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元,曲 亮,徐祎珺
(浙江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高管連鎖網絡對多元化戰略管理的影響
——以董事會多樣性為調節變量
張書元,曲 亮,徐祎珺
(浙江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將高階理論與社會網絡理論納入研究框架,選取了全部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通過2010—2015年連續6年的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發現:高管連鎖網絡對業務多元化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董事會多樣性對高管連鎖網絡與多元化之間有顯著的正向調節作用。
高管連鎖網絡;業務多元化; 董事會多樣性
在全球化不斷加快的今天,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單獨存在與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已經將研究視角從企業內部延伸到了企業間網絡。董事作為經濟社會的一份子,處于錯綜復雜的網絡中,他們所處的社會網絡的差別自然會影響自身公司治理的行為[1]。而多元化經營是很多企業重要的戰略選擇[2]。從企業間網絡的角度去研究多元化戰略將是主流高管連鎖網絡研究和主流戰略領域研究的重要補充[3]。
(一)連鎖高管連鎖網絡
連鎖董事指的是董事會成員同時在兩家或者兩家以上企業的董事會任職而形成的企業間的關聯關系[4]。連鎖董事是當今企業社會資本的重要表現形式,同時也是企業間網絡最主要的一種關系。連鎖高管連鎖網絡(Interlocking directors network)指代的是公司董事會的個體成員或者董事之間在一個或以上董事會任職而建立的直接或間接聯結關系的集合[5]。
依據資源依賴理論,資源是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某些稀缺資源更是企業能否擁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6]。連鎖董事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組織在不確定環境下為獲取資源做出的必然改變。在此網絡中,企業可以利用豐富的資源而占據競爭優勢,具有較強的控制力。企業能夠通過連鎖董事聯結,共享其外部資源,協調組織間的資本、信息、市場等實現資源交換,并且通過商業動態的瀏覽和戰略決策的分享建議來幫助解決決策過程中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從而降低經營風險,實現資本積累以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經營效率和績效[7]。
社會網絡理論強調了個體會受到他人的行為影響而改變自身偏好和選擇的決策外部性,任何經濟組織或個體都與外界產生一定的“社會關系”(relationship)與“聯結”(tie),并且鑲嵌于社會網絡之中[8]。正式制度在中國市場的約束力相對較弱,而高管連鎖網絡關系作為一種非正式的制度,對于中國市場的公司治理十分重要。早在1988年,加里羅(Jarillo)提出,企業間的網絡關系對于企業的戰略決策有重要意義[9]。此后,高管連鎖網絡才進入學者的研究視野。
連鎖董事治理的有效性研究方面,有些學者認為連鎖董事促進了企業績效的提升。裴妮思(Pennings)較早對連鎖董事影響企業績效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和驗證,發現連鎖董事有利于企業提升績效[10]。Peng和Luo的研究發現,中國經理人與業內其他經理人的聯系對企業績效有正向作用[11]。我國學者的相關研究起步較晚。傅代國和夏常源認為,居于網絡中心的獨立董事可以提升公司的治理效果。有些學者則認為高管連鎖網絡不利于績效提升[12]。Fligstein和Brantley研究發現連鎖董事聯結對企業績效有消極影響[13]。陳運森和謝德仁梳理了高管連鎖網絡關系與公司治理的國內外文獻后提出高管連鎖網絡是一種負面機制,它對現有的董事治理職能發揮有消極影響[14]。也有學者認為連鎖董事與企業績效表現沒有相關性,Rosenstein和Wyatt將研究的樣本分為金融類與非金融類,研究發現高管連鎖網絡對兩種類型企業都不具有顯著的相關性[15]。段海燕和仲偉周對中國上市公司進行研究,發現連鎖董事對于企業績效并沒有顯著的相關性[16]。
