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美蘭
產后出血為陰道分娩后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 對產婦恢復、生命安全具有顯著影響。預見性護理可提前評估患者有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 且予以預防性護理措施進行緩解及預防[1]。本文選取72例陰道分娩產婦, 探討預見性護理對產婦的影響,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陰道分娩產婦, 按照入院分娩順序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6例。觀察組年齡22~38歲, 平均年齡(28.69±3.10)歲;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7.69±1.53)周;初產婦20例, 經產婦16例。對照組年齡22~36歲, 平均年齡(28.75±2.48)歲;孕周36~42周, 平均孕周(37.72±1.84)周;初產婦21例,經產婦15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予以常規陰道分娩護理措施。觀察組采用預見性護理, 主要內容如下:①產前護理:在預產期前1周, 產婦應進行產檢, 護理人員詳細評估產婦基礎情況,了解其性格及心理情緒變化, 注意傾聽產婦講述, 予以針對性心理支持, 講解分娩知識, 增強產婦信心, 保持良好心態面對生產;通過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確保產婦詳細了解分娩方式、過程及注意事項等, 有效緩解其恐懼感, 使之保持較為穩定的情緒;按照產婦機體需要予以科學飲食指導, 確保其得到充分營養支持, 協助產婦合理進行鍛煉活動。②產后護理:由于產后2 h為產后出血高發階段, 而且在此時間內可有效預防產后出血。在分娩后應加強產婦的常規檢查, 注意產婦情緒變化, 如出現煩躁情緒, 面色蒼白, 但機體指標未出現顯著變化, 需進一步監測, 對產后出血的相關應對策略予以加強。產后2~24 h時間段內應鼓勵產婦積極排尿, 預防產婦因子宮收縮乏力而再次出血[2]。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產婦產后2 、12 h出血情況;觀察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 通過本院自制產婦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統計, 均需產婦本人填寫, 分成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個選項, 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觀察兩組產婦焦慮、抑郁情緒變化, 經SAS、SDS表予以相應評定, 分值越高, 表明不良情緒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對比 觀察組產后2、12 h出血量分別為(173.65±16.98)、(329.84±49.75)ml, 均明顯少于對照組的(275.62±23.96)、(449.85±62.84)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2.2 兩組產婦不良情緒評分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的SAS評分、SDS評分較護理前均明顯改善, 且觀察組產婦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產婦護理滿意度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0.5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對比(±s, ml)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對比(±s, ml)
注:與對照組對比, aP<0.05
組別 例數 產后2 h出血量 產后12 h出血量對照組 36 275.62±23.96 449.85±62.84觀察組 36 173.65±16.98a 329.84±49.75a t 20.834 8.984 P<0.05 <0.05
表2 兩組產婦不良情緒評分對比( ±s, 分)

表2 兩組產婦不良情緒評分對比( ±s, 分)
注:與護理前對比, a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對比, bP<0.05
組別 例數 SAS評分 SD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36 53.08±3.64 46.48±2.68a 53.02±3.48 45.18±2.36a觀察組 36 53.02±3.45 31.85±2.75ab 52.86±3.85 32.86±2.76ab t 0.072 22.860 0.185 20.356 P>0.05 <0.05 >0.05 <0.05

表3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對比[n(%), %]
當孕產婦在分娩后24 h內陰道出血量超過500 ml時可確定產婦有產后出血情況, 如嚴重會使得產婦生命安全受到威脅[3,4]。注意評估產婦具體特點, 自產婦分娩前2~3周起,在產婦心理、生理等方面均予以相應的預見性護理[5-7]。分娩后對產婦加強護理監測, 通過預見性分析對產婦的產后出血情況予以合理護理干預[5,8-10]。
經研究可知, 觀察組產后2、12 h出血量分別為(173.65±16.98)、(329.84±49.75)ml, 均明顯少于對照組的 (275.62±23.96)、(449.85±62.84)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的SAS評分、SDS評分較護理前均明顯改善, 且觀察組產婦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護理滿意度(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0.5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 預見性護理對于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顯著, 臨床應用價值高。
[1] 李敏.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17(11):111-112.
[2] 樊友華.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6, 16(7):76-77.
[3] 劉光紅.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護理效果.繼續醫學教育, 2016(1):122-123.
[4] 殷博.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196例.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6, 23(6):88-89.
[5] 劉佳梅.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護理效果.中國醫藥指南, 2015, 21(36):285.
[6] 楊彩霞.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當代醫學, 2011, 17(15):111-112.
[7] 孫翠花, 王德慧, 盧美英.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5, 24(6):401.
[8] 彭玉英.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24):251-252.
[9] 丁明貴.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12):230-231.
[10] 梁幼平.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中國保健營養, 2013, 23(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