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莫言的長篇小說《蛙》,描述了在雙重身份下姑姑跌宕起伏的一生,一種是鄉(xiāng)村婦科醫(yī)生,一生中親自接生的嬰兒將近萬名,人稱“活菩薩”、“送子娘娘”;另一種是鐵腕推行計劃生育國策的計生干部,人稱“活閻王”。同時在其中也通過生動的文筆向讀者展示了姑姑生命中的一個又一個愛情悲劇。
關(guān)鍵詞:莫言;《蛙》;姑姑;愛情悲劇
作者簡介:李想(1993-),女,漢族,吉林琿春人,吉林大學(xué)公共外語教育學(xué)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外國語言學(xué)及應(yīng)用語言學(xué)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5-0-02
一、莫言與《蛙》
《蛙》是莫言的代表作,這是他醞釀十余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打造的一部觸及國人靈魂最痛處的長篇力作。《蛙》延續(xù)了他以往作品的小說結(jié)構(gòu)、敘述語言、審美訴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詩般反映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執(zhí)著探索,在整體上達(dá)到了極高的藝術(shù)水準(zhǔn),也是最近幾年中國原創(chuàng)長篇小說中舉足輕重的力作之一。
《蛙》是一部寫實主義小說,它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dāng)年在山東高密東北鄉(xiāng)的艱難推進(jìn)過程。小說的主人公姑姑萬心是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核心人物,她矛盾地?fù)碛兄鴥煞N身份:一種是鄉(xiāng)村婦科醫(yī)生,一生中親自接生的嬰兒將近萬名,人稱“活菩薩”、“送子娘娘”;另一種是鐵腕推行計劃生育國策的計生干部,人稱“活閻王”。雖然是矛盾的兩種身份,但姑姑卻必須做到統(tǒng)一,因此她的一生都可以說是生活在無法逃脫的極度矛盾和悲劇之中。同時莫言也在犀利而又客觀冷靜的書寫著高密東北鄉(xiāng)無數(shù)人內(nèi)心深處的極致痛苦。
二、姑姑的愛情悲劇
在感情方面,找到一個如意郎君,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幾乎是每個女人夢寐以求的事情。誰人不想找到一個終生依靠,即使是對于姑姑這種有一些強悍的女人來說,也會懷有一顆溫柔似水的女人心。但是命運就是如此的不公平,對于其他女人來說很輕而易舉的事情,在姑姑的一生中,卻成了大難事,傳說中浪漫而又甜蜜的愛情似乎與她總是無緣。藝術(shù)中的愛情悲劇在姑姑的一生中不斷的出現(xiàn)。莫言用四部書信小說和一部九幕話劇來呈現(xiàn)了姑姑一生的跌宕起伏。姑姑的一生中有四個男人,無論是叛離國家和愛情的飛行員王小倜,是為自保而卑鄙誣陷姑姑的縣委書記楊林,是對姑姑一片癡心似瘋不瘋的秦河,還是用泥娃娃幫助姑姑贖罪懺悔的丈夫郝大手,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姑姑愛情悲劇中的重要角色,每一個人都在姑姑的生命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王小倜——苦澀的初戀
王小倜是國家用黃金打造的飛行員,在那個年代可是鄉(xiāng)親們眼中的大人物。他與姑姑可謂是天作之合。但就在大家都為姑姑高興,為家里有了一位飛行員而覺得臉上有光的時候,王小倜叛逃臺灣給了所有人當(dāng)頭一棒,使姑姑從山峰跌落到了谷底。“我”給姑姑帶去的宣揚王小倜背叛后的得意嘉獎和神仙眷侶的反動傳單更是將姑姑推向了萬丈深淵。這一段感情對于姑姑來說無疑是苦澀而又痛苦的,姑姑對愛情的一顆赤誠的紅心徹底破碎了。因為王小倜的叛變,姑姑只能通過割腕自殺和使用堅決而又決絕的方式去推行計劃生育國策,才能自證清白、戴罪立功。“我恨王小倜!我生是黨的人,死是黨的鬼!”是姑姑心中的吶喊聲。
(二)楊林——痛苦的往事