本文認為,不同的國家、行業以及測量方法與解釋變量等使得連鎖董事現象與績效的影響結果未能達成統一。以往的研究大多將連鎖董事與企業績效建立直接聯系,將企業績效作為因變量,研究連鎖董事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然而,從邏輯上講,連鎖董事對企業的影響應該是最先影響到企業的戰略選擇,然后通過戰略實施影響到企業的績效。
Andrew Shipilov等基于社會資本理論構建高管團隊、戰略選擇和績效的綜合分析體系,他們的研究發現社會資本是作為中介變量來間接影響戰略選擇和企業績效。[17]。美國戰略管理之父Ansoff首次提出多元化的概念。根據他的定義,多元化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采取的一種擴張和成長的手段[18]。本文對多元化做出如下定義:企業同時在兩個以上有差異性的業務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而形成的發展戰略。
根據資源依賴理論,企業多元化是企業充分利用已有包括生產、管理等方面能力的有效選擇,通過多元化來更有效的資源配置,提升績效。企業的有形和無形資源都可以用于多元化戰略,擁有大量冗余資源的企業也可以利用多元化戰略實行新業務的拓展[19]。許多學者指出公司在進行多元化經營時需要借助額外的資源,多元化戰略選擇取決于企業現有的能力與資源,強調多元化戰略的資源基礎觀。從已有的文獻來看,關于連鎖高管連鎖網絡對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影響方面的研究較少。
(二)提出假設
1.高管連鎖網絡對多元化戰略的影響
Acquaah以非洲企業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由于不同的戰略選擇會使得高管社會資本與企業績效之間的聯系發生變化[20]。因此,將競爭戰略作為變量引入關于高管連鎖網絡研究的重要推進,也給本項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資源依賴理論認為異質性資源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企業的異質性資源,是其他企業難以取得和模仿的。然而,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對企業的發展有約束作用,大多數企業都不具備自身發展所需要的全部資源,特別是我國處于轉軌時期,企業需要更多的資源來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往往采取外部獲取的方式快速獲取更多更稀缺的資源。企業尋找合適的獲取外部資源的途徑來解決轉型經濟背景下資源約束問題,網絡關系便成為許多企業的選擇。網絡承載著知識和信息,并提供了這些知識和信息傳遞的平臺。因此,良好的網絡關系可以幫助企業獲得發展所需要的資源。
高管連鎖網絡作為社會網絡的一種,它的重要性在于鑲嵌在網絡中的各種社會資本,能讓董事獲取對公司價值有利的各種資源,甚至是公司發展的某些關鍵資源[21]。首先,高管連鎖網絡可以為企業擴展業務提供所需要的資源,連鎖關系有助于企業之間的資源和信息交流。其次,通過連鎖關系聯結的企業,更容易交換信息與資源,從而能夠避免資源約束而以更優的資源結構適應環境變化。再次,連鎖企業之間為企業間相互戰略學習提供便利,能夠降低企業拓展新業務的成本并提高成功率。
董事會的戰略職能亦不容忽視。董事會直接參與企業的戰略決策活動,并提出清晰的指導政策來明確董事會在戰略方面的角色與責任[22]。通過連鎖董事與其他組織建立聯結進行戰略學習是增強戰略決策的重要方式之一。連鎖董事的重要作用就是通過戰略學習來提高戰略決策水平,為企業發展提供最適合的規劃。同時連鎖董事容易受到其他組織或者組織中的其他成員已有戰略的影響,并且會做出是否效仿該戰略的決策。
