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7個縣(區)中有5個縣是深度貧困縣,占全省的近一半,701個貧困村中有175個村是深度貧困村,占全省的1/3多,深度貧困村貧困人口9.46萬人,占全市貧困人口的23.8%。近年來,商洛市以脫貧攻堅總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立足現有工作基礎,聚合全市力量,采取超常規舉措,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舉全市之力,攻克深度貧困難題。
全面落實“四級書記”抓脫貧領導機制,進一步夯實各級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人責任,嚴格落實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分片包抓責任制,實行市縣鎮黨政領導包抓深度貧困村全覆蓋。堅持發揮“三項機制”導向作用,實行最嚴格督查考核制度,以嚴督實考推進工作落實。2017年,全市已調整縣(區)扶貧局局長5名,對2個縣扶貧局班子進行調整,下一步,商洛將推行脫貧攻堅年度考核“一票否決”,制定直查直處辦法,凡是工作不力的一律從嚴問責。

商南過鳳樓龍山安置點

商洛市李堡子村建成光伏發電站

集結人才“大軍” 發力脫貧攻堅
堅持瞄準病灶,精準施策,進一步深化“三帶一創”,探索推行“黨支部+‘三變’改革+集體經濟+貧困戶”模式具體化路徑,切實發揮產業脫貧治本作用。目前,全市已啟動50個“三變”改革試點村,下一步將全市推開。同時,全力抓好安全飲水、村級道路、村衛生室等基礎設施建設,精準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教育支持、醫療救助、兜底保障等扶貧政策,著力攻難點、補短板、強弱項。
嚴格落實各級部門單位駐村包戶工作制度,在全市盤子內統籌整合“四支力量”,對深度貧困村選派實力最強的部門,深度貧困戶選派最硬的干部。健全完善“十辦兩組”協調推進機制,強化組織協調,落實各方責任,把項目、資金、政策向深度貧困村集中。深入推進寧商扶貧協作、“公益中行”和萬企幫萬村活動,積極加強“三大幫扶體系”項目對接,大力鼓勵商洛在外優秀人才回鄉創業,形成全社會參與脫貧攻堅的工作合力。
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把各類資金集中向深度貧困地區安排。嚴格按照“市縣(區)每年不低于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的比例安排專項扶貧資金,并確保年增長不低于20%”的要求,落實地方財政扶貧投入。不斷創新金融扶貧,大力推行農戶貸、產業貸、扶貧再貸款,開發推廣“助保貸”“稅信貸”和多品種扶貧保險等金融產品,著力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全力推動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