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舒倩 黎葵金 彭素姜
宮頸癌是我國婦科疾病發(fā)病率排行首位的女性惡性腫瘤疾病, 且近幾年來, 該疾病的發(fā)病率逐漸趨于年輕化。該疾病發(fā)病原因較復雜, 病理特點相對較多[1]。在臨床上對于宮頸癌多采用手術+放化療進行治療, 可以有效改善疾病癥狀,由于患者缺乏對手術及放化療知識的了解, 在手術切除治療的過程中, 常存在緊張、焦慮不安及恐懼等負面情緒, 且放化療后會產生較多的并發(fā)癥情況, 加重了患者的應激情緒,嚴重影響了疾病的康復[2]。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6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宮頸癌同步放化療患者86例, 采用隨機信封法分為基礎組和試驗組。各43例。基礎組患者年齡24~55歲, 平均年齡(39.5±5.2)歲;試驗組患者年齡23~54歲, 平均年齡(38.5±5.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及納入標準 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他精神、智力溝通以及意識障礙等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有嚴重的肝、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納入標準:①患者的局部表現(xiàn)為下腹部、會陰部等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②經陰道檢查后顯示存在宮頸充血嚴重, 甚至宮頸糜爛及肥大等現(xiàn)象, 經陰道分泌物檢查及病理活檢存在癌細胞[3]。
1.3 護理方法 基礎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 如了解病情, 進行各項功能檢測以及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等。試驗組給予護理干預措施, 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3.1 健康知識指導 首先要對每一位宮頸癌患者的基本病情狀況進行綜合評估, 并對患者及其家屬說明其病情的嚴重程度, 對患者可以適當?shù)倪M行隱瞞, 同時還要講述相關疾病的知識, 包括放化療藥物治療的目的、治療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等。并對患者治療后的生活、飲食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導, 宮頸癌晚期患者身體體質本身較虛弱, 還要及時的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及高維生素的飲食, 且清淡不油膩, 易消化, 禁食辛辣刺激及生冷的食物, 避免發(fā)生感染[4]。
1.3.2 心理疏導及情感支持 患者在進行化療前, 由于對其疾病及治療方式的認識和了解不夠, 且還要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病痛的折磨以及對疾病導致死亡的恐懼, 可能會產生緊張、焦慮不安、絕望等負面情緒, 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每一位患者的情緒變化, 針對不同的情緒變化, 制定合理的疏導計劃, 并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關愛、支持和鼓勵, 及時與患者溝通交流, 不斷的拉近護患間的距離, 建立信任。同時指導患者多聽音樂、看書, 或進行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可以分散或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 不經意間逐漸緩解了疼痛, 改善負面情緒, 也可以組織同病房治療效果較佳的患者與負面情緒較多的患者多交流溝通, 調整好心態(tài), 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 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療。
1.4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疼痛情況及生活質量情況。焦慮情況評定采用SAS評分標準:輕:50~59分, 中:60~69分, 重:≥70分。抑郁情況評定采用SDS評分標準:≥50分:存在抑郁現(xiàn)象。生活質量情況評定采用ADL量表評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情況比較 護理后, 試驗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1.26±4.21)分、SDS評分為(42.16±5.21)分,均低于基礎組的(56.48±4.12)、(54.47±5.24)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情況比較 護理前, 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均較本組護理前降低, 且試驗組患者的疼痛評分低于基礎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情況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情況比較(±s, 分)
注:與基礎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SAS評分 SDS評分基礎組 43 56.48±4.12 54.47±5.24試驗組 43 41.26±4.21a 42.16±5.21a t 16.943 10.924 P<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情況比較( ±s, 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情況比較( ±s, 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 aP<0.05;與基礎組護理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前 護理后試驗組 43 83.71±12.54 35.64±10.29ab基礎組 43 84.28±12.42 52.47±11.33a t 0.212 7.211 P>0.05 <0.05
