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分析大連市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基礎上,總結出大連市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中還存在以下問題:企業多處于傳統產業中低端,國際競爭力差;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跨國金融風險防范能力嚴重不足。提出對策建議:抓住金普新區建設發展契機,努力推進產業升級和國際化戰略,充分利用“政銀企”對接平臺,及時獲取國際合作信息,借力“互聯網+”戰略,推進企業跨境電商經營,政府加大對大連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支持。
[關鍵詞]金普新區;中小企業;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1-0117-03
[作者簡介]劉釗(1976-),男,漢族,遼寧大連人,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
[基金項目]遼寧對外經貿學院2014年校級創新團隊項目“金普新區中小外貿企業發展戰略研究”支持計劃資助成果(項目編號:2014XJTD01)。一、大連金普新區建設概況
2014年6月國務院同意設立大連金普新區,金普新區成為我國第十個國家級新區。根據《大連金普新區總體方案》,金普新區將在對外開放層次、提升競爭力、利用外資水平、引進海外人才技術、企業國際化發展等方面加大改革和建設力度。
在對外開放層次方面,金普新區將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充分利用與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地緣優勢,創新對外開放模式,進一步拓寬對外開放領域。
在競爭力提升方面,金普新區將進一步優化對外貿易結構,不斷加快加工貿易產業轉型,大力推進服務貿易發展,努力提高對外貿易的質量效益及綜合競爭力,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
在利用外資水平方面,金普新區將努力提高外資的利用水平,努力引導和推動外資更多地投向先進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
在海外人才技術引進方面,金普新區將加大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的力度,鼓勵和引導外資企業在金普新區設立研發中心和區域總部,積極融入東北亞和全球創新體系。
在企業國際化發展方面,金普新區將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國際資源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努力提高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
金普新區的建設為大連企業尤其是大連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在大連全力推動金普新區建設的背景下,中小企業應抓住新區建設機遇,進一步推動企業國際化大發展。
二、大連中小企業行業分布及發展狀況
大連市中小企業局公布數據顯示,大連市現共有中小型企業219萬戶,占企業總數的99%以上,這些中小型企業主要分布在以下六個行業:
一是消費類產品制造業。這些消費類產品制造業的中小型企業大多是以都市型工業為主要特征,如:服裝加工業、醫藥生產業、旅游工藝品生產業、食品制造業等。
二是機械制造業。這些機械制造業的中小型企業大多是以為相關大企業生產配套產品為主要業務特征。
三是流通及服務業。這些流通及服務業的中小型企業大多是以市民為主要服務對象企業。
四是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這些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的中小型企業大多是以精細化工、農藥以及日用化工品為主營業務的企業。
五是建筑及建材制造業。這些建筑及建材制造業的中小型企業大多是以城市建設為主的企業。
六是電子器件及軟件制造業。這些電子器件及軟件制造業的中小型企業大多是以高新技術為主要特征的企業。
2015年大連市GDP為7731億元,進出口總額為34764億元,其中,中小企業經營對兩項指標的貢獻率達65%,中小企業已成為大連市經濟貿易發展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組成部分。大連中小企業雖然數量眾多、行業分布廣,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時也面臨規模小、產品中低端、產能過剩等諸多問題。
三、大連市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大連市中小企業多處于傳統產業鏈中低端,國際競爭力差
據不完全統計,90%左右大連市中小企業處于服裝、醫藥、旅游工藝品和食品制造業等傳統產業領域,并且處于這些傳統產業鏈的中低端,大多存在高耗低效、產能過剩以及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企業整體盈利能力相對較弱,企業轉變經營方式以及調整產業結構十分困難。同時,由于這類中小企業發展階段的局限性,面臨著在人才、信息、技術、資金等方面要素獲取能力的嚴重不足,在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國際化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市場拓展以及國際競爭等方面的諸多挑戰。
(二)信息嚴重不對稱制約大連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
中小企業大多規模小,信息獲取能力差。一方面,國內有對外合作需求意向的中小企業,由于對國外市場環境不夠了解以及對國外交易對手不夠信任等原因,很難及時、全面地獲得境外市場的合作信息;另一方面,國外對國內有合作需求意向的中小企業,由于溝通渠道不夠暢通以及對國內政策不了解,也很難找到比較合適的合作對象。因此,國際信息不對稱是制約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融資難題是制約大連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主要因素
