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甘肅省平涼市華亭縣東華小學 李 雯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要想讓他們在一節課內集中精力的學有所獲比較困難,但如果他們對所學知識有了興趣,那么學習效果就會發生根本的變化。下面結合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做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成功與否,最主要是從課一開始是否就能牢牢地吸引住學生,集中學生注意力,產生興趣磁場。因此,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導入環節,用別出心裁的導語、恰如其分的情境、形象生動的演示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如我在教學“鏡子中的語文”這一教學內容時,一上課,就拿出一面大鏡子,并說“同學們平時都喜歡照鏡子,尤其是女同學,這節課,就請同學們再照照鏡子,看你能在鏡子中發現哪些問題”。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牢牢吸引住,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并為進入下一環節教學做好了充分鋪墊。
語文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通過創設情境,把語文知識寓于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中,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學習活動,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對低年級學生來說,一節課如果采用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就會索然無味,興趣不濃,倘若采用故事、游戲、表演、操作等靈活多樣的方法組織教學,就會收到滿意的效果。學生練習的次數較多了,可能效果不是很好。我就采用“小小郵遞員”這一活動形式來鞏固新知,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學生感到很新奇,他們在創設的情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當郵遞員的積極參與活動,沒當郵遞員的就自覺充當起監督員,看“郵遞員”是否把信送對了。在整個活動中,每個學生都傾注了自己的精力,興趣濃厚,效果很好。
人們參與活動,都會有要達到目的的愿望,當取得成功,就會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又產生想繼續取得成功的需要和興趣。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缺乏學習動機和興趣,就會很少取得成功。如果幫助他們不斷地獲得成功,并給以鼓勵和支持,就會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取得學習進步。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造條件,激發學生的進取心,時常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習興趣。首先,在上課前,對課前準備做得好的,要及時提出表揚;要堅持認真、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前一天的作業,表揚或展示優秀作業,強調普遍存在的問題和個別學生應注意的方面。其次,在課堂中,只要學生有一點進步都要毫不吝嗇地表揚和鼓勵;對于沒有達到目標的學生,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樹立自信心。要充分利用低年級學生好“夸”的特點,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學習興趣也會愈來愈濃,教學效果才會更好。
總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們堅持嘗試,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輕松愉快地實現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