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丹
(營口理工學院外語教研部,遼寧 營口 115014)
新聞英語的詞匯特色
徐丹丹
(營口理工學院外語教研部,遼寧 營口 115014)
新聞報道是將最近發生的、能引人興趣的事實用有限的時間和版面及時有效地報道出來。因此,新聞報道的時效性要求新聞英語必須具備語言準確精練和用詞精巧別致的特點。通過對新聞英語實例的分析,討論新聞英語的詞匯特色。
新聞英語;詞匯;特色
新聞報道主要關注的是當今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新事件和新動態。與其他語言一樣,英語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而詞匯又是是語言變化過程中最為活躍的一部分。新聞英語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創新性恰恰反映了英語詞匯的最新發展變化。新聞英語用詞生動形象、別具一格。本文從三個方面探析新聞英語的用詞特色。
一般來講,各行各業中的新思想和新事物一般會最先出現在新聞報道中。新聞報刊不僅是新聞報道的媒介,而且大多數的新詞與表達法都是通過新聞報道為人們而熟知的。新聞報道永遠站在時代的最前沿,準確而生動地反映并記載了世界的發展和變遷[1]。因此,新聞英語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頻繁使用新詞。在新聞英語中,新詞的構成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舊詞衍新義,新生時髦詞、新事生新詞,派生新構詞。
(一)舊詞衍新義
它是指一個原本已經存在的詞語通過引申、比喻等手段而獲得新詞義,所衍生的新詞義有的含蓄幽默,有的形象生動,極富表現力和生命力。如:gay bars,其中,gay的原意為“快樂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該舊詞衍生出了新的詞義,在新聞報道中指 “同性戀的”或“同性戀者的”,此處gay bars指“同性戀酒吧”,類似的表達還有gay lib (同性戀解放運動),gay marriage (同性戀婚姻), gay relationship (同性戀關系)等[2]。
(二)新生時髦詞
英語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每年都不斷產生和出現大量的“時髦詞”。這些詞有的如曇花一現,有的則富有生命力而被長時間使用,最終得到人們和社會認可而進入到英語詞匯中。這些新詞匯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人們的語言表達方式。如:junk mail(垃圾郵件),suicide bomber(人體炸彈),terrorist(恐怖主義分子),talk show(脫口秀,談話性節目),Sauna Diplomacy(桑拿外交) 。
有些時髦詞原本是一種專業術語,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網絡等多種媒體的日新月異,這些詞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傳播而被作為一般詞來使用。如:multitasking是隨著當今社會計算機科學的迅速發展而產生的,原指“計算機具有使幾種程序同時運行的能力”,現指“人可以在同一時間段內執行多項任務”。
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還有些時髦詞原有的詞義得到擴展和引申,最后演變出與原義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意義。遇到這樣的時髦詞,需要多加留意,切不可望文生義。如:Russia Aerospace Center Crippled by Cash Crunch (由于資金匱乏,俄航天中心受到重創)。crunch原義是“壓得嘎吱作響”,在此處被引申為“困境”。
(三)新事生新詞
新詞是指伴隨著現代社會各行業中的新生事物和新思想而產生的詞。這些詞通常是伴隨著特定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背景而產生的,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使讀者更易于理解其含義。如:在2001年9月11日,美國世貿大廈和五角大樓遭受恐怖分子襲擊之后,與此事件相關的大量新詞通過新聞報道涌現出來,如Ground Zero (世貿大廈原址)。在奧巴馬任美國總統期間,Obama這個名字作為詞干造就了大量的新詞,如Obamamentum (奧巴馬的競選行動)。又如:伴隨著英國“脫歐公投”產生的新詞,Brexit(英國脫歐),regrexit(后悔離開,表示“悔脫”),Bremain(留歐)等。
(四)派生新構詞
派生新構詞是把詞根與前綴或后綴相結合所構成的新詞。用派生法構成的新詞一方面可以補充原有詞匯中缺少的詞義,另一方面又能使文筆簡練有力。如:anti-terrorism, 反恐怖主義,anti-marketeer (反對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的人)等。新聞文體的派生新詞使用的頻率遠遠超出其他文體,讀者在閱讀時應該加以注意。
報刊文字的用詞新穎還表現在借用外來語,借用人名、物品名、地名、建筑物名稱等方面。其作用是使語言表達更自然貼切,更加吸引讀者注意力。
(一)借用外來詞
為了突出新聞報道的文化內涵,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新聞報道中會常常使用一些外來語。在新聞報道中使用外來語不但可以反映外國出現的事物,更貼切地表達某詞語的內涵,而且還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如:judo (日語:柔道),kungfu (漢語:功夫),jiaozi (漢語:餃子)。需要指出的是,使用外來語雖然可以增強語言表達效果,但也給讀者造成了一定的閱讀困難。
(二)人名、物品名、地名、建筑物等名稱的借用(轉喻)