楊林是人們眼中像神一樣高不可攀、是吃國庫糧、工資高達(dá)一百多元的高級干部縣委書記。姑姑對他的感情與對王小倜是截然不同的。對王小倜,姑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愛,但是對楊林卻是一絲愛意都沒有。但為什么姑姑愿意嫁給這樣一個大腹便便、滿嘴蒜味兒的男人?只能說是當(dāng)時社會風(fēng)氣的作用。姑姑雖為“根紅苗正”的紅色后代,但是在經(jīng)歷了王小倜的叛逃,強行推進(jìn)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遭到百姓們的白眼和排斥之后,姑姑別無選擇。一般的男人誰敢娶一個姑姑這樣的女人?誰又能配得上姑姑這樣的女人?唯有楊林這種握有實權(quán)、能幫助整個家族和姑姑的所謂領(lǐng)導(dǎo),才是姑姑的不二選擇。也正是這樣的情況,才促使姑姑的愛情悲劇再次上演。
(三)秦河——堅實的守護(hù)者
秦河的初登場便令人印象深刻,“……留著大分頭、穿著藍(lán)華達(dá)呢學(xué)生制服、口袋里插著一支博士牌鋼筆、一支新華牌雙色圓珠筆……他口才極好,滿口普通話……”乍一觀察秦河的這一身打扮和談吐,還會以為他是一個可尊可敬的知識分子,可作者總是給我們意外。之后這個人的所作所為,大有一些瘋子的意味。他本是公社黨委書記秦山的親弟弟,本來擁有著幸福生活的條件。卻因為癡戀姑姑追求不得而變得時而清醒、時而瘋癲。而他在成為了姑姑的助手,也就是工作船的專職駕駛員之后,便一直追隨著姑姑。看著姑姑在追捕超生婦女耿秀蓮的過程中被人打傷,他噴出的一口鮮血和英勇上前幫助姑姑的行為,都說明了他對姑姑的愛之深。
對于姑姑來說,秦河只是他身邊的助手,所謂的“弟弟”。對于刺激秦河的郝大手只是進(jìn)行了勸誡,而并沒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手段去保護(hù)秦河。可以看得出來,姑姑對秦河是自私而又冷漠的。面對一個因自己而瘋癲的男人,姑姑沒有一絲心動,給予他更多的是一種忽視。對于秦河來說,這一輩子愛上了姑姑是他命中的劫數(shù),他注定要悲慘的度過余生。對于姑姑來說秦河對他的感情何嘗不是一種負(fù)擔(dān),是一種讓人有些喘不過氣的負(fù)擔(dān)。姑姑并非鐵石心腸,雖然有時行事確實讓人覺得有些強硬,但是在經(jīng)歷了王小倜的背叛,楊林的誣陷之后,姑姑豈敢輕易的相信愛情,更何況是這樣一個有些瘋癲的男人。在他面前姑姑的心門是關(guān)閉著的,這難道不是又一個沒有開頭和結(jié)局的愛情悲劇嗎?
(四)郝大手——最終的伴侶
或許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想到姑姑的最終歸宿竟然是小說中的一個看似無關(guān)緊要實則非常重要的人物——民間工藝大師郝大手。在高密東北鄉(xiāng)人的眼中他如神一般,他捏的泥娃娃每一個都是不同的模樣,絕對沒有重復(fù)。他賣泥娃娃時眼含淚水的不舍更加神化了這位非一般的大師。可以看得出,郝大手不僅僅是泥塑藝人,他更多的是生命的頂禮膜拜者。作者把他的泥娃娃與神秘的生命、生殖聯(lián)系在了一起,使得他更像是一個神。也正是因為像神一樣的他,姑姑的靈魂和精神才得到了自我救贖。
小說的第四部,實質(zhì)上是姑姑的贖罪歷程。一向膽大包天的姑姑,最害怕的竟然是青蛙。在第四部中呈現(xiàn)了姑姑與青蛙的對峙,描寫了姑姑在喝酒之后獨自一人在洼地里聽到了此起彼伏的青蛙叫聲,在姑姑耳朵聽來,簡直就和新生兒的哭聲如出一轍。本來對于婦產(chǎn)醫(yī)生的姑姑來說最喜歡的就應(yīng)該是孩子的哭聲,可是那一天的蛙叫聲有一種怨恨和委屈,使得姑姑以為是被她打掉的嬰兒在對她哭訴。在驚恐和混亂中,姑姑赤身裸體的與郝大手相逢,對于姑姑這種堅強、獨立的女人而言,這樣的見面無疑是十分狼狽和不堪的。作者用很大的篇幅去描寫了這個場景,也正是這次見面促成了姑姑與郝大手的結(jié)合,冥冥之中,姑姑找到了自己的贖罪之路,也劃分了姑姑的前半生與后半生,使得心生畏懼的姑姑從一個純粹的唯物主義者逐漸走向了一個認(rèn)為自己罪大惡極的唯心主義者。
姑姑的贖罪歷程離不開郝大手的泥娃娃。姑姑讓郝大手把她引流掉的孩子都捏成泥娃娃,想象著他們再去投胎降生,用這種封建而又迷信的方法去彌補自己心中的愧疚,以此來贖罪。
