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化羽綠染窗
很早的時候,“年”是一個不得了的神仙,在古代傳說中,他專門消滅兇猛怪獸“夕”。“夕”在臘月三十晚上來傷害人,“年”與人們齊心協力,通過放鞭炮趕走了“夕”。人們為了紀念“年”的功績,把臘月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獸“夕”;為了紀念“年”,把初一稱為過年。
“年”字最早的寫法是一個人背負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莊稼成熟,即“年成”。古時候所謂的“年成”指的就是這個,因此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歲一熟,所以“年”與歲在日期數量上有相同周期了。
時光流轉,“年”有多變,但基本的東西沒變,那就是年的喜慶和年的歡樂。在人們的心中,過年時最值得回憶的,因為它溫暖、溫馨、溫情。在貴州,一些地區和民族過年的時間不一樣,如苗家的年、侗家的年、水家的年,這些年與漢民族的年構成燦爛的節日景觀,讓貴州更加多彩。
本期的主題策劃,從多個角度來展示貴州人過春節的習俗,有耍長龍舞雄獅,有殺年豬打糍粑,有炸米花貼春聯,多個民族在春節這個特別的節日里,同舞共歡,其樂融融。在春節里收藏一份快樂的心情,等于在情感的銀行里存上一筆巨款,年年歲歲,這筆巨款就會轉化為綿綿不絕的人文感受,滋潤生活和前行的路。
策劃人 陸青劍 陳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