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延壽 邊江

米脂縣馬家小溝果園防雹網
我省蘋果面積、產量已居全國第一,成為陜西農業的重要優勢產業,也是實現“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的重要支撐。然而,每年在蘋果的生長季節,冰雹經常不期而至,給果區帶來很大災害,給果農脫貧致富蒙上了陰影。
據陜西省經濟作物氣象服務臺和省氣象信息中心專家對陜西蘋果產區50年(1961—2010年)氣象資料研究結果表明,陜西蘋果果區冰雹的地域分布與海拔高度、地形和下墊面性質等關系密切,具有北多南少、高原和高山多于平川、盆地,延安、渭北西部果區多于渭北東部、關中西部果區的特點。我省目前45個蘋果基地縣區中,其中有23個縣區為國家扶貧重點縣和國家扶貧重點片區縣,其余22個縣區也都承擔有扶貧任務。他們均處于冰雹災害分布區,而陜北、渭北重要蘋果產區,又屬冰雹災害多發區。每年5至8月為冰雹災害多發期和重發時段,這段時間蘋果生長正處于幼果——果實膨大期,冰雹災害一旦發生,輕則對受災區域蘋果產量和品質造成嚴重影響,重則造成毀滅性災害損失甚至果園絕收。
長期以來,為應對雹災,我省有關部門和果區實施高炮打冰雹、搭建防雹網、蘋果保險災害賠付等綜合措施。這些措施猶如三道防線,為果區群眾減災增收、脫貧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
——布設高炮進行防雹作業是第一道防線,也是我省防雹減災的主要手段。目前全省蘋果產區設置人工影響天氣高炮作業點500多個,有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員1600余人,每年實施防雹作業數千次、發射防雹炮彈數萬發,有效降低或化解了許多冰雹災害。
——搭建防雹網是第二道防線,成為近幾年開始在果區采取的防雹減災有效手段之一。防雹網是抗御果園冰雹災害最有效的硬件設施,能夠有效減弱或避免冰雹對蘋果造成直接打擊和經濟損失。目前全省蘋果產區已架設防雹網15萬畝。延安市寶塔區采取農民投工投勞,政府定額補助的辦法,經驗收合格的每畝補助800元,促進了果園防雹網建設工作,全區共建防雹網3.3萬畝。富縣、延川縣則分別試行了由政府集中采購發放、扶持果農搭建防雹網的辦法,實踐證明效果良好,實現了安全生產,使果農穩定收入得到了保障。
——蘋果保險是第三道防線。2007年我省開始在洛川縣進行蘋果保險試點,試點中實行的蘋果保險金額為每畝2000元,保險費率4%,畝保險費80元,其中農民承擔40元,財政補貼40元。2016年全省共推行蘋果保險面積67.34萬畝,保費收入5387.29萬元,為11.76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13.47億元,共向4萬戶次農戶支付賠款4922.89萬元。陜西保監局2016年還指導、支持人保財險在延安試點開辦蘋果收入保險,在自然災害保險的基礎上,將收入波動納入保險責任,以三年平均產量和平均地頭收購價的乘積為保險金額,當種植蘋果的實際收入低于合同約定收入時,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實現了既保“成本”又保“價格”,既保“自然風險”又保“市場風險”的突破,試點一年來已承保蘋果面積1.04萬畝,為1407戶果農提供7300多萬元的收入風險保障。

高炮作業是防雹第一道防線
以上措施的實施,為果區群眾防雹減災、增加收入作出了很大貢獻。但在實踐中我省蘋果防雹減災的三道防線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是在人工影響天氣業務體系建設方面,存在著領導體制不順、作業點不完善、設施嚴重老化、工作經費不足、人員待遇偏低、缺乏社會保障等問題。在工作體制上,過去省上設有“陜西省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但后來領導小組撤銷,由省氣象局負責全省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管理,在工作運轉中,由于職能機制的制約,影響了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決策與執行力。在人工影響天氣網點建設上,我省作業點不能完全滿足防雹減災的需要,且原有作業點存在設施簡陋、裝備陳舊等問題。在經費保障上,作業站點、設施裝備、日常維護及彈藥消耗等費用大都沒有納入地方政府預算,一般為臨時申請,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在作業人員待遇上,工資偏低,缺乏社會保障,以致人員流動大,大部分干不滿3年就離開,大大增加了人員培訓與安全監管成本。