根據路徑依賴理論,企業過去的戰略選擇能夠影響其未來戰略。同理,決策者未來的決策行為也受到自身過去決策經驗的影響。伴隨企業高管連鎖網絡規模的擴大,目標企業可能聯系到的網絡中的其他更多已經實施多元化的企業也會越來越多。相對于專一化經營,多元化經營需要不同類型企業的信息與激勵系統[23]。連鎖董事在其他董事會任職的經驗是其重要的信息來源,他們可以通過瀏覽商業環境和分享建議來幫助管理與應對戰略決策過程中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24]。相比一般董事,連鎖董事可以在計劃和實施戰略環節提供更為具體的觀點[25],他們在其他企業的多元化戰略選擇的經歷會降低其對多元化戰略的畏懼,并且常常將其經驗運用在本企業的戰略決策中。因此,企業通過連鎖董事可能聯系到的企業越多,企業越有可能實施多元化的戰略[26]。
根據資源依賴理論,企業的戰略選擇是彈性的,企業資源豐富,特別是能夠實現行業間轉移時,企業更傾向于采取多元化[27]。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關鍵在于企業能否獲取其發展所需要的稀缺資源。相對于處邊緣地位的企業來說,在高管連鎖網絡中處于核心地位的企業更能夠充分獲取網絡中蘊含的各種資源,從而找到優質的資源[28]。當企業的資源滿足了現有的業務規模時,企業通過實施多元化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范圍經濟。對于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企業來說,往往剩余大量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上高昂的資源交易成本和無形資源的轉讓困難,企業也會傾向于實行多元化戰略,充分利用已有資源,進入高收益的經營領域。隨著連鎖高管連鎖網絡中心度的提高,企業進行多元化經營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高管連鎖網絡中,處于中心位置的組織與網絡中其他組織的直接聯系較多,網絡中心度是衡量網絡中組織地位優越性、特權性、聲望以及重要性的常用的關鍵指標,處于中心位置的企業擁有更多的信息渠道,更容易獲得異質信息和知識共享。網絡中心度還會影響企業學習能力[29]。Koka等認為處于網絡中心位置的企業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重要有價值的信息,并獲得更多競爭和戰略優勢的機會,因為他們與網絡中的許多節點有直接聯系,方便他們快速便捷地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源[30]。并且網絡中的組織之間信息與知識的交換使得產品差異化表現得更加出色,有利于多元化企業降低運營成本。
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H1:連鎖高管連鎖網絡的中心度與企業多元化程度正相關。
2.董事會多樣性的調節作用
高管連鎖網絡中心度反映的是企業外部資源的豐富程度以及獲取資源的難易程度,而資源的獲取、理解、轉化與運用的過程都要落實到嵌入網絡中的個體中,而個體成員特征各不相同,運用知識的能力上也存在差異。
首先,董事會成員多樣性會影響資源吸收利用的能力,最終影響決策的效率和質量。由于董事在進行戰略決策時,多樣性可以產生“互補競爭力”,帶來了更多的決策視角,為團隊帶來更多關于決策的知識和信息。董事會成員是企業戰略決策制定和實施的重要的能動性的資源,董事會成員之間形成的認知會影響到企業的戰略。
其次,認為人口統計特征指標多樣性有助于提高決策的質量,特別是在解決復雜問題時。有些學者認為,通過擴大董事會的規模和董事會多樣性,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與外界環境進行互動,更好地調動社會資源。當企業處于復雜的環境中,面臨顧客的不同需求,高管團隊成員的多元化功能背景尤為重要。越是多元化的企業,高管團隊越需要具備各種專業背景的成員。
本研究認為,董事會多樣性對于企業吸收、轉化和運用資源和信息的過程有重要影響。為有效應對企業多元化經營中業務擴張過程所面臨的管理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提升決策的效率,董事會成員應該具有多樣化的職能背景以實現角色互補增強董事會內部成員間的凝聚力,進而提高多元化戰略制定的質量和結果。因此,我們要考慮董事會多樣性的調節作用。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2:董事會多樣性對高管連鎖網絡中心度與業務多元化關系具有正向調節作用。
(一)理論構建和模型假設
1.數據來源與樣本選擇
