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資訊
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排行榜“出爐”北京上海南京位列前三中國慈善聯合會近日發布的第四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報告顯示,在被調查的全國200多個城市中,北京的公益慈善綜合指數最高,上海、南京緊隨其后。
我國首顆碳衛星發射成功 可監測全球二氧化碳濃度 近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簡稱“碳衛星”)發射升空。本次發射的碳衛星是我國首顆用于監測全球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學實驗衛星。此外,本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自主安排研制的1顆高分辨率微納衛星和2顆高光譜微納衛星。
空天海洋成我國“十三五”前沿技術研發布局重點領域 日前,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以全球視野前瞻布局前沿技術研發,不斷催生新產業,重點在空天海洋等核心領域取得突破。規劃提出,高度關注顛覆性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在若干戰略必爭領域形成獨特優勢,掌握未來產業發展主動權,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戰略儲備、拓展戰略空間。
全國質檢系統在公共機構開設首個國門生物安全展館 1月1日,全國質檢系統設在公共機構的首個國門生物安全展館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開幕。粉紅斑馬腳蜘蛛、箭毒蛙、短頸劍線蟲等一批近年來在長三角區域截獲的入侵生物標本,連同多幅設計新穎的反映生態安全的多媒體展板,首次與上海觀眾見面。
我國首部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地方性法規出臺 明確海釣許可制度 為保護海釣漁業資源,日前經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批準,舟山市出臺了我國第一部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地方性法規——《舟山市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管理條例》,明確保護區內海釣活動實行許可制度,計劃今年3月正式施行。
全國首條民資控股鐵路在浙江動工 杭紹臺鐵路先期開工段——九龍山隧道位于臺州與紹興交界處,線路經過紹興市新昌縣儒岙鎮、臺州市天臺縣白鶴鎮、平橋鎮,全長8.823km,其中臺州境內5.443km,隧道貫穿工期29.1月。項目估算總投資462億元,其中靜態投資416億元,是國家首批引入社會資本的8個鐵路示范項目之一,復星集團擬作為投資杭紹臺高鐵項目的民營企業牽頭人。
今年底合規轉診異地就醫住院費用基本實現直接結算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到今年年底,我國將基本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國家衛計委:嚴禁采集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血漿 為保障用血安全,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關于促進單采血漿站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嚴禁采集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血漿。此外,2019年底實現單采血漿站核酸檢測全覆蓋。
我國首個科技成果轉化暫不繳納個稅案例落地 估值高達2900萬元的股權獎勵經過多方努力,科研團隊成功備案,上海理工大學獎勵給太赫茲領域研發團隊的72%股權,得以遞延繳納上千萬元的個人所得稅,成為我國首個科技成果轉化暫不繳納個稅的納稅優惠案例。
2016年中國體育健兒獲107個世界冠軍 國家體育總局競體司近日公布,2016年我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總決賽中,共在23個大項上獲得107個世界冠軍。
我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實現“十光子糾纏”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消息,該校潘建偉院士及同事陸朝陽、陳宇翱等近期在量子信息科研領域再獲重大突破,他們通過兩種不同的方法制備了綜合性能最優的糾纏光子源,首次成功實現“十光子糾纏”,再次刷新了光子糾纏態制備的世界紀錄。
2020年我國體育旅游總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 由國家旅游局、國家體育總局共同印發《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建成100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體育旅游目的地,建成100家國家級體育旅游示范基地,推出100項體育旅游精品賽事,體育旅游總人數達到10億人次,占旅游總人數的15%,體育旅游總消費規模突破1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