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歲末年初,“下一年將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的預言就開始在坊間流傳,雖然每年相同的預判被不少人看作笑談。但不可否認,2016年是中國經濟近十年來的困頓時期。
不過,一些經濟數據開始有觸底反彈的跡象。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率均為6.7%,預計第四季度,增速將超過6.7%。一季度至三季度的工業增長率與上半年持平。從這些數據來看,經濟觸底的跡象開始出現。
微觀層面,一些傳統資源型企業的業績開始回升。隆冬過后,是否迎來新的增長?2017年各個產業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企業領袖們又關注哪些領域的投資機遇?《英才》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訪了多位企業領袖,不妨聽聽他們的切身體會。
(以下按姓氏拼音排序)
存儲領域有巨大空間
趙偉國|紫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數據大發展,是信息產業前所未有的機會。大數據發展的背后,包括云計算和更加海量的存儲需求。未來存儲領域有巨大的空間,不僅是存儲芯片,包括存儲系統、存儲安全等業務。
在整個互聯網行業,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有些泡沫,但在技術領域,暫時還沒有太大的泡沫,有一些技術類的創業公司會失敗,但它證明的只是其自身技術路線錯誤。
就像走路,不同的技術公司走了不同的路,最后有的路沒走通,但技術本身仍然是有價值的,這一點和靠商業模式創新的創業公司不太一樣。
環保政策利好不斷
趙笠鈞|博天環境董事長
從整個行業的發展看,中國人口總量大、環境污染問題嚴重,政府也越來越重視環保方面的問題,國家層面也正在集中力量,從法律法規、政策、稅收等各個方面提供支持,政策利好不斷,因此整個環保產業2017年還會是一個上升的趨勢。
2015年國家發布“水十條”和很多配套政策,2016年又發布了“土十條”給行業提供了很大的推動力量,要達到國家要求的目標,應該說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所以從行業細分的角度來看,我比較看好水處理以及土壤修復方面的業務。
進軍生物制藥
趙葉青|金城醫藥董事長
整體醫藥行業的范圍很廣,我們所在的抗生素領域會是一個穩中有升的趨勢,因為抗生素從2015年開始到2016年已經度過了谷底期,目前正在逐漸恢復。
金城醫藥正由現在做的傳統微生物發酵領域向生物制藥領域進軍,這是行業的新興發展方向,未來潛力巨大。生物制藥將是我們首選的發展方向,其次是中藥領域,中藥現代化方面仍然有不小的施展空間,另外我們也非常關心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等方面,未來的市場空間巨大。
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
鄭剛|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總體來講,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增長肯定會保持一個高速增長的態勢,主要原因是壞境及能源方面的壓力,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動,伴隨著廠商的技術進步,這些原因構成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增長動力,當然行業也有一些困難需要克服,但并不影響新能源汽車的成長性。
行業未來在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以及新的商業模式上會有非常好的成長性,同時伴隨著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技術以及智慧城市等,這些技術的應用和設施的投入,對我們的智能交通系統會有很大的支撐,給產業帶來更大的機會。
電池將決定新能源汽車
張宏亮|華泰汽車集團執行董事
傳統汽車由于存量基數龐大,增長空間已經不大。近三年,新能源汽車的增幅很快。但我認為,目前的個人消費需求還是主要依靠各個城市的產業優惠政策的刺激。我更看好公共交通、物流、租賃行業所釋放的新能源汽車需求,比如市政公交中的出租車、大巴車,還有物資流通領域的運輸車,分時租賃中的新能源汽車等。
由于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將退出,各新能源車企將比拼成本。屆時,對電池、電芯、材料礦產資源整合能力強的企業無疑將成為產業龍頭。其成本也將比普通市場參與者低30%—40%。目前華泰已經投資了5Gwh的電池產能,專攻三元材料電池以及電芯,未來這些產能不僅能為我所用,還可以對外出售。
新消費結構帶來機會
周少雄|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消費結構的轉變、消費升級以及相應的文化相關產業方面等給企業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機遇。
這幾年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人們的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對于一家時尚企業來說,非常看好未來的走勢。
過去幾年是傳統模式和人們的傳統消費習慣逐漸改變的時期,行業要尋求新的增長就需要針對新消費結構做出一些創新型的改變,通過創新提高消費品質和消費形態,這樣也就有了創新型的生活方式以及相應的創新型的時尚產品和形態,其中有非常多的機會。
工業環保領域存在巨大商機
周小華|威立雅環境服務中國總經理
