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芳
(南樂縣人民醫院,河南 濮陽 457400)
心理干預對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
王月芳
(南樂縣人民醫院,河南 濮陽 457400)
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對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入組80例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0例僅進行常規治療和護理,觀察組40例在對照組處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同時用SDS、SAS量表評價2組處理前后的焦慮、抑郁狀況,用QOL量表評價生活質量。結果 處理前,2組SDS、SAS、QOL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處理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觀察組QO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給予積極的心理干預能夠減輕其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改善其生活質量。
局部晚期宮頸癌;心理干預;焦慮;抑郁;生活質量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一旦患病大多需要進行根治性切除手術,切除子宮,嚴重者甚至要切除周圍部分組織和清掃相應部位的淋巴結,這不但對患者造成了身體上的傷害,使女性喪失的其特有的器官,而且會因此造成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況,從而導致其不配合治療,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這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后期的康復速度和質量[1-2]。因此,如何改善這部分患者的心理狀態,使其更好配合治療,從而使治療達到最后效果,已經成為了臨床醫護工作者非常關注的一個難題。本研究為提高這類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其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采取了給予心理干預的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南樂縣人民醫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經病理學證實的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76例,年齡27~63(47.6±8.8)歲;Ⅰb期13例,Ⅱa期45例,Ⅱb期22例;鱗癌53例,腺癌27例;婚姻狀況:已婚69例,未婚11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5例,中學25例,大學40例。80例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根據處理因素分為2組,每組40例,2組患者的年齡、臨床分期、病理類型、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術前處理方法 對照組40例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觀察組40例在對照組處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干預。心理干預:1)積極做好患者及家屬的護理宣教工作。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首先應當與醫生溝通,盡可能詳細了解患者目前宮頸癌的病情,包括影像學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查、婦科檢查等相關檢查的具體結果,以便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目前其所患疾病的臨床特征、治療原則及方案、治療相關并發癥及不良反應、預后情況等,通過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以評估應當告知患者的病情細節,根據其心理承受能力做到適當的隱瞞,以免使患者出現不必要的恐慌和抗拒治療等負性情緒[3-4];2)利用自己掌握的宮頸癌相關知識,包括其發病原因、疾病特點、病理分型、治療方案、預后等,使患者及家屬能夠對自身的病情有個基本的了解,避免患者因無知而產生不必要的恐慌;3)心理干預配合臨床治療同時進行,積極配合醫生,做好相應的護理及患者的情緒安撫工作,增加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康復信心等;4)積極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組織類似患者進行現身說法,增強患者的自信心,提高其對抗病魔的信心,選擇溝通能力強、語言表達能力強、心態良好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增強患者對抗病魔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2]評估局焦慮和抑郁狀況,用中國癌癥病人生活質量調查問卷(QOL)[3]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然后對2組所得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2.1 2組負性情緒比較 處理前,2組SDS、SA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處理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2組SDS、SAS評分比較 分
注:處理前,2組SDS、SAS評分比較,P均>0.05;處理后,2組SDS、SAS評分比較,P均<0.05
2.2 2組生活質量比較 處理前,2組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處理后,觀察組QO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QOL評分比較 分
注:處理前,2組QOL評分比較,P>0.05;處理后,2組QOL評分比較,P<0.05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其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影響了廣大女性的生命健康安全。宮頸癌不但對患者造成了身體上的傷害,使女性喪失的其特有的器官,而且會因此造成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況,這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后期的康復速度和質量[1-2]。如何改善這部分患者的心理狀態,使其更好配合治療,從而使治療達到最后效果是目前需要關注的熱點。為減輕患者因宮頸癌后續治療帶來的傷害,醫護人員應當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在治病救人的同時,減輕精神上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5]。為了探討心理干預對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我們收集整理了部分臨床資料,并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處理前,2組SDS、SAS、QOL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處理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觀察組QO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提示,對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而言,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況,減輕其焦慮、抑郁狀況,提高其生活質量。
[1]郭愛琴,鈕冬.循證護理對宮頸癌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6,17(11):1265-1267.
[2]侯森梅.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患者心理狀態及生存質量的影響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12):1669-1670.
[3]勞麗芳,黃秀鳳,許倩茹,等.宮頸癌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研究[J].護理研究,2007,21(2):140-141.
[4]曹娜.舒適化護理在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其對患者生存質量與心理狀態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36):164-165.
[5]王光亮.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合并負性情緒的臨床分析[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5,28(4):337-338.
王月芳(1973-),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腫瘤臨床護理工作。E-mail:wangyuefang@163.com
10.3969/j.issn.1673-5412.2017.01.027
R730.6;R473.73
B
1673-5412(2017)01-0084-02
201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