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大北街小學 殷 銘
分段訓練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四川省南充市大北街小學 殷 銘
語文對小學生來講是一門內容豐富、且對其成長呈現顯著作用的學科。因此加強對語文教學策略的創新對小學生整體語文水平的提升很有必要。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已經提出了相應的改革策略,并要求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時以訓練學生綜合素質為教學目標。其中,在語文寫作模塊中引入分段訓練的方法展開教學有助于課堂效果的提升。本文針對這一教學方法展開探究,就如何將其運用到實際寫作教學中進行探討。
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分段訓練實際應用
學生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對其在今后的深入學習及成長中占據重要地位,學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該引起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視程度。要求在開展寫作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根據學生處在不同階段的學習表現設置相應的課程內容、展開分段訓練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促使其在寫作方面表現出的狀態貼近課改之后對小學生語文水平的具體需求。
(一)有助于小學生思維、品格的建立
在寫作課堂上對小學生展開分段訓練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及成長需求,對其今后思維、品格等方面的提升呈現出顯著作用。在教課時注重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并以此為依據展開教學任務的設計[1]。合理安排學生的寫作內容。有助于學生根據寫作水平有效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對寫作興趣及信心的建立也有很大幫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寫作壓力,促使學生在放松狀態下完成寫作任務。同時,對學生在掌握、消化寫作技能有顯著作用,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層次。
(二)有助于小學生深入學習的基礎建立
伴隨著課改之后對小學生在寫作教學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重點強調在對小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時要注重方法的創新,促使小學生在寫作中展現的綜合素養得到顯著提升,為今后的實際發展奠定基礎。學校為了適應課改之后的新需求在教學理念及手段上做出了明顯改變,利用分段教學的方法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訓練及經驗的累積。老師在教課過程中注重學生表達方式的訓練[2]。傳授學生相應的表達技巧,促使學生針對某一事物發表準確的看法。將平時累積的寫作素材有效應用到實際當中,通過文字的表述抒發內心真實的情感。
(一)初級訓練
在對學生展開初級訓練時主要針對學生在造句、及標點使用規范方面的訓練,促使學生在此階段形成好的寫作習慣、及正確寫作技巧的使用。在寫作內容的設置上多以故事敘述的題材為主導展開學生寫作技能的訓練。鼓勵學生通過對身邊具體事例的觀察及體驗進行相觀表述,有利于學生在情感融入中展現的更加全面。
通過日、周、月記的方式督促學生完成寫作素材的積累,或者利用看圖說話的方式將作文題材生動地展現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思路的激發。例如在小學二年級階段中的教材中涉及了很多相關的圖畫寫作訓練,老師可以將其進行合理利用促使學生針對教材內容獲得良好訓練。
(二)中級訓練
當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在寫作水平上有所提升。此時老師具有要對學生展開整體寫作技能的訓練,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注重語言描述方法的使用,將文章的整體結構進行合理安排。在題材的選取上適當增設景物、事件的描寫,鼓勵學生主動對身邊發生的人或事進行細致觀察,從而能夠在寫作過程中結合自身體驗抒發真實情感。
同時,鼓勵學生在平時多閱讀課外資料及相關作文輔導書籍,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擴寬知識層面,同時對寫作技巧的掌握也有很大幫助。老師要針對學生寫作水平在篇幅長度及文章內容中適當增加難度。例如老師可以設置一篇“第一次 ”的題目促使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展開寫作,可以從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種樹等方面展開寫作,鼓勵學生大膽進行表述。
(三)高級訓練
當學生完成前兩階段的訓練時,訓練學生對整篇文章的思路及結構展開設計。要求學生在寫作中表現清晰的主題思想,運用適當的表達技巧突出語文寫作中的特色。在題材的選擇上除了要進行基礎的敘事題目安排,要適當訓練學生對說明及論述文章的寫作。要求學生針對自身生活經驗以及對事物的主觀看法展開對題目的論述。在篇幅設計上逐漸增加難度,提高字數方面的要求[3]。同時注重學生在寫作中注意方法及內容的創新,形成一套特有的寫作技巧。例如《團結合作對成長的作用》這類文章對學生展開寫作訓練。
【結 語】
總之,對小學生來講采取分段訓練的方式展開對寫作能力的訓練對他們的學習很有幫助,有助于學生整體學習素質的顯著提升。老師在教課過程中注重將學生視為課堂主體,自己起到引導作用的課堂形式展開教學。在使用分段訓練方法時注重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并進行合理調整,促使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將整體寫作水平及文學素養得到綜合提升。
【1】沈鳳.分段訓練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
【2】呂玉榮.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
【3】馮春,韓寧.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知識經濟,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