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琦
不穩定型心絞痛主要因動脈粥樣斑塊糜爛或破裂并發血栓形成、微血管栓塞、血管收縮引發的急性或者亞急性心肌供血明顯減少誘發[1]。患病后, 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產生嚴重影響。因此, 加強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治療方式深入研究具有重要價值。本次主要探討曲美他嗪聯合復方丹參滴丸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治療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受治療的90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診斷標準[2]。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50例)。對照組男25例, 女15例;年齡最小60歲, 最大90歲, 平均年齡(68.4±2.5)歲;病程2~13年, 平均病程(8.6±1.3)年。觀察組男28例, 女22例;年齡最小60歲, 最大88歲, 平均年齡(68.9±2.1)歲;病程3~15年, 平均病程(8.9±1.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低分子肝素鈉、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片(消心痛)、β受體阻滯劑、阿司匹林腸溶片、鈣通道阻滯劑等常規治療心絞痛藥物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服用復方丹參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10950111)10粒/次, 3次/d, 曲美他嗪(北京萬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065167)20 mg/次, 3次/d。服藥治療時間均為1個療程, 30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估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心絞痛療效、心電圖改善效果, 同時對比分析兩組心血管事件。①心絞痛改善療效評估標準:顯效:治療后, 患者靜息心電圖缺血性ST段完全恢復正常, 同時, 與治療前比較, 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程度>80%, 或者無發作;有效:治療后, 患者靜息心電圖缺血性ST段恢復為0.05~0.10 mV, 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程度為50%~80%;無效:治療后, 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程度<50%, 其持續時間有所延長。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心電圖改善效果評估標準:顯效:治療后, 患者靜息心電圖ST段以及T波均完全恢復正常;有效:與治療前比較, 患者心電圖缺血性下降ST段回升>1.0 mV, 但是并未達到正常水平, 或者主要導聯倒置T波變淺的程度>50%,或者T波從平坦改變為直立;無效:治療后, 患者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均未能達到任何標準[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電圖改善效果比較 觀察組心電圖改善總有效率為96.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 兩組心絞痛改善效果比較 觀察組心絞痛改善總有效率為92.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1 兩組心電圖改善效果比較[n(%), %]

表2 兩組心絞痛改善效果比較[n(%), %]
2.3 兩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中1例心絞痛復發, 1例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為4.0%(2/50);對照組中4例心絞痛復發, 3例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為17.5%(7/40)。觀察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不穩定型心絞痛為一種介于穩定型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一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在中醫學中, 不穩定型心絞痛被歸納于“胸痹”、“心痛”等范疇, 發病機制主要表現為心氣虛損、功能逐漸減退, 無力推動, 導致心血瘀阻[4-6]。因此, 從中醫學角度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通常遵循理氣補虛、活血化瘀等原則。
復方丹參滴丸的中藥成分主要為三七、丹參、冰片, 具有良好活血化瘀以及促進冠狀動脈血管擴張功效, 可促進心臟供血得到有效增加, 使機體微循環得到良好改善。在現代藥理學中, 諸多研究結果均已證實, 患者使用復方丹參滴丸進行治療, 能夠發揮良好抗心肌缺血作用, 同時可對血小板凝聚產生有效抑制, 可降血脂、抗血栓等諸多作用[7-9]。曲美他嗪為通過對線粒體長鏈3-酮酰基輔酶A硫解酶產生有效抑制作用, 促進心肌能量代謝得到有效改善的一種藥物。王覺[10]研究顯示, 聯合應用曲美他嗪和復方丹參滴丸兩種藥物對不穩定型心絞痛進行治療后, 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程度更加顯著。
本次研究中, 應用復方丹參滴丸聯合曲美他嗪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后, 患者心電圖改善總有效率、心絞痛改善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僅接受常規西藥治療的對照組, 同時, 觀察組患者心絞痛復發、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曲美他嗪聯合復方丹參滴丸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療效確切, 值得臨床推廣。
[1] 胡鳳英.復方丹參滴丸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伴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6, 9(3):87-88.
[2] 郭素貞.復方丹參滴丸聯合阿司匹林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效果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14):251-252.
[3] 陳盈文, 胡允兆, 黎文生, 等.復方丹參滴丸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血清BNP、hs-CRP和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中國當代醫藥, 2014, 19(36):608-609.
[4] 王澤榮.復方丹參滴丸聯合曲美他嗪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構的抑制作用探討.中醫臨床研究, 2015, 1(16):207-208.
[5] 李海玲.復方丹參滴丸聯合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31):27-28.
[6] 劉澤金, 湯玲華.復方丹參滴丸聯合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觀察.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6):21-24.
[7] 劉紅偉.復方丹參滴丸聯合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4, 9(3):224-225.
[8] 韓朝欣.復方丹參滴丸聯合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4):24-25.
[9] 劉樹山.復方丹參滴丸聯合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觀察.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4,14(28):22-23.
[10] 王覺.復方丹參滴丸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及其對血清C反應蛋白的影響.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4, 4(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