隨著中國新的環保法出臺以及八項規定的推出,環保與刑法的交接已經完成,環保巡視也已經成為常態在各省展開。
基于這一情況,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環保領域孕育了巨大的商機。因此,很多企業開始瘋狂涌入環保行業,我預計混戰將持續2—3年。最后,依靠金融資本、自身技術積累的兩類公司將最終完成洗牌。
未來,我們比較看好工業領域的環保需求,這將激發出巨大的商業價值。與此同時,PPP模式的開展也將令這一行業獲利。
國產品牌更具競爭力
冷友斌|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6年,飛鶴的銷售總額在46億左右,預計2017飛鶴的銷售總額至少會有30%的增長。中國乳業一定將呈上升趨勢。放開二胎政策實施之后,中國人口每年將有150萬—200萬的增長。人口的增加,對乳品需求自然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根據政策,未來一家乳業公司最多只能生產三個品牌。現在我國有60多家生產嬰兒奶粉的企業,卻有2000多個品牌。多品牌經營導致了市場魚目混珠,惡性競爭激烈,特別是中國的乳品企業這些年又犯了太多的錯誤,讓大眾對本土品牌有了很多偏見。但隨著監管制度的健全和企業的成長,以及知識的普及,大眾會越來越了解國外的品牌并不一定適合中國的嬰兒,對國有品牌的認可度也會越來越高。飛鶴為了保證安全質量,也形成了全產業鏈自營,自己種農作物加工飼料,自己養牛,自己生產。飛鶴奶粉的配方完全針對中國人研究設計,飛鶴奶粉80%的成分接近母乳。雖然競爭對手大部分都是國際大品牌,但我相信在中國,飛鶴品牌將越來越更具競爭力。
節能環保大有可為
林育麟|陶氏化學大中華區總裁
從大中華區的角度來說,作為一家多元化的化學公司,陶氏化學2017年的走勢應該還是一個上升的趨勢。
首先是在國內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會給行業帶來非常多的機遇,另外政府在節能減排的推廣過程中,也會相應的給行業提供許多增長的機遇。比如從汽車行業的角度來講,雖然經歷了很多年的增長,但從人均數據上來看,中國還是比較低的,未來增長前景樂觀,汽車在新性能的應用上會有很多需求,另外食品安全領域也會有比較大的空間。
最重要的還是節能環保方面,水資源利用、工業廢水處理等,未來很多年將會大有可為。
增長與否取決于產品如何變革
韓智|聚利科技董事長
聚利科技是做硬件的,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制造等,總體來說市場發展還會是一個上升的趨勢,但如果企業原有的結構不變、模式不變,有可能會出現下降,關鍵在于你的產品如何變革,適應市場需求,做好了就一定可以上升。
因為市場需求以及科技進步帶來的轉變是實實在在的。行業以后肯定也會往人工智能方面發展,關于一些新的技術,比如說毫米波雷達,在智能硬件、智能汽車的應用領域是非常廣泛的,應該說未來的發展空間是比較大的。
煤炭已經走出低谷
黃祥苗|晉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煤炭行業已經歷了幾輪起伏,這中間我也投資了一些商業地產,也在做一些PPP項目,但我自己的感覺還是做礦產心里最踏實,因為我從事了30年的礦產行業。
中國是產煤大國,但同時也是用煤大國,有足夠的市場空間。這幾年應該說最低谷已經過去,雖然現在的行情確實有一點離譜,但總的來說,比之前肯定好很多,2017年的走勢應該還是比較樂觀的。
圍繞體育布局文化娛樂、健康醫療
甘連舫|星牌集團董事長
當前我國的體育產業和西方成熟的市場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但是國家政策的支持、全民健身的興起,都令這一產業的前景一片光明。而星牌自身在臺球行業的地位已經是全球第一,同時也開發了高爾夫項目。未來,星牌除了傳統的體育設備,還將通過在國際體育賽事中的影響力創辦線下賽事。
隨著全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物質生活充盈的同時,精神文明生活亟待提高。除了深耕體育產業,星牌未來主要將圍繞著體育產業投資,擴大版圖,涉足文體娛樂、健康醫療產業,這些產業與體育產業都是息息相關的。
具體來說,星牌將投資符合區域特點的休閑度假園區,通過園區整合體育、文化、娛樂、健康醫療等產業,實現高附加值收入。
投資只為產能
陳玉東|博世中國區總裁
2016年汽車銷售情況已經結束了以往幾年微增的態勢,實現了15%的增長。雖然博世的產品大都已經國產化,但是2016年第四季度,博世的零部件產能還是沒有能夠完全滿足下游需求,從而限制了一些企業不能滿產,這一情況在2017年絕不能再次出現,因此博世2017年的投資仍將圍繞著擴大產能開展。
雖然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但是新能源電池供應方面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優質產品少,劣質產品多。值得行業注意。
“一帶一路”“加溫”海外市場
陳曉東|中標集團董事長
首先,2016年房地產增速在慣性的作用下還是存在一些熱度,因此,2017年的建筑行業規模將會有20%的增長。但是行業的增長并不意味著所有企業都好過。隨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強,市場紅利最終會分給那些準備充足的企業,這一點毋庸置疑。中標目前持續打造生態產業,這也是為行業接下來的競爭做準備。
我認為,海外市場將成為新的投資方向。“一帶一路”給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一些東南亞國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經歷了第一階段的城鎮化,時至今日,其城鎮化的升級正在進行。在這一城鎮化2.0的推進中,我們也看到了機遇。未來將會有一部分投資在這些國家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