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理財家:唐煜杰
興趣愛好:我的愛好十分廣泛,喜歡書法、看書、打籃球、玩魔方……在軟筆書法、奧數、科技等比賽中我均有著不俗的表現。
理財之道:學好數學,才能精打細算,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小金庫”,也可以幫助爸爸媽媽解決一些理財問題。
中午的時候,我聽見爸爸媽媽在討論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好奇的我便湊過去聽了聽。爸爸告訴媽媽:“我這個月的個人所得稅扣得可多了!”媽媽連忙問:“為什么呀?”“因為這個月公司把獎金和工資一起發了。”爸爸回答。
我聽到這兒連忙問:“爸爸,那你這個月拿到多少錢呀?”爸爸看著我神秘地笑一笑:“你們最近不是在學這方面的內容嗎?我一共繳納了1212元的個人所得稅,你幫我算算我拿到多少錢?”被爸爸這么一問,我頓時來了興趣,馬上對爸爸做了個OK的手勢。
回想起課上老師說過的個稅分段計算方法(如右表),如果爸爸拿到的錢超過3500元的那部分共有9000元的話,那么爸爸就要先繳納1500×3%=45(元),再繳納(4500-1500)×10%=300(元),最后繳納(9000-4500)×20%=900(元),總共要繳納45+300+900=1245(元)。可現在爸爸只繳納了1212元,比1245元少了。所以我可以確定爸爸需要繳納稅款的那部分錢不超過9000元,那么第三段需要繳納的稅款是1212-300-45=867(元),所以第三段需要繳納稅款的那部分錢是867÷20%=4335(元),最后只要把三段需要繳納稅款的錢和不需要繳納稅款的3500元合起來,就是爸爸這個月的收入了。爸爸這個月的收入是1500+3000+4335+3500=12335(元)。
爸爸聽了我的分析后,輕輕撫摸著我的頭,說:“不錯,不愧是你們班的數學王子!”
226100江蘇省海門市海南小學六(2)班
指導老師 孫 莉
溫馨提示:當收入超過3500元時,我們就需要繳稅了喲!換句話說,3500元是個稅的免征額。超過免征額的部分,要分段按其對應的稅率繳納相應的稅額。
稅收你知多少
稅收是國家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
稅收大家庭——消費稅、增值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其他稅種。
稅收來自——廣大納稅人。納稅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企業。
稅收用于——發展國防事業,保障國家安全。
支持內政外交,服務政府運轉。
投資基礎建設,強化公共服務。
著力改善民生,保障公民福利。
我是小小稅務官
學習了稅收知識后,你不妨試著當一回小小稅務官,根據阿姨們的收入情況,算算她們應該繳納多少稅吧!
1.王阿姨的月收入是3000元,她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元。
2.李阿姨的月收入是3600元,她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元。
3.丁阿姨的月收入是5100元,她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元。
親愛的小讀者們,納稅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我們可不能偷稅漏稅喲!同時,我們也要提醒身邊的大人按時依法納稅。還想了解更多稅收知識,掃封面二維碼與小編連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