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海森
摘要:指出了對于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來說,林業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針對我國林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當前林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此提出了提高林業生態自我修復能力的相關建議,希望能為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生態修復;環境保護
1 引言
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當前人類社會的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人類社會的經濟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社會發展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也逐漸暴露出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類社會的各項經濟活動對于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當前各式各樣的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如霧霾、大氣污染、土地荒漠化、氣候變化等,這些都是人類對自然環境造成損害的嚴重后果。而這些問題的發生,同樣也對人類社會的生存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要想讓人類社會更好的發展,為后世的人類創造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就要從當下開始注重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修復,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建設。
2 我國林業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國民經濟水平與生活質量都在不斷提高。然而,經濟發展同樣帶來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如今,有許多企業單純為了追求經濟增長,對自然資源大肆掠奪,導致自然生態環境被極大的破壞。不僅會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威脅,同樣也會影響到后續的社會經濟發展。因此,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筆者認為一定要加強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改善和修復,這樣才能確保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是,林業生態不僅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同時也具備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因此,只要進行適當的開發,不僅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增長,同樣也能夠為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出巨大的貢獻。然而,從目前我國的林業生態開發現狀來看,卻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林業生態被過度的開發,雖然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經濟增長,但是使得林業生態失去了可再生能力,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后果。
3 我國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林業保護意識淡薄
當前我國林業生態產業的發展,存在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即林業保護的意識十分淡薄。在林業生態產業的發展當中,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基層工作人員都更為重視林業生態的經濟效益,而對于林業的生態效益忽視不見。然而,無論是水土保持還是防風固沙,包括調節氣候,都是林業所產生的重要生態效益,對于我國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著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林業保護工作的實際過程中,不僅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對于林業保護工作也缺乏強而有力的監督,導致濫砍亂伐過度開發的問題屢禁不止,嚴重影響了林業生態的正常發展。此外,在我國目前的林業種植當中,其種植結構也存在問題。低效防護林與經濟林所占比重較大,導致森林質量過低,這樣一來不僅會對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產生影響,同時,也會由于森林結構的問題導致病蟲害幾率增高,影響到森林的健康,導致森林資源的浪費以及利用率較低。
3.2 科學技術利用率低
從目前我國林業的發展情況來看,除了缺乏足夠的重視以外,其中科學技術利用率低也是較為嚴重的問題。在當前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科學技術能夠有效的提高經濟效益,并且為林業產業化和規?;陌l展帶來巨大幫助。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林業的從事人員普遍缺乏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導致許多工作人員在工作當中只能進行簡單的設備操作。這樣一來,即便引進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沒有辦法良好地應用。其次,在林業生態的修復過程當中,工作人員依然采用的是傳統的修復方法,很少能夠使用先進的管理理念以及科學技術來進行林業生態的修復工作,這也會對林業生態的修復以及自然環境的保護工作造成極大阻礙。
3.3 未建立完整的信息化平臺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已經發展到信息社會,目前,信息技術已經被各行各業廣泛地應用,林業也不例外。當前,我國已經搭建了一個較為完善的林業信息管理平臺。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該信息管理平臺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在該系統當中,并沒有形成一個較為完整嚴密的體系,這樣一來就使得信息資源的收集、整合、分析以及利用出現了阻礙。其次,雖然已經有了信息管理平臺,但更多的工作僅停留在信息數據的保存,對于信息的利用率較低。除此之外,我國的林業管理方式還停留在較為初級的階段,與林業產業化和規?;陌l展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最后,由于林區一般處于地理位置較為偏僻的地方,因此無論是交通道路還是信息化的建設都存在困難,導致信息服務系統的搭建出現問題。
4 加快林業修復、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4.1 發揮科學優勢
要想促進當前林業產業更好發展,確保其發展的可持續性,就需要充分發揮科學優勢,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理念,這樣才能將林業資源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出來,在提高當地經濟水平的同時,也能夠幫助林業生態資源進行自我修復和再生。除此之外,還需要不斷調整當地的經濟結構以及經濟發展方式,一定要盡可能減輕因為經濟增長給自然生態環境所帶來的破壞。同時,還需要將當地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逐漸轉化為集約型經濟發展方式,以此來提高科學技術和生態資源的利用率。
4.2 進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要想使得林業生態修復工作能夠有突破性的進展,除了要充分發揮科學優勢,積極引進當下先進的科學技術投入到林業生態修復工作以外,還需要注重的一點就是要將林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和升級,改變當前的利用模式,這樣才能確保林業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從而為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加有效的幫助。而在這個過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林業產業開發過程中,一定要對不同產業之間的聯系以及關系進行深入的調查,并且加以分析,這樣才能確保有效地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在林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推動新型林業產業的建設,新型林業產業需要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基礎,幫助林業生態資源再生,實現林業生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確保林業生態資源的優勢以及產業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幫助當地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使得地方的林業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占據一席之地。當然,除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理念以外,組織架構以及工作人員自身的職業素養也對林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有著巨大作用。因此,一定要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參與到林業產業的發展當中,這樣才能有效地實現林業產業化以及規?;l展,從而促進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
4.3 實現林業生態系統的優化建立
4.3.1 加強林業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
要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那么加強林業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改善當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甚至是干旱洪澇災害的發生。在林業生態產業的發展當中,不僅要實現產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要確保產業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得到實現。而只有達成這三者之間的平衡,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4.3.2 平衡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之間的關系
隨著人類社會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林業生態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平衡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礙。經濟效益的不平衡是因為人類社會對于自然生態資源的粗放型開發方式,使得資源的利用率不高,從而導致經濟效益的增長受到阻礙。而生態效益則是過度的開采以及資源的浪費下,使得自然生態資源遭到極大的破壞,從而引起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在當前要想進一步保護環境,同時還需要確保經濟的發展,那么就必須要平衡林業產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之間的關系,做到對林業生態資源科學、合理地開發,提高林業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這樣才能在經濟水平不斷增長的情況下,讓人類有一個更加良好的生活環境。
4.3.3 充分挖掘林業產業潛在優勢
對于林業產業的發展來說,要想平衡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之間的關系,除了要注意自然生態資源科學合理開發,并且積極引進先進科學技術,提高生態資源的利用率以外,還需要充分挖掘林業產業潛在的優勢,尋找經濟增長的不同方式。不僅能夠從多方面多角度提高林業產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對于幫助林業生態自我修復也有著極大的作用,使得林業生態資源在開發的過程中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自我修復,為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幫助。
5 結語
針對當前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現狀,筆者認為林業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與生態環境保護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要想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就必須要提高林業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因此,在林業產業的開發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優勢,不斷進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還需要實現林業生態系統的優化建立,顯著提高林業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為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巨大幫助。
參考文獻:
[1]葉益民.林業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探究[J].大科技,2016(14).
[2]彭守林,熊育林.對林業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分析[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6(3):141.
[3]盧彩訓,宋秋平.林業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的關系[J].科技視界,2013(27):341.
[4]鄭志向.廈門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探討[J].經濟視野,2014(7):28.
[5]陽光明.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探討[J].種子科技,2016,34(8):21.
[6]潘金志,黃旺生.關于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若干哲學思考[J].林業經濟問題,2013,33(2):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