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永紅街道中心幼兒園 薛霞萍
讓幸福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中生長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永紅街道中心幼兒園 薛霞萍
“環境是誰的?環境可以給幼兒帶來什么?幼兒對環境的期待又是什么?”基于這一系列問題的自我拷問,我園環境創設的思考之旅就開始了。
針對我園戶外活動場地小、班級活動空間小、走廊通道狹窄的現狀,我們對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做了充分的前期調研與分析。首先通過發放問卷、抽樣訪談等形式了解幼兒對幼兒園環境的需求;其次借助分享交流的活動與幼兒共同暢談環境創設的想法。最后在多方調研分析、論證研討后,基于園所現實基礎、教育生態需求以及幼兒發展需要,我們認為環境是于無聲處的教育詩意,要把最好的空間還給孩子,利用幼兒生命底色的綠色創設適宜幼兒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的環境內容。
盤點幼兒園的環境創設資源成立園所環境創設小組,盤活園所現有可利用的活動空間,并在總體架構思路上合理規劃。首先是結合紙藝特色,把《指南》于藝術領域中的目標“感受欣賞”“表現創造”,作為我園環境創設的一個落腳點。使環境創設的目標與教育目標相一致,突顯紙藝特色,彰顯美學氛圍,體現課程化、藝術化。其次是把環境創設與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與需要相結合,借助多樣化的方式鼓勵幼兒在游戲、活動與生活中共同參與設計、布置、裝飾與調整優化,體現兒童化、游戲化。
1.從開放走向融合
我園占地面積小,沒有專用游戲室,于是大廳就發揮其多樣化的功能。基于對幼兒的交流了解,在大廳環境的創設中,我們通過呈現 “永幼文化墻”“永幼兒童墻”“永幼藝術墻”三面墻凸顯支持幼兒發展的教育功能。我們嘗試變觀賞性的墻面為游戲性的材料,巧妙拓展環境左右。基于幼兒的自主計劃與需要,每周孩子們可以文化墻為背景,在舞臺上進行裝扮,開展表演游戲;以兒童墻為背景開展建構游戲,自主多元化建構;以藝術墻為背景開展“紙趣淘寶街” 游戲,大、中、小班幼兒自主的嘗試購物、售貨、快遞等他們感興趣的生活情境,從而有效借助環境推動幼兒社會性發展。
“小空間多利用”成為我們創設大廳環境遵循的原則,整個大廳即彰顯了文化理念,又解放了游戲空間,拓展了實用性,融合了表演、建構、角色等專用室游戲,以幼兒的參與為主線,創設一處富有情趣、立體多樣的游戲環境,讓幼兒在環境中玩起來,真正使幼兒感受到幼兒園是孩子的樂園,藝術的家園。
2.從美觀走向教育
環境創設從以往單純地追求美觀、形象與多樣,逐步發展為更為凸顯環境的隱性教育價值。遵循并堅持從兒童的視角觀察環境,以兒童的語言描述環境,以幼兒為主體,使環境的創設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如繪本是孩子最感興趣的游戲材料之一,基于環境是孩子的,我們根據日常的觀察記錄,和孩子一起創設了“紙藝繪本故事墻”。孩子們能看著墻上的繪本說說講講,自豪的對別人講著他們自己理解的繪本故事,創造性表達也得到進一步發展。
3.從單一走向互動
環境不僅僅是展示,更具有師幼、幼幼和家園的互動作用。如:我們利用走廊設置的“紙藝文化DIY館”,融學習欣賞與互動游戲為一體。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和孩子們生動形象地分享介紹關于紙的文化內涵,傳承民族精神;讓孩子在各類紙的科學小游戲中探索紙的特性和奧秘。在滿足環境發揮與人互動的作用下,我們讓幼兒園狹小的空間利用價值最大化,它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環境的可變化、可持續性,更讓我們看到了幼兒與環境的互動、師幼互動以及家園互動的積極性、發展性。這正是將幼兒的發展放在環境創設的基礎思考點中,努力實現環境與幼兒從創設到互動的發展價值。
4.從靜態走向動態
我們基于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在孩子們自然地觀察記錄與分享交流中呈現環境動態變化中的兒童立場。如園務公示欄下的“四季節日紙藝樹”,孩子們通過折剪畫等形式表現四季顏色樹葉,動態呈現四季與節日。從靜態走向動態,是讓幼兒真正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情感需要與生活、游戲,借助他們自己的主動體驗參與融入環境創設,從而讓環境真正成為孩子自己的地方、喜歡的地方,有意思的地方,支持幼兒更為自由、自主、創造、愉悅地生活游戲。
1.環境屬于幼兒
在環境創設中我們認識到:要將幼兒推在前面;幼兒是環境創設的主體,我們充分相信幼兒有自己學習、動手的能力。幼兒在跟環境的互動中,悅納同伴、相互認可,收獲自信。如:一樓長廊中布置的“紙因有你”互動墻,在這里呈現的是孩子們制作的紙藝創意畫,作品高度、視線與孩子同高,每天他們經過時就會看一看,聊一聊。
我們能做到:追隨幼兒的腳步。教師在環境創設中從過去領著孩子跑轉變成跟隨兒童。老師陪伴孩子,以幼兒為師,帶著發現的眼睛去觀察孩子,會讓我們看到很多,也給我們帶來很多思考和驚喜。
2.環境就是課程
幼兒園環境作為一種“隱性教育課程”為幼兒的游戲和生活服務,它應該分享兒童每天的故事和獨特的經驗。如每班教室外的主題墻,就是在小天地做教育的真文章。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要,親子一起收集資料,拍成照片輔以生動簡明的文字布置在主題墻上,路徑清晰地呈現幼兒的學習軌跡,供幼兒相互間的欣賞和自由討論,幫助不同幼兒個體從中獲取知識,激發探索的欲望,促進社會性互動,還提高幼兒交流思考的積極性。
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幸福的種子。我們需要做的便是為其創造條件和機會,萌發幼兒對幸福的感受和體驗,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和創造。讓這顆小小的種子能夠生根發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