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張永軍
陜煤集團神南檸條塔礦業公司開展“主題黨日+助力精準扶貧”活動
助力脫貧攻堅是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的根本途徑,陜煤集團作為省屬國有大型企業,始終堅持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充分發揮大集團各類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助力產業脫貧發展新路。
按照全省產業扶貧工作總體部署,陜煤集團認真總結“兩聯一包”精準扶貧工作經驗,立足榆林合力團團長定位,聚焦實施產業扶貧項目,發揮大集團資金優勢,提出了“市級開發平臺+縣區扶貧項目+產業發展基金”三位一體的合力團產業扶貧模式。從統籌產業項目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層面考慮,在榆林市投資2億元,發起成立了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解決了產業扶貧項目的投融資平臺問題。從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優勢層面考慮,克服榆林8個貧困縣普遍條件缺失和合力團單位主業饋乏的實際問題,協調榆林合力團確定了15個產業扶貧項目,共投入18.11億元。從優化縣(區)產業結構和多元化資金支持層面考慮,在榆林設立規模不低于5億元的產業扶貧發展基金,按照“一縣一業一龍頭”思路,落實“公司+基地+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的幫扶模式,培育地方特色產業經濟和集體經濟。在重點幫扶橫山區、定邊縣實現“脫貧摘帽”目標的同時,對“兩聯一包”牽頭幫扶的漢陰縣設立5000萬元產業扶貧發展基金,通過債權形式投資漢陰縣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相關龍頭企業,以資金為紐帶,打造能夠形成連片的陜煤精準扶貧產業鏈,最終實現扶持一個園區、帶動一片農戶、脫貧一批家庭的目標。
陜煤集團聚焦責任落實,充分發揮團長單位的牽頭責任和兜底責任,確保實現合力團產業扶貧“兩個全覆蓋”。一是落實牽頭責任,確保成員單位責任全覆蓋:按照中央、我省企業搭配、大小企業搭配、主業互補搭配、產業扶貧到縣的原則,合力團將成員單位分成四組,每個組對口包扶兩個貧困縣,形成了責任分工機制。在此基礎上,合力團還拋開主業限制,在包扶的清澗縣和米脂縣,計劃投資2.7億元,牽頭實施紅棗深加工和粗雜糧開發等農業特色產業扶貧項目。二是落實兜底責任,確保產業扶貧項目全覆蓋:對因客觀原因沒有實施產業扶貧項目的縣區,陜煤集團按照“一縣一業一龍頭,培育特色產業經濟”原則,進行兜底安排。目前已在定邊、橫山、綏德、子洲等4個縣區,確定實施了羊牛養殖、黃芪種植和農副產品商貿物流為主的產業項目,計劃投資1.2億元,確保了各貧困縣產業扶貧項目的全覆蓋。
針對合力團缺乏扶貧專業人才的實際問題,聚焦“三項機制”落實,充分利用成立合力產業扶貧開發公司契機,實施了公開招聘企業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工作,共有34人報名參加。在過程中,合力團堅持考察嚴格程序,對進入面試的20名人選,按照面試雙盲設計、考官綜合會診,一把尺子定標、多重維度衡量,變“相馬”為“賽馬”,發現了一批有干勁、懂管理、熱愛扶貧事業的優秀人才。
陜煤集團韓城礦業公司召開扶貧工作推進會
陜煤集團聚焦“追趕超越”,將助力脫貧攻堅工作融入企業黨建和改革發展的大環境、大盤子,充分思考、安排、統籌。把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集團實現追趕超越的重要任務,堅持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每季度召開企業“追趕超越”點評會議,既對各單位完成“追趕超越”進行點評,也對各級組織實施脫貧攻堅工作進行督促檢查,按季度打分排名,論成效、講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