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國磁共振臨床科研能力和水平,《磁共振成像》雜志社聯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定于2017年12月15日至17日在廣州市舉辦第二屆全國醫學影像臨床科研培訓班(簡稱“逸仙二期”)暨全國磁共振新技術應用與管理研討會暨學習班,培訓合格頒發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I類學分6分,并頒發逸仙二期結業證書。
近年來,國家對臨床醫學的科學研究投入逐漸加大,醫療界備受關注的各種醫學院校、醫院及專科排名的公布,以及醫務工作者自身晉升及提高所屬醫院及專科知名度等各種原因的激勵下,各級單位乃至各級醫師從事科學研究的熱情高漲,對科研選題及申請基金資助的需求更加迫切。醫學影像學是當今推動醫學發展的重要、先進技術,現階段沒有影像診斷幾乎無法開展臨床診療。作為掌握先進技術手段的影像工作者,理應走在醫療科研創新的前列。然而,對于多數非研究型醫院的醫學影像科醫師而言,一方面由于臨床工作十分繁忙,難以有足夠的時間充分審視、回顧、總結和規劃自己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缺乏系統的科研培訓也限制了自己科研規劃能力;另外,所屬單位的各個學科綜合條件及其自身缺乏研究積累,這些原因導致很多醫師在投入科研工作及面對各級科研基金申請時,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雖然滿腔熱情,卻又深感艱難,無從下手。如何全面系統的快速找到科研創新點、掌握臨床科研方法、申請更多基金?如何在不具備科研條件的情況下發表高分SCI論文?是影像工作者感到非常困惱的問題。鑒于此,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影像科主任、博士生導師沈君教授親自擔任本次培訓班課程主任,針對三級以上醫院磁共振醫生專門設計了一系列課程,加強臨床影像醫生的科研培訓,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本次培訓班邀請了磁共振工程技術專家、經驗豐富的臨床影像專家以及多次獲得國家基金項目的影像和臨床專家共同授課,講述MRI臨床應用所涉及的一些重要技術的原理,提升MRI掃描技術水平,加深從事MRI工作的醫師及技師對掃描技術的理解,拓展MRI臨床應用范圍,并為進行臨床科研做技術儲備;針對醫學影像學科研需求大,水平仍不夠高,講述課題設計的思路,基金申報的相關技巧及論文寫作投稿策略,提高放射科人員科研興趣及水平,滿足晉升需求。
現將學習班招生通知如下:
一、培訓對象:從事磁共振成像診斷的醫生、技師骨干,以及其他臨床科室相關人員。
二、課程特色:全面系統講解磁共振基本原理和常用序列、臨床科研方法、基金申請和SCI論文寫作技巧。講座結合案例由淺入深,使大家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
三、課程安排:授課時間2天半。具體課程和學習班講座專家簡介見雜志官網www.cjmri.cn。
四、培訓費用:會務費1800元/人(含資料費)。
12月1日前交納會務費享受優惠:會務費1500元/人(全日制在讀研究生800元/人)。食宿、交通費用自理,按規定回工作單位報銷。住宿費:150元/床/天,300元/間/天。
銀行賬戶名:《磁共振成像》雜志社有限公司;賬號:344156659971;開戶行: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勁松支行。請在匯款附言注明參會人姓名或報到號。
五、培訓地點:廣州鴻源酒店(廣州市越秀區三元里大道99號)。
六、繼教學分:經考核合格學員可申請2017年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I類學分6分。
七、報名方式:在雜志官網www.cjmri.cn“下載中心”欄目下載報名回執表,并盡快將回執表發郵件至:cjmrixxb@126.com,郵件主題請注明:姓名+逸仙二期,或發至微信號:cgzcxxxb(微信手機號:13716986709,歡迎加為好友報名、咨詢)。招生名額有限,以報名先后順序發報到號和報到通知,額滿為止。憑報到號和報到通知到酒店報到,無報到號者謝絕參加。
八、學術咨詢:
課程主任:沈君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放射科主任)
手機:13533392328,郵箱:13533392328@163.com
九、會務組聯系人:
張琴,13716986709,微信號:cgzxxb,cjmrixxb@126.com李曉倩,13716795869,微信號:cgzjjb,cjmri32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