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西塘小學 莊燕紅
從做中學
——淺談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詞語積累的策略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西塘小學 莊燕紅
字詞的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它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和精神境界。而詞語本身恰恰是構成句、段、篇、章的最基本單位,學生只有在理解和運用詞語的基礎上才能用好語言文字。如果沒有積累詞語,就不能形成語感,也不會具備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更不能把語文學好。這就要求教師在低年級教學中運用一定的策略來幫助學生有效地積累詞語、運用詞語。
指導 詞語積累 策略
積累,就是(事物)為了未來發展的需要,慢慢地匯集起有用的東西,使之增長,完善。學生積累語文知識,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現代語文教學中,字詞教學體現了“語言素質”的本質特點,特別是在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方面,字詞是學生最基本的感悟體現,也是學生創造性的最直接表現。所以,積累字詞的含義,掌握詞語的感情色彩和它的思想性,明確詞語意象的創新性,就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能力素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多次強調字詞積累的重要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更是提到:“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1-2年級)。
然而,反觀現在的課堂教學,詞語教學相對薄弱,存在的問題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只重內容的理解,疏忽詞語教學;只重字詞的字音、識記,忽略詞語含義;脫離課文,簡單而刻板地解釋詞語;教學形式呆板,大致呈現“認讀——理解——鞏固”的形式。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降低,效率也就隨之不高。所以,如何指導學生積累字詞尤為關鍵。
(一)積累的內容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就提到了語文課程所要積累的內容包括“優美詞語、精彩語段、古代詩詞”等。我們了解,語文的積累涵蓋了語言素材、言語經驗兩個方面。所以在做積累的過程中,我們要讓學生明白積累的目的是什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迷失方向。
(二)詞語積累的指導策略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發現以下幾種方法對指導小學生進行詞語積累有顯著成效:
1.通過復習的方式進行積累
(1)重視課文朗讀
朗讀是一種多感官共同協作的活動,它是其他的學習手段無法替代的,在朗讀中學生能夠感受、記憶、積累語言。所以無論在課上或者課下,我們都要指導孩子經常朗讀,把教師的講解變成學生的誦讀,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要重視初讀和重點語句的精讀指導,在初讀、精讀的時候,老師們可以利用聲情并茂的范讀來吸引學生朗讀的興趣。還可以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小組讀、男女生分讀、分角色朗讀等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讀中能夠有所理解、感悟。
(2)加強背誦
孩子在小學階段的記憶力是人一生中記憶力的巔峰時期。我們要抓住孩子的這個特點,讓他們在腦子里多積累好詞好句、美文佳作,并努力幫助他們能夠內化成自己的知識。特別是對于一些“不擅于表達”的學生來說,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第一學段的課堂教學應該盡量精講精練,多多指導學生記誦。要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從內心喜歡記誦,而不是為了記誦而記誦。還必須進行適當的復習,加強學生記憶的深度。
2.通過擴展的方式進行積累
(1)拓展相近或者相反的詞語
在實際教學情境中,教師可以在孩子學習新詞語時,用拓展的方式幫助他們積累詞語。例如,從一個詞引出一類詞語,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把這些詞語積累起來。比如在教授“樂呵呵”這個詞語時,老師們就可以把“笑哈哈”“笑嘻嘻”等詞語引申出來。那么學生就有更多的機會選擇這些詞語,可以減少學生因詞匯量少而單一、重復地用詞。在具體的課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一個能概括文中大意的中心詞;也可以把課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話概括,把它變成一個新的詞語。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所學過的詞語,把相同意思的詞語替換起來。比如,在教學生“川流不息”這個詞語的意思時,就可以引導他們用“絡繹不絕”“車水馬龍”等詞語代替,運用這種詞語替換法也能讓學生記憶深刻地理解這些意思相近的詞語。再如,當學生學習新詞“嚴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把它的反義詞“酷暑”同時拿來教學,那學生就可以同時積累兩個詞語了。
(2)拓展同類型的詞語