轉喻(metonymy)是英語的一種修辭手段,也可以稱為一種詞義演變的方式,漢語稱之為借代,是指用相互間存在著某種現實關系的一種事物的名稱來代替另一種事物。為何新聞中要大量使用這種修辭手段呢?原因顯而易見,就是這種用詞方式形象生動,簡潔有力,便于讀者理解,非常符合新聞的特點。如:Baghdad is kissing the Arabs by launching an all out ‘Arab Friendship’campaign.此處用巴格達指伊拉克。有時還借用某個物品名來表示某個意思,使新聞報道更加活潑、更富有色彩,如:Big Apple(大蘋果)美國紐約市。此外,在英語新聞中,通常會采用各國首都名稱代表國家或政府,用建筑物及街道名稱代表有關政府機構。如:White House (白宮)代表美國政府,Pentagon (五角大樓) 代表美國國防部[3]。
新聞英語的另一詞匯特色是青睞小詞、短詞和廣泛采用縮略形式,特別在標題制作上,尤顯突出。在新聞標題中經常包含短小的單音節詞、首字母縮略語和簡縮詞等。
(一)小詞
由于新聞英語報道篇幅有限,大量小詞備受青睞。小詞由于音節少,詞義寬泛,可以提高有限時間內的信息量,使報道生動靈活。如:hit, harm, hurt, ruin, wreck代替damage; drop, give up, skip代替abandon; vie代替compete; slay代替murder;aid代替help, assist; nab代替arrest; accord代替agreement等[4]。
請注意下列新聞報道中使用小詞所帶來的變化:
例1:The plan failed.
比較:The plan was not successful.
此處failed表示“失敗”,傳達著和not successful 相同的意思,但更加簡潔明快。
例2:Fifty-three civilians were killed in the blast.
比較:Fifty-three civilians were killed in the explosion.
此處blast表示“爆炸”,表示的意思和explosion相同,但更加簡潔明了。
例3:The federal government vowed to axe income tax.
比較:The federal government determined to reduce income tax.
此處axe表示“大幅削減,裁減”,與reduce意思相似,vow表示“決心”,與determined意思相近;但顯然前者更加有氣勢且抑揚頓挫,更加符合新聞用語的特點[5]。
(二)縮略語
常用的組織名稱、事物名稱等用首字母縮略語來代替全稱。縮略詞生動新穎,節省報道版面。在英語新聞報道中,一般在出現某個縮略詞的全稱以后,再提到時使用它的縮略詞。如:APEC(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亞太經合組織,BRICS (包括Brazil巴西,Russia俄羅斯,India印度,China中國,South Africa南非)金磚國家。
(三)簡縮詞
簡縮詞在英文報紙中十分活躍。如:Lib=Liberation, ad=advertisement, Pro=professor, flu=influenza,copter=helicopter,fridge=refrigerator,com'l=commercial,c'tee=committee。
從上述英語新聞的用詞分析中不難看出,英語新聞語言簡潔生動、準確具體、新穎活潑。英語像其他語言一樣在不斷地發展與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現代英語時,要盡可能經常接觸新詞頻出的英語報刊、廣播。近年來社會科技、經濟等領域的發展突飛猛進,引起了英語詞匯表達的不斷更新與發展變化,因此,不斷積累新聞英語詞匯并掌握這些用詞技巧有助于提高學習者對英語新聞的理解和欣賞能力以及對英文報刊的閱讀能力,同時提高學習者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新聞英語聽力的應試能力。
[1]呂建娜.英語新聞報刊閱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張建.英語報刊閱讀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9.
[3]何高大,甘容輝.大學英語新聞聽力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6.
[4]王哲.新聞英語視聽說(第3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5]周學藝,劉滿貴.美英報刊文章選讀(上冊)(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責任編校:余中華)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rds in News English
XU Danda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Yingk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ingkou Liaoning 115014, China)
The news report is a timely and effective way to report the most recent and interesting events. As a result, the timeliness of news coverage requires that news English shoul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curacy and refin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s English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al examples in news English.
news English; words; characteristics
2017-04-04
營口理工學院教改項目“基于互聯網資源的大學英語新聞聽力策略研究”,編號:JG201628。
徐丹丹(1982— ),女,遼寧營口人,營口理工學院外語教研部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及語言學。
H313.1
A
1008-4681(2017)03-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