高炮作業有效降低或化解了許多冰雹災害
二是在防雹網設置方面,全省目前上千萬畝蘋果面積,架設防雹網只有十五萬多畝,覆蓋面積不到果園總面積的百分之二,保護面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是宣傳引導不夠,許多果農覺得有人工影響天氣防雹做保障,架設防雹網麻煩、沒必要,加之多數地方沒有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扶持,所以群眾架設防雹網的積極性不高。
三是全省目前蘋果保險總面積不到蘋果種植總面積的7%,果農受益覆蓋面不大。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當前我省的蘋果保險未納入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補貼品種范圍,受省財政資金財力限制,政策性蘋果保險試點面積一直難以擴面,作用發揮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蘋果保險受自然風險影響大,經營風險不確定且波動性大,高風險地區愿意去投保,低風險地區不愿投保,導致保險風險發生概率提高,因此一些基層保險機構缺乏承保積極性,有的甚至退出蘋果保險市場。
由于防雹工作存在一些缺失,所以我省蘋果生產遭受冰雹災害的情況仍時有發生。近些年,全省每年有50萬到100萬畝蘋果產區發生冰雹災害,許多果農因災致貧,若無防雹減災措施,后果不堪設想。
蘋果產業是我省農村發展的骨干支柱產業,又是果區農民脫貧致富、增加收入的基本保障。進一步做好防雹減災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為此建議:
一是切實加強對蘋果防雹減災工作的組織領導。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涉及到20多個軍地有關單位,根據氣象法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氣象工作的領導和協調”的要求,建議省上能夠設立專門的領導協調機構,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把蘋果防雹減災工作與扶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真正拿到手上,切實抓緊抓好。

防雹網有效減弱冰雹對蘋果產業的經濟損失
二是對全省人工影響天氣網點進一步科學布局。目前,全省蘋果總面積已發展到1056萬畝,蘋果基地縣區增加到45個,而全省蘋果果區防雹作業點卻跟不上蘋果生產迅速發展的需要,且原有作業點普遍設施簡陋、裝備陳舊。2017年4月,中國氣象局發布施行《人工影響天氣地面作業站建設規范》,省上應以此為契機,進行統一部署,對全省蘋果產區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網點根據現有果園實際情況,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點,按規范要求進行設備升級,確保科學規范、設備精良、安全運行,以適應我省蘋果產業大發展的需要。同時,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員隊伍進行充實加強。根據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需要制訂作業人員標準規范,通過嚴格培訓提高其素質,合理確定作業員勞動報酬,辦理人身保險、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以確保隊伍穩定、培訓有方、工作得力、安全無虞。按照《氣象法》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氣象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將氣象事業納入中央和地方同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財政預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所建設的地方氣象事業項目,其投資主要由本級財政承擔。
三是加快果區防雹網架設,擴大覆蓋保護面。目前防雹網搭建形式分為水平搭建、屋脊搭建、半自動拉鏈搭建、全自動搭建四種。省上應總結推廣富縣、延川及寶塔區的經驗,出臺蘋果防雹網建設獎補政策,劃撥專項扶持資金,或在貧困地區將其納入扶貧捆綁政策支持范圍,鼓勵廣大果農和貧困戶,自主選擇和搭建防雹網,經驗收合格后,財政按搭建防雹網實際面積、質量及投資情況,按不同檔次進行適當獎勵補貼,推動全省蘋果產區防雹網建設有一個較快發展。
四是進一步加大蘋果保險實施力度。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蘋果保險費率及財政補貼標準,在全省蘋果產區全面推行蘋果保險。同時,抓緊總結延安開辦蘋果收入保險的試點經驗,擴大試點范圍,在自然災害保險的基礎上,將收入波動納入保險責任,實現既保“成本”又保“價格”,既保“自然風險”又保“市場風險”,使“保險”真正成為廣大果農防雹減災、增加收入的“保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