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先
摘 要: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經濟成分也在不斷地變化,經濟建設重心從傳統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慢慢地轉移到第三產業。在這種背景下,科技創新成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證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基本條件。分析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闡述當前經濟形勢對科技創新的影響,并提出一些促進科技創新的措施,以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經濟形勢;科技創新;影響;措施
中圖分類號:F12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3-0005-02
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我國的經濟就已經逐漸融入到全球經濟體系當中,實現了經濟全球化。在這種經濟形勢下,大力發展傳統的農業及工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已經不太明顯,經濟建設重心要慢慢轉移到高新技術產業當中來。對此,要及時轉變發展觀念,將科技創新作為主要手段,以此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一、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勢
為了防止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過快導致“泡沫經濟”等問題,我國政府已經采取了許多控制措施,也出臺了相關政策來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以解決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矛盾,保證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而在2008年,美國出現了經濟危機,并在全球范圍內逐漸蔓延開來。這次經濟危機,對全球的經濟體系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不僅使消費者對當前的經濟體制喪失信心,而且還破壞了整個內部經濟結構,導致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影響。而我國也屬于經濟全球化當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全球性經濟危機中也未能幸免。經過這次經濟危機以后,我國經濟體系當中本已處理好的矛盾重新激化,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也被削弱,我國經濟發展逐漸變得不穩定,且增長速度變得緩慢,并存在下行風險。而2012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節點,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從以前的快速增長逐漸演變成中速增長,開始穩扎穩打發展經濟。據相關數據統計,2009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為9.2%,2010年上升到10.4%,而2011年又回到9.3%,2012年以后的增長率都在8%以下。這就說明,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確實已經放緩了,但這并不意味著經濟的衰退,而是一種保證經濟健康發展的手段[1]。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也開始出現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口老齡化。自2011年以來,我國18~65歲年齡階段的人口比例已經開始呈下降趨勢,而65歲之后年齡階段的人口比例已經有所上升,說明我國已經出現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出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勞動人口總數的減少,從而導致我國生產活動缺乏勞動力,不利于我國經濟發展。二是生態環境的破壞。我國某些地區盲目地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忽略了健康發展的原則,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使得當地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這種行為雖然在短期內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從長遠利益考慮,卻是極為不明智的。
二、當前形勢對于我國科技創新的影響
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我國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中科技領域的發展最為顯著。以機械設備制造業為例,在經濟全球化的巨大壓力下,如果機械設備生產企業的科技水平比較高,創新能力比較強,那么在國際機械設備制造領域當中也具備一定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在國際市場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當企業認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以后,就會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加強科技創新的研發力度,使得大型企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而套用傳統生產技術、不重視科技創新的機械設備生產企業就會失去市場競爭力,只能維持基本的運營,無法得到進一步發展。對此,可以將當前經濟形勢對我國科技創新的影響分為兩大部分[2]。
(一)對我國科技創新提出了挑戰
資金方面,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各行各業的資金都比較緊缺,許多企業融資比較困難,經濟效益也比較低。為了避免由于短期資產的抽離造成市場經濟的動蕩,我國出臺了許多新的保護政策,比如外匯管理政策。雖然政策出臺以后有一定的效果,各大企業的應收賬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實際到賬的資金卻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這些問題導致企業資金運轉受到阻礙,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發展。
成本方面,由于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過快,物價迅速上漲,許多生產企業的原材料價格也大幅度上漲,這就導致生產企業在進購原材料時會受到原材料價格的制約以及成本控制的影響。生產企業的成本增加,所生產的產品價格也會隨之上漲,同時,我國生產企業的原材料價格也會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時常會出現價格波動,使得產品價格變化與生產成本變化不相符,造成企業的收支不平衡,從而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3]。