本文研究的數據主要來自于國泰安數據庫(CSMAR)和色諾芬數據庫(CCER),董事任職信息和財務數據主要來自于國泰安數據庫,營業收入數據則來自于色諾芬數據庫。本論文數據處理主要使用以下軟件:EXCEL、UCINET和STATA。本研究使用的數據樣本為全部A股上市公司,搜集了上市公司2010—2015年間的相關資料和統計數據,并且剔除了金融類的公司、對董事會成員個人資料披露不完整的公司、被標識為ST的公司、分行業收入統計缺失的上市公司和財務數據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最終得到1645家公司,共9870個樣本。
本文通過搜集上市公司董事的任職信息,對其姓名與所在董事會進行標記,從而構建董事與董事之間聯結關系的一模矩陣,進而測算度數中心度,用以表示某個董事通過公司聯系,在其所處的網絡中擁有的直接聯系數目的總和。如果某董事直接與其他很多董事產生聯系,我們就可以認定該董事具有較高的度數中心。該指標能夠刻畫出單個董事在網絡中交流的活躍程度。
本文用熵Entropy來衡量多元化。當企業的收入均來源于同一個行業時,Entropy值為0;Entropy值越大,多元化程度越高。對于分業務收入的判定依據是:第一,分行業收入均來源于CCER數據庫,對于劃分不明確的業務,將其劃分到其他業務;第二,對于調整項目、平衡項目、內部抵消項目等,將其按比例平攤到各個業務[31]。
本文采用布勞指數(Blau’s Index)來衡量董事會多樣性。本研究采用了董事會人口特征來計算多樣性指標,將年齡和性別的布勞指數相加,得出董事會人口多樣性的布勞指數Bi。布勞指數越大,多樣性程度越高。
(二)實證分析
通過實證分析發現,企業連鎖高管連鎖網絡特征、董事會多樣性以及業務多元化指標等主要指標進行了描述,中心度的四種指標可以看出高管連鎖網絡中的各節點(企業)在網絡中的位置分布不均。有些企業占據有利位置,而有些企業位于網絡的邊緣位置;董事會多樣性也可以看出,有些企業董事會多樣性程度高,有些企業董事會多樣性程度低,企業之間多樣性程度差別較大;企業總體的多元化水平較低,有些企業高度多元化,而有些企業選擇專一化經營。本文利用STATA軟件,對各主要變量進行了相關性檢驗,中心度指標與多元化水平顯著相關,多樣性指標與多元化水平和中心度水平顯著相關,初步驗證了我們的假設。
研究結果顯示:中心度指標degree與業務多元化的熵值Entrophy在5%的水平上正相關,該回歸結果說明高管連鎖網絡中心度越高,企業越偏向于多元化經營,支持假設1:高管連鎖網絡中心度指標與多元化呈正相關。在檢驗假設2之前,首先將中心度指標與董事會多樣性指標進行去中心化處理,相乘得到交互項,在模型(2)中加入了中心度與董事會多樣性的交互項,用STATA進行回歸,結果發現董事會多樣性對于高管連鎖網絡與多元化的關系有顯著的正向的調節作用,支持了假設2。
本文研究發現,高管連鎖網絡的中心度位置對于企業多元化有正向影響。高管連鎖網絡中心度越高,業務多元化程度越高,說明企業在網絡中占據較好的網絡位置時,有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資源,有利于企業進入更多業務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還發現,董事會多樣性對高管連鎖網絡與多元化之間的關系起到正向調節作用。董事會成員多樣性越高,團隊的決策視野越開闊,知識結構越豐富,思維更加多元化,對資源的理解、吸收和和運用能力越能提升,多元化決策的效率和質量越能提高。
本文的不足之處在于:盡管在定量化研究高管連鎖網絡的時候,本文選擇了未剔除前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全部董事個體,但是仍有可能會人為地隔斷某些網絡結點而使數據失真,使得計算出來的該董事的網絡中心度比現實更小,可能會使實證研究分析衡量結果產生偏差。鑒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在定義高管連鎖網絡關系上,只衡量董事同時任職而產生的聯系,而忽略了董事之間的可能存在的私人連帶關系如校友、老鄉等等。同時,文章也沒有探索多元化是否有利于提升企業績效,這也是未來研究的方向之一。
[1]陳運森,謝德仁,黃亮華.董事的網絡關系與公司治理研究述評[J].南方經濟,2012,(12).
[2]汪建成,毛蘊詩.中國上市公司擴展的業務、地域多元化戰略研究[J].管理世界,2006,(2).
[3]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1985,(3).
