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華
激發學習動機,簡言之,就是讓學生愛上學習。教育理論釋之: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致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它由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組成。因此,要讓學生養成自學的良好習慣,激發其學習動機是很重要的。
很長一段時間,我的語文課實施“自學互幫導學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學生總是趨于沉默,討論時嘰嘰喳喳,待到展示時便鴉雀無聲了。同時,能主動站起來回答的也只是“同老師對話”,一是聲音小,二是其他同學未參與進來,即使參與也只是機械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對不對”“好不好”等問題,究其原因,是未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那么,語文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呢?
一、實施啟發式教學,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認知興趣和求知欲。如在正式講授內容之前,提出與課文有關的一些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是激發學生認識興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創設“問題情境”,即是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造成一種不協調、一種懸念,從而引發強烈的解決問題的愿望。語文學科有其特殊性,情節曲折的文章吸引學生,枯燥乏味的文章難以激發興趣。想解決這一問題,課前導入就很重要。在對我們自身教育教學理論及專業知識的學習的同時,我們還要著手分析學生的現狀?,F就我所教五年級學生為例,我首先與同學們拉近距離,常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對語文課程是否有學習的興趣。比如,讓他們談談我們要從語文課中學些什么,怎么學。通過交流,教師可以引導教育學生如何進行學習思維、如何掌握學習方法等。其次分析他們已有的語文知識現狀。從他們的讀、說、寫中了解他們的語文基礎。我發現他們語文的基礎知識掌握的非常不好。特別的拼音,分不清聲母“b””p”、前鼻音和后鼻音。我通過對這一基礎知識的分析,在教學中就注重引導學生多查閱字典,加強拼讀。
二、利用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新穎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媒體課件是一種比較直觀形象的助學手段,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語文學科也經常用到,它能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條件不具備的學校還可以采用游戲、模擬等方式教學。語文課本中有些課文,故事情節性強,可讓學生改寫、續寫、改編等,還可讓學生上臺表演。這既培養了學生動手寫作的能力,又讓學生自覺地深入細致地去探討文章內容?!白詫W互幫導學法”這一理論深入華鎣教師的心中,各位老師通過對自學互幫導學法理論的學校和教學活動的實施,得出諸多經驗和體會。精品課件集思廣益,是這一理論的完善與再現。在獲得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加強對自身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充分利用精品課件,認真備課、上課、反思、修改;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更新教育觀念,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為華鎣教育再創輝煌。在教學之前,先讓學生改編成情境劇并表演。學生不僅改編了文章,同時還準備了很多道具,把個楚王裝扮得有模有樣。表演一結束,學生便能清楚地把握文章內容。這種形象的課堂能直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不同難度的任務所需要的動機強度不同,簡單的任務,學生易掉以輕心;困難的任務,學生易于退縮。日常教學中的評價旨在促進學生技能的發展,因此中等難度水平的任務是有益的。語文學科中,作文是學生的老大難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交給學生寫作技巧是必須的,有時還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便寫出作文來。比如我在安排學生寫記人作文時,不告知他們:第一天,寫你熟悉的一個人的外貌;第二天,寫關于他的一件事;第三天,寫你和他之間的一件事;第四天,再寫他的一件事;第五天,寫他給你的印象;第六天,布置作文:記一個人。這樣化難為易,恰當控制動機水平,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基礎知識不可忽視,興趣的培養不可輕視。所以我選擇通過抓基礎知識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成功所帶來的喜悅,以成功培養他們學習的激情和興趣。比如,在我的語文教學中,聽寫字詞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聽寫中我通過用“少量高分”來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一來把字詞這部分基礎知識掌握了。二來學生收獲了“高分”容易激發他們的“再學習”。一旦“再學習”的興趣得到激發,教學的質量就得到了體現。
逐步培養學生的基本功:“讀、說、寫”?!白x”一方面指朗讀。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鍛煉他們朗讀能力,培養朗讀興趣。另一方面指閱讀。在電子設備日益進步的今天,人們對紙質文字語言、優秀文學作品又發出強烈的呼吁。創造閱讀型校園、閱讀型家庭、閱讀型社會是我們每個人特別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奮斗的又一目標。所以我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我在課外閱讀時提供一些簡短有趣味的小故事,在一周中安排半節課的時間讓他們通過語言表達來分享閱讀的內容、閱讀的感受,再引導他們把“說”出來的用文字記錄下來。這樣,通過閱讀教學培養了學生讀說寫的能力,讓學生愛學語文。
四、教師的人格魅力更是吸引學生學習的法寶。教師的人格魅力表現在:淵博的學識,教書育人的能力,對學生的信任和寬容,以及善良和慈愛的性格,準確的判斷能力和敏銳的觀察能力等等,有這些優點的老師本身就是一塊“磁石”,會贏得學生的喜愛,從而愛上課堂。竇桂梅、程少堂、李鎮西等人不僅是學生崇拜的老師,也是我們教師崇拜的偶像。在學識方面,我們相差甚遠,但也不是不可以彌補,除了提高教學能力,我們還可從關愛學生方面入手,用我們的善良、慈愛、信任、寬容去善待學生,學生心中的那桿秤自會彰顯你的分量。
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卻不是決定學習活動的唯一條件。在學習中,激發學習動機固然重要,但我們還得教會學生克服困難,并能持之以恒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