市場方面,出口關稅的變化、人民幣升值或貶值等都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所以,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我國的科技創新研究面臨著許多重大的挑戰,如研發資金不足、研究活動進展緩慢等,都會對我國科技創新產生不利影響。
(二)為我國科技創新提供了機遇
當前的經濟形勢在對我國科技創新提出了挑戰的同時,也為我國科技創新帶來了機遇,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我國政府為了穩定當前的經濟形勢變化,維持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出臺許多宏觀調控政策,比如下調銀行存款的利率,減少人們在銀行的存款,刺激消費,從而推動區域的經濟發展;國家對節能環保、資源開發等領域加大了投資力度,使得這些高新技術產業的科學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從另一方面來說,國家的財政支持政策可以轉到高新技術產業當中來,為新型科學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注入新的動力。
2.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已經陷入瓶頸,發展速度明顯放慢,許多西方的高端科技人才都開始另尋出路,這就使得高端科技人才的引進變得更加容易。而我國正值快速發展的階段,急需要大量的高端科技人才作為發展的基礎,所以國內許多大型高新技術企業都開始從西方發達國家引進高端科技人才,甚至直接收購高水平的科研機構,為我國科技創新提供便利。
3.我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就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進行整合,加強科技創新研究,擴大企業在市場當中的影響力[4]。
三、當前背景下推動我國科技創新的主要措施
(一)提倡自主創新
要想推進科技創新,首先就應該大力提倡自主創新。雖然我國有許多企業都已經從國外引進了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是實際上,引進技術的應用效果遠遠比不上自主創新技術的應用效果,如果我國的企業發展都是依靠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而忽略自主創新,那么我國的科技發展將永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無法實現超越。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把自主創新放在首位,努力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首先,企業要從觀念上開始轉變,在生產過程當中逐漸認識到自主創新的重要性,激發自主創新研究的動力;其次,加強企業產權保護建設,對企業自主創新知識產權及時做好保護工作,防止知識產權受到侵犯;再次,建立自主創新獎勵機制,根據所研發產品對企業的貢獻程度給予相應的獎勵,鼓勵企業員工的自主創新;最后,加大對重點技術的扶持,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從而使企業突破瓶頸,實現快速發展[5]。
(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科技創新必須滿足市場的需求,這樣才能將科技創新的成果及時應用到實際生產當中來。對此,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保證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首先,要加大科技研究方面的投入,通過改變相關政策的方式,鼓勵各大企業積極參與科技創新,使得科技資源能夠合理分配,并得到良好的應用,還要加大科學教育方面的投入,鼓勵各大高校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科技型人才。其次,政府部門要通過一定的政策保證企業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科技創新活動需要許多高科技的人才、高科技的設備、高科技的技術等,所以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作為保障,如果缺乏資金,那么許多科技創新活動將無法開展。對此,國家可以出臺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的政策、為企業的科技創新項目提供資金補貼等,鼓勵企業的科技創新。最后,為企業的融資提供更多支持,比如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創新項目融資提供擔保等。
(三)在競爭當中不斷進步
競爭可以為我國企業的科技創新提供動力,促使企業不斷進步。首先,企業可以在競爭過程中發現自身發展的缺陷,從而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好這些問題,為企業發展掃清障礙;其次,在競爭過程中還可以汲取其他企業的優點,并了解到許多之前未曾接觸過的發展思路,從而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競爭可以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動力。企業在競爭過程中會感受到市場競爭的激烈,從而認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有了這個意識,就會有推進科技創新的動力,最終將想法轉化為實際,在實際生產活動當中得到體現。
四、結語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在全球經濟危機、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的影響之下,經濟增長速度略有減緩。在這種經濟形勢下,我國的科技創新迎來了新的挑戰,也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對此,我國應該把握住這一關鍵機遇,提倡自主科技創新,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在國際競爭當中推動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從而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湛軍.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創業與科技創新發展對策建議——基于最新全球創業現狀分析的結論[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
(1):27-31.
[2] 王偉光,陳錫文,李揚,等.“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改革問題筆談[J].經濟研究,2010,(12):4-22.
[3] 王宏偉,李平.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驅動發展[J].求是學刊,2015,(5):49-56.
[4] 嚴紅,何雄浪.新形勢下我國科技創新效率的區域分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0,(6):43-49.
[5] 黃茂興,馬永偉.科技創新:“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基點[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10-13.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