[4]楊躍,葉金金.連鎖董事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基于多元化戰略選擇的視角[J].科學決策,2011,(9).
[5]謝德仁,陳運森.董事網絡:定義、特征和計量[J].會計研究,2012,(3).
[6]梁銀飛.連鎖董事網絡位置變動對企業績效影響[J].財會通訊,2014,(12).
[7]Hillman A J, Cannella A A,Paetzold R L.The resource dependence role of corporate directors:Strategic adaptation of board composition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0,(2).
[8]陳運森,謝德仁.高管連鎖網絡、獨立董事治理與高管激勵[J].金融研究, 2012,(2).
[9]Jarillo J C.On strategic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 (1).
[10]Pennings J M.Interlocking directorate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Pub,1980.
[11]Peng M W,Luo Y.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The nature of a micro-macro link[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3).
[12]傅代國,夏常源.網絡位置、獨立董事治理與盈余質量[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4,(2).
[13]Fligstein N,Brantley P.Bank control,owner control,or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Who controls the large modern corpor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2,(2).
[14]陳運森,謝德仁.高管連鎖網絡、獨立董事治理與高管激勵[J].金融研究,2012,(2).
[15]Rosenstein S,Wyatt J G.Outside directors,board independence,and shareholder wealth[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2).
[16]段海艷,仲偉周.網絡視角下中國企業連鎖董事成因分析——基于上海、廣東兩地314家上市公司的經驗研究[J].會計研究,2008,(11).
[17]Shipilov A V.Network 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 of canadian investment bank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3).
[18]Ansoff H I. Strategies for diversific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57,(5).
[19]Matsusaka J G.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value maximization,and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J].The Journal of Business,2001,(3).
[20]Acquaah M.Managerial social capital, strategic orientation,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an emerging econom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12).
[21]謝德仁,陳運森.董事網絡:定義、特征和計量[J].會計研究,2012,(3).
[22]李維安,武立東.公司治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23]Arden Grabke Rundella,Luis R Gomez Mejiab.Power as a determinant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2,(12).
[24]Rindova V P. What corporate boards have to do with strategy:A cognitive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9,(7).
[25]Podolny J M. Networks as the pipes and prisms of the market[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1,(1).
[26]楊躍,葉金金.連鎖董事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基于多元化戰略選擇的視角[J].科學決策,2011,(9).
[27]劉冰,符正平,邱兵.冗余資源、企業網絡位置與多元化戰略[J].管理學報,2011,(12).
[28]任兵,區玉輝,彭維剛.連鎖董事、區域企業間連鎖董事網與區域經濟發展——對上海和廣東兩地2001年上市公司的實證考察[J].管理世界,2004,(3).
[29]王宇露,李元旭.海外子公司東道國網絡結構與網絡學習效果——網絡學習方式是調節變量嗎[J].南開管理評論,2009,(3).
[30]Koka B R,Prescott J E.Designing alliance networks: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osition,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trategy on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6).
[31]巫景飛,何大軍,林日韋,等.高層管理者政治網絡與企業多元化戰略:社會資本視角——基于我國上市公司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8,(8).
(責任編校:陳婷)
Influence of Board Network on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ZHANG Shuyuan, QU Liang, XU Yiju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This paper involves the Social Network theory and Upper Echelons theory into 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selects all the A share listed companies over 2010-2014 as the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ard network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the board diversi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adjustment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ard network and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board network; business diversity; board diversification
2017-02-20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員工個人社會資本到企業社會資本的跨層次連接機理研究——基于外部社會資本的視角”,編號:15YJA630110;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管異質性網絡視角下董事會二元權力配置與國有企業治理機制研究”,編號:LY17G020009;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網絡關系、網絡結構對企業間知識轉移效果的作用機制研究”,編號:LY13G020010。
F272.91;F270.7
A
1008-4681(2017)03-0038-04
張書元(1981— ),男,浙江桐鄉人,浙江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曲亮(1980— ),男,遼寧大連人,浙江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公司治理。徐祎珺(1979— ),女,浙江金華人,浙江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