同樣姑姑對于郝大手實際上也是沒有感情的。但是為什么姑姑不選擇同樣是“民間工藝大師”的秦河,追其根本還是因為姑姑想要贖罪的心理。郝大手是神一樣的大師,他捏出的泥娃娃才能真正地達(dá)到姑姑的要求,去完成姑姑的自我救贖。一個女人最終嫁給了沒有任何感情的男人,他只是自我救贖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工具”,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悲哀。姑姑終其一生都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愛人,她將自己的后半生都撲在了贖罪上,對于姑姑來說這是她人生中的另一個讓人扼腕嘆息的愛情悲劇,從作者的描述中便可看出,對姑姑嫁給郝大手,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絲失望與遺憾。同樣這一出悲劇的主角并不只有姑姑,郝大手何嘗不是悲哀的,或許他對姑姑是有一些真愛的,但是卻換不回姑姑的真心相愛。
三、遠(yuǎn)未終了的悲劇
姑姑的一生愛情悲劇雖不像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愛情故事那樣可以流傳千古,但是姑姑這一生坎坷的經(jīng)歷是獨一無二的,是他人所不能及的。
為了工作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的姑姑,同時也是為了事業(yè)無視生命、殘暴不仁的劊子手姑姑。這樣擁有雙重矛盾身份的姑姑早已經(jīng)失去了生命最初的靈動,是靈魂空疏的玩偶,是前男友王小倜所說的“紅色木頭”。像姑姑這樣極端的行為背后必有其極端壓抑的部分。姑姑強硬手段的背后隱現(xiàn)著她作為未婚老女人因戀愛失敗,自己沒有生育而產(chǎn)生的對其他生育女人本能的嫉妒心理。同時,這也是她急于與王小倜這個革命叛徒劃清界限,證明自己政治清白,以顯示自己純粹政治信仰的體現(xiàn)。作者為姑姑尋找出路——嫁給郝大手,或許是姑姑唯一的一條路,與郝大手一起捏泥娃娃“贖罪”。姑姑年輕時候不畏報應(yīng),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但步入晚年,她卻被青蛙嚇得魂不附體。那些被她扼殺的生命幻化成青蛙向她復(fù)仇,使其時時夢魘,背負(fù)沉重的心靈枷鎖,靈魂得不到片刻安寧。
在姑姑的心里她自己也會這樣想:一生的感情經(jīng)歷如此的波折,到最后也沒有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就是因為她自己的罪惡。所以她才會走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她珍視并且敬畏生命,強行把超生婦女拉去人工流產(chǎn)的做法雖然是她在實行,但同時她的內(nèi)心也遭受著痛苦的折磨和煎熬。在小說的結(jié)尾部分以“劇中劇”的方式描述了姑姑的再生:姑姑把繩子套在脖子上,然后被蝌蚪救起來,這樣姑姑認(rèn)為在完成了生的折磨和死的痛苦之后,她徹底地實現(xiàn)了再生。因為她始終堅信“一個有罪的人不能也沒權(quán)利去死,她必須活著,經(jīng)受折磨,煎熬,像煎魚一樣翻來覆去地煎,像熬藥一樣咕嘟咕嘟地熬,用這樣的方式來贖自己的罪,罪贖完了,才能一身輕松地去死”但說實話,這畢竟是一條不歸路,贖罪的盡頭在哪兒誰也說不清,這就注定了姑姑不只是在愛情方面,是她的一生都處在悲劇之中。
四、結(jié)語
盡管莫言的作品總是在一些方面得到不斷的爭議,但對待文學(xué)作品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有一點是不可否認(rèn)的,莫言以他善于制造矛盾,善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長處,為讀者展現(xiàn)了姑姑這個給人以沖擊力和極強震撼的人物,讓讀者通過文字去感受姑姑的跌宕一生,去經(jīng)歷一次姑姑的愛情悲劇。
參考文獻(xiàn):
[1]莫言. 蛙[M].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12.
[2]叢新強. 人,在歷史與倫理的漩渦中——論莫言的長篇小說《蛙》[J]. 時代文學(xué), 2012 (9).
[3]王達(dá)敏. 《蛙》的懺悔意識與倫理悖論[J]. 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研究叢刊, 2016 (4).
[4]李鵬科. 傳統(tǒng)、個體與人性——淺讀莫言小說《蛙》[J]. 文學(xué)研究, 2013 (3).
[5]何華. 莫言力作《蛙》中姑姑的性格特征分析[J]. 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 201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