在開展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陸陸續續會接觸到一些新的詞語,但是他們在學習這些新詞語的時候往往較為機械,這就要求老師們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來引導他們把這些詞語內化為內部語言,用引導重點的方法利用一個詞語來引出一大串詞語。例如,在教授“細雨”這個詞語時,我們就可以請學生來談一談自己所知道的關于“雨”的詞語,在教授“笑呵呵”(ABB式)這個詞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讓學生把之前學過的或者已經積累的關于ABB式一串詞羅列出來,比如“紅彤彤”“綠油油”“白花花”“金燦燦”等。
3.通過歸類的方式進行積累
我們知道,詞語的歸納途徑很多。比如:按照成語或者功能進行歸類,或者按照構詞方式來歸類。例如,在教授“五光十色”這個成語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孩子讓他們把學過的其他的表示顏色的詞語如“花花綠綠”“五彩繽紛”等成語總結出來;在教授一些量詞時,老師們也可以引導學生把相關的其他量詞一起歸納出來。還有,動詞等的教授也是一樣的。
4.走進生活,積累詞匯
崔巒在《學習試用修訂版大綱大力改進小學語文教學》這篇文章中提到:“作為老師,應該想方設法將其各種生活體驗調入到他們的腦海中、視線里,引導、啟發他們的積累。”孩子們喜歡看電視,家長可以和他們約法三章,在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可以允許他們看一會兒,并帶著任務和要求,看的同時順便把電視中出現的人名記下來。這就可以解決很多小朋友在說話訓練時,只能給人物取一些單調的名字的問題,如小紅、小明、小花等等。此外,孩子對電視都很感興趣,無形當中就增加孩子積累的興趣了。
在我們的教材當中也增加了許多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模塊,如部編本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識字加油站,列舉了一系列跟夏天相關的物品;語文園地八也是
(上承44頁)在識字加油站里模擬了衛生間的場景,列舉了一系列關于洗漱的生活用品,等等。這些教材里出現的生活素材都能很好地進行的拓展教學。而且在課本每單元的語文園地都設置了一個識字加油站,其目的在于增強孩子字詞的積累,增加了生活元素可以讓孩子的積累面更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多進行拓展加強詞語積累與生活的聯系。
此外,我們還可引導孩子多觀察身邊的一些廣告詞、門口的對聯、學校的宣傳標語等等,久而久之在輕松的環境下就可以掌握到更多的詞匯。
5.在具體的語境中積累
從學生升入小學伊始,教師心中必須要有系統、有意識地開始對他們進行詞句的訓練,特別是在低階段,更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點,特別是課本里所有精彩的插圖,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當中運用積累詞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語言訓練尤為關鍵,要讓孩子有一個梯度上升的過程:從詞語到短語,從短語到句子,從句子到段的運用等,使得學生在積累的過程中也逐步學會運用詞語。
除此之外,語文教材里還有很多的好詞好句、優秀作品,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課文詞語、句子和課文句群,運用一定的表達方法和遷移運用之前積累的內容。我們可以通過仿照課文的句子說或者寫一段話,可以創設具體的情境或者參照課本里的寫作方法進行說話寫話訓練。比如一年級的課文中《荷葉圓圓》《我多想去看看》《項鏈》中,都有一些寫得很優美的句段,這個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試著說和練。總之,每一堂課都必須讓孩子們有所收獲。
因每個孩子對詞語積累的方式方法不同,所以在積累詞語方面首先是讓孩子有意識的去學習課本上詞語,然后對詞語的知識方面的課堂進行遷移。可以在課后或者利用閱讀課的時候進行詞語展示比賽,如給孩子們出題目:請你說一說關于描寫春天的詞語。可以讓他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或者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比賽,以賽促練。賽后留出一點時間讓孩子交流獲得詞語的途徑、詞語積累的方式方法。
詞語積累的方法有很多種,在課堂的教學當中首先應當讓孩子樹立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其次再把方法教授給孩子們,再讓孩子們在實踐當中逐步學會運用,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孩子們的詞語儲備才會更加豐富。
教學有法,但是教無定法,為了讓每一個孩子能有所收獲,老師們必須重視每一個學段的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而詞語的積累對學好語文尤為重要,只有學生真正掌握了積累詞語的策略,他們才能學得輕松又快樂。另一個方面,“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老師們掌握了指導學生進行詞語積累的策略,才是真正對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對教師今后的教學工作也是大有益處的。
【1】張耀群.積累——語文學習的根【J】.中國商界,2010(6)
【2】崔巒.學習試用修訂版大綱大力改進小學語文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00(5)
【3】昌紅.如何幫助低年級的學生積累詞語【J】.新課程?小學,2015(7)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