2.3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情況比較 護理后, 試驗組患者的ADL評分為(68.51±6.47)分, 高于基礎組的(45.26±6.25)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16.948,P<0.05)。
宮頸癌屬于女性較嚴重的惡性腫瘤疾病, 其發(fā)病率逐年升高, 且逐漸趨于年輕化, 位于女性生殖器官腫瘤發(fā)病率之首[5]。誘發(fā)宮頸癌發(fā)病的因素至今尚未明確, 根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顯示, 主要包括過早經歷性生活、早婚、早育、性生活紊亂、妊娠次數(shù)多、種族和地理環(huán)境等。該疾病發(fā)病后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有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陰道粘液異常增多, 且呈白色或血性, 帶有一定的腥臭味[6-8]。宮頸癌的病理類型較多,其中主要以原位癌和鱗癌的發(fā)病率較高, 在發(fā)病晚期, 會出現(xiàn)盆腔淋巴轉移, 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9]。
宮頸癌多采用化療+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且治療費用較高, 病程較長, 巨大的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 會使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及絕望等應激情緒, 嚴重影響了患者預后康復[10-12]。因此, 要在臨床治療中輔助給予干預措施,對緩解疼痛、提高預后效果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研究中, 主要實施護理干預措施, 貫徹“以患者為核心”的主動服務理念, 護理人員要及時評估每一位患者的心理問題, 并給予健康心理疏導, 來緩解患者焦慮、絕望等負面情緒;同時還要指導患者均衡營養(yǎng)飲食, 清淡不油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來增強患者體質, 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并指導患者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注意勞逸結合, 還要通過指導患者聽音樂、看書來分散或轉移患者的注意力, 多與患者溝通交流, 調整患者心態(tài), 提高治療疾病的信心。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后, 試驗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1.26±4.21)分、SDS評分為(42.16±5.21)分, 均低于基礎組的(56.48±4.12)、(54.47±5.24)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護理前, 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均較本組護理前降低, 且試驗組患者的疼痛評分低于基礎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護理后, 試驗組患者的ADL評分為(68.51±6.47)分, 高于基礎組的(45.26±6.25)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16.948,P<0.05)。
綜上所述, 宮頸癌同步放化療患者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后,改善了患者的負性情緒, 緩解了患者疼痛,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 謝向紅.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新輔助化療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3, 20(23):132-133.
[2] 寧寧.綜合性護理干預對宮頸癌術后同步放化療患者的影響.特別健康(下), 2014, 15(1):111.
[3] 毛蕊, 王春蘭, 吳明富.家庭護理干預對宮頸癌化療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3, 10(33):126-128.
[4] 袁梁.綜合性護理干預在同步放化療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當代醫(yī)學, 2016, 22(5):113-114.
[5] 蘇淑麗.護理干預對宮頸癌同步放化療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09, 30(11):1289-1291.
[6] 庫麗帕西·賽克爾, 沙阿代提·斯馬義.護理干預對宮頸癌同步放化療患者負性情緒的作用探討.現(xiàn)代婦女(醫(yī)學前沿),2014(12):60.
[7] 王紅, 施貴寧, 苗珠婕.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新輔助化療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當代護士旬刊, 2017(6):55-56.
[8] 青友芬, 桂定清, 李喻梅.心理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新輔助化療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7(2):235-238.
[9] 白云鶴.綜合性護理干預在同步放化療宮頸癌患者中的效果分析.當代醫(yī)學, 2014, 20(30):94-95.
[10] 孔凌娟.同步放化療宮頸癌患者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當代護士旬刊, 2013(9):86-88.
[11] 郭彩琴, 汪和美, 汪利珍, 等.宮頸癌術后行同步放化療病人的護理.護理與康復, 2003, 2(6):342-343.
[12] 周世瓊, 任道瓊, 劉士鳳, 等.護理干預在晚期宮頸癌患者調強適形放化療的觀察與護理.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5):107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