在畢業之后已經過時。但只有掌握自己學習的能力,具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才能使自己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4結束語
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已成為當今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對于出現的問題也要不斷的探尋解決之法,學生如何通過自主學習,掌握住扎實的專業技能知識,也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如何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與核心專業課程的融入將是我們下一步工作和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盧美玉,網絡環境下計算機課程任務式協作學習的探索與思考。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20)
[2]陳振華,計算機網絡教學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的應用。廣東科技,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