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活 借力閱讀
重慶市渝中區重慶大同實驗學校 盧東梅
尊重兒童文化,關注孩子生活,遵循文本特征的閱讀,借孩子一雙慧眼,撥動屬于兒童的情趣與思考。
兒童生活 文體寫作源自文體閱讀
(一)日常習作現狀
最近從本校三——六年級中選取了十個自然教學班,做了一次關于習作的問卷調查。(附后)喜歡作文、樂于表達的學生人數令人吃驚的多,但細看原因后卻又令人驚嘆現今都市學生的成熟與無奈:因為考試占的分數高、必須學、是一種挑戰、是重要的工具學科可以幫助學好其他科目……不喜歡的原因眾口一詞:不知道選什么材料、謀篇布局太花心思、沒有什么好詞佳句來表達、寫好作文很難。
無論是調查分析的結果還是我個人的日常教學,都不難發現,真正喜愛習作,把習作視作表達自我、與他人交流的強烈需求的學生不足百分之十。習作已經成為學生的負擔和功利的需要!
(二)考場作文現狀
抽查了10個自然班級的期末考試作文,發現存在以下典型特點:
1.生搬硬套。將精心準備的文章掐頭去尾,改頭換面,或者干脆就照搬寫上,不管要求,不問主題。
2.布局模式化。如:總分總的結構,中間加一過渡段“他不但在學習上幫助我們,還在生活上關心我們”,結尾點題。
3.抒情泛濫。在以記敘為主的習作里,應該詳細描寫的某個人或某情境常常是一筆帶過,蜻蜓點水,卻將大量筆墨放在抒發情意上,由于缺少依托的記敘“軀體”,抒情的“魂魄”自然就無處安放,有無病呻吟強說愁之嫌。
(三)高考作文萬象
看近兩年的高考作文,一方面是滿分的文章,古體詩、論述深刻、才華橫溢等文學意味濃郁的文章受到青睞;另外,零分作文愈來愈多的走進我們的視野。課標中提出的“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寫《超越彎道》《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這些學生是完全達標的??梢姡皇遣粫?,不是不能寫,這種“人肉炸彈”般的做法,是叩問,是戲謔,是發泄,是放肆,是挑戰一切的勇敢還是搬起石頭砸天的無奈?
(一)選材的豐富多彩
(二)形式的不拘一格
(三)表達的個性飛揚
(四)情意的真實動人
這樣的追求,既是我,也是身邊志同道合行進在語文路上的一群教師們的終極訴求。充分尊重兒童文化,關照兒童的內心及生活,使作文不僅要促進兒童發展,而且要使它成為對兒童有樂趣的生活,成為生活有樂趣的表達。
(一)從生活中汲取營養
生動、鮮活、富有感染力的習作,一定是來源于生活的體驗、觀察、思考和評價。漠視生活,熟視無睹,是學生不能作文,或枯燥八股文的罪魁禍首。
到了高年級,編、造、湊的能力有了,于是空洞的套話作文就擺上了講桌。體驗的內容失去了生活的土壤,成了“空中樓閣”,自然造成了童趣的湮沒和道德的虛偽??梢?,教師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顯得多么必要!課堂上的老師、特點鮮明的同學、街頭的某處情境、我校校園的“好漢坡”(樓梯陡而多)、一頓美餐、吵架、堅持不懈的鍛煉、從媽媽買衣服看到金融危機來了……無不可以成文!共同關注的這個過程,其實是在幫助學生發現寫作的內容不處不在,啟發多樣的選材。
(二)從閱讀中領悟方法
1.關注鮮明的文體特征
不同的體裁,界定了文章的形式和內容。從《慈母情深》《草船借箭》《窮人》這些小說題材,學生看到了情節、人物和環境,知道寫事文章“文似看山不喜平”;《鯨》一組課文,有著典范的說明文應有的方法;還有神話故事想象的神奇,童話的曲折故事傳達的真善美……指向習作的閱讀,體現學與用相結合。
2.發現文本的秘密寫法
“范文帶路,智慧模仿”是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范文,既可以是文學作品,是優秀的的習作或者老師的嘔心之作。而且“要提供多個范文,至少需三個文本,從‘單一模仿’走向‘多元模仿’?!庇绕涫墙滩?,學生可借鑒 “謀篇布局的寫作形式,素材挖掘的寫作內容,有的個性獨特的寫作語言風格。有了不同風格的范文供孩子們選擇,孩子們的模仿同樣具有了個性,學生在選擇和整合多個范文的同時,就打破了千篇一律的格局?!?/p>
例:課標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六單元的一組課文就是極好的范例。《地震中的父與子》中語言的重復、特定環境下的人物外貌描寫;《慈母情深》里母親動作、神態的細節描寫,一組快鏡頭,一組慢鏡頭?!丁熬蕵O了”和“糟糕透了”》對比的語言描寫等。
這些都是很好的仿寫案例,對愛好文學的孩子作文產生影響,幫助他們行文自成一體。只要手不釋卷書香滿懷,就可以解決調查中師生受困的:閱讀量少,語言不豐富。
3.源自文體閱讀啟發文體寫作
在關注文本特征基礎上,閱讀學習時幫助學生提拎主線,梳理文本結構,抓住中心詞句。然后帶領學生叩問細節(如:運用的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含義深刻飽含深情的詞句,陌生的或者特別的語言現象,矛盾的或極端的表達),通過比較,讓學生在精美的片斷模仿寫;課文的留白補充寫;懸念結尾延續寫;動情之處寫感觸;興趣之處任意寫……
(三)從標準中彰顯多元
雖然課標對于寫作教學及評價有明晰的要求,但實際操作中拔高要求的狀況是肯定的、明顯的,特別是規定的習作練習和考試作文。這也就是問卷調查中學生教師都提到的“難”的問題。永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師生都覺得學(教)好作文何其難呀!所以,教師從分數到評語的激勵性會影響學生的寫作熱情和興趣。我們應竭力為孩子撐起一片屬于兒童的蔚藍天空,特別是考試作文的評價要慎之又慎,每個評判者的喜愛會主觀影響結果。可以選取欣賞風格多樣的兩位教師同時評價,允許多種風格習作的存在并予以充分的尊重和認可。兒童,他們有著和我們不一樣的文化和價值,不能用成人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來衡量和苛求他們。
(四)從評價中予以點化
雖說好文章不是老師教出來的,但這并不能成為教師作文教學不作為的借口。課前的觀察引導,課中的選材拓展、范文引路,課后的評價、修改,教師身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育理念、評價能力、點撥技巧至關重要。
一方面,撥正,教給孩子正確的習作方法;另一方面,點化,帶領學生融會貫通,用心領范文、教材的精妙。教師目的明確的、長期的、有效的訓練、熏陶,就能給孩子一雙隱形的翅膀,助他們飛得更高。
教師在這里扮演的重要角色,就是外祖母般的鼓勵和欣賞,“鼓勵學生由低級模仿向高級模仿發展?!毙蕾p他們“才華橫溢”的表達。
(五)從獨特感受中呵護興趣
從某種意義上講,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獨特“文化”,而兒童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玩文化”,用平等、欣賞的心態觸摸、接納,走進學生的生活和內心,讓他們的需要成為教學內容。此外,與孩子的思想交流、碰撞、相融,合理解讀“童言”“童思”,與“童趣”相隨、與“童心”相伴,這樣學生在自我需要的驅動下,才能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態度主動表達,把不吐不快的生活體驗訴諸筆端。
生活是一汪活泉,閱讀指引方法,寫作便自然而然。
人教論壇.作文到底出了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