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西關小學 蒙 雁
淺析人教版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西關小學 蒙 雁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老師需要因材施教,不僅根據教材制定有效的課程設計,而且還需要依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制定差異化的教學方法。但是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仍然有許多方面值得改進,為此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從多個方面進行改革,為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人教版 小學語文 方法與策略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老師首先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不僅僅從課型設計上還要從課程方式上都需要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和變化,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一方面老師需要深層次了解語文教材,清晰明了地掌握教材特點以及教材內容框架。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全面了解多帶班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方式和心理素質等多面內容,基于對學生全面的分析上結合教學設計,幫助學生能夠充分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保障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消化;另一方面教師需要進行角色的改變。傳統教學課程中,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角色,而課程也主要是以老師為主,這樣的教學方式不能有效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性,所以老師需要進行角色轉變,從主導者變成輔助者,學生從被動者轉變到主動者,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學生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水平。
從現有的語文教學環境中看,語文教學環境較為呆板,老師常常一人獨角戲,在此背景下,教師需要依據教學目標,營造和諧、健康、向上、活潑和和諧的教學氛圍。在實踐操作中老師可以利用豐富多樣的教學設計手段設計不同的教學環境或者教學情景,為激發學生的投入性和積極性奠定基礎。比如講《鳥的天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或者多媒體教學手段,營造一種和諧自然的環境,引導學生挖掘自身潛在的能力,進而去講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傳統的教學素材比較呆板,而語文教學是讓學生通過語文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是小學生感悟能力較差,為此需要老師在教授課程時通過大量的素材培養學生感悟美的能力。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尋找與授課內容一致的信息,比如《司馬光砸缸》的教學中,主要是表現司馬光的精神品質,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時老師可以播放一些弘揚精神品質的視頻和圖片,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感悟和理解。
人教版的語文教材應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老師應該不斷豐富和創新已有的教學手段,為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做準備。
高瑞麗.讓詩意永駐童心——對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材詩歌教學的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