眾所周知,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究其原因在于市場與技術的錯配。國外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一般具有先進的生產技術、產品質量和管理經驗,但市場相對飽和;而國內市場雖然廣闊,但中小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以及經營管理能力相對落后,有些中小企業還存在“高污染、高能耗”問題。就大連中小企業而言,普遍資產質量不高,盈利能力差。這使得金融機構融資服務意愿比較低,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
(四)大連中小企業跨國金融風險防范能力嚴重不足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雖然很多中小企業都在積極參與并穩步推進國際化發展,但大部分中小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都歷經重重考驗。中小企業國際化往往面臨著經濟風險、政治風險、法律風險、財務風險等一系列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中小企業在跨國經營時對匯率管理駕馭能力偏弱,導致跨國經營金融風險大增。同時,大連中小企業多為民營實體企業,受匯兌風險、勞動力成本、要素驅動等因素影響較大,遇到諸如跨國金融風險挑戰時難以應對。
四、金普新區建設背景下大連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對策建議
(一)抓住金普新區建設發展契機,努力推進產業升級和國際化發展戰略
傳統行業中小企業應當緊跟大連市企業轉型及產業升級步伐,尤其是抓住金普新區建設的政策機遇,努力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中小企業應積極建立技術創新體系,通過自主創新、引進技術、共同開發合作等方式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開發能力、工藝包裝水平等。尤其是有條件的中小企業要積極制定與金普新區相適應的生產經營戰略,穩步推進企業國際化發展。
(二)充分利用“政銀企”對接平臺,及時獲取國際合作信息
國際信息不對稱是制約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此,工信部搭建了“政銀企”對接網絡平臺。該平臺主要提供產業信息、在線金融等服務,提高對接效率,方便有需求的中小企業在線提交跨境撮合意向和相關信息,參加跨境撮合活動。同時,工信部聯合中國銀行以及相關機構對高端制造業、生物醫藥業、節能環保業、信息技術業、現代服務業、海洋產業等重點行業的中小企業開展跨境專題撮合,積極引入國外的先進技術及優質資產。大連中小企業應密切關注“政銀企”對接網絡平臺,積極參與跨境專題撮合,尤其是針對國家新區、自貿區等地區差別化的跨境專題撮合。有條件的大連中小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及時掌握跨境專題撮合的最新信息,為自身國際化戰略推進創造更多合作機會。
(三)借力“互聯網+”戰略,推進企業跨境電商經營
2015年上半年,“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1月,大連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標志著大連對外貿易步入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道路。大連中小企業應抓住國家“互聯網+”發展戰略和大連跨境電商大發展的新機遇,積極推進企業跨境電商經營戰略。中小企業除了參加展銷會等方式之外,還應通過跨境電子商務來尋找國外資源和開發國際合作業務。尤其是在金普新區建立后,跨境電子商務必將成為推動大連外貿產業發展的主力軍。中小企業實施“互聯網+”轉型和跨境電商經營必將成為推進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助推器。
(四)政府加大對大連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支持
為了促進大連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大連政府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積極落實工信部《促進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年)》的相關要求,切實推進大連中小企業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以及供給側改革中,不斷創新及完善投資機制和融資機制,積極解決大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實際問題,大力支持大連中小企業合理利用全球要素,提升跨國經營風險防范能力,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二是借助金普新區建設,加大對中小企業投融資、并購合作等的支持力度,推進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進程。三是在落實國家新興產業政策中,對生物醫藥、國際產能合作、“中國制造2025”、高端制造、“互聯網+”行動計劃、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中小企業予以適度傾斜,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提升中小企業技術、品牌、營銷、服務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陸泊帆,蘇英.煙臺地區中小企業融資SWOT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6(9).
[2]國研網宏觀經濟研究部.促進中小企業國際化的方向與舉措[R]國研網,2016.
(責任編輯:張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