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建湖縣上岡鎮中心小學 花 麗
挖掘生活素材,提高學生作文質量
江蘇省建湖縣上岡鎮中心小學 花 麗
在小學語文作文中,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留心積累生活中的故事,增強學生變學會為會學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只要這樣才能讓學生獨立的挖掘生活素材,提高學生作文質量。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生活 素材 學生 作文 質量
現如今,伴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小學語文學科的作文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小學語文作文在語文學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學生們語文作文的書寫質量也成了讓老師們十分棘手的問題,學生們在寫作文的時候無從下筆,沒有思路,經常出現作文字數不夠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淺談如何挖掘生活素材,提高學生作文質量。
處于低年級的學生,很難留心觀察生活著的事物,同時也存在著口語表達不清楚的問題。學生們很難把看到的事情經過用口語表述出來。在教學中,很多老師也是忽略的學生們存在的問題,并沒有找到學生寫作難以下筆的真正原因,只是一味的給學生布置作文,并沒有想過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培養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挖掘生活素材。
在教材中曾有一次習作作業,要求學生寫建議。春天來了,建議班級舉行一次春游活動,去哪里好,把自己的建議寫出來。看誰寫的充分。寫作文之前,我便引導學生們簡單的介紹自己曾經去過的旅游景點,同學們聽到了這個問題,便爭先恐后的舉手回答。有的同學說去過泰山,有的同學說去過海南,還有的同學說去過布達拉宮。同學們的積極踴躍的回答著問題,仿佛帶我游遍了祖國的風景名勝。然而,當我問道:“哪位同學能夠仔細描述一下去過的景點有什么具體的特點?”同學們卻變得鴉雀無聲了。我想,這便體現了學生們存在的問題,不能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于是,我便讓學生們走進生活,在寫作前留心觀察生活中美麗的地方,用相機拍下來或者用畫筆畫下來。或者收集自己曾去過的景點的門票或其它資料,下次上課的時候在課堂展示。通過引導學生們課前做習作準備,學生們寫起春游建議便比以往寫的作文質量提高的很多。
通過這次的習作課,也使我意識到加強對學生的寫作引導,課前布置好習作準備任務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老師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挖掘生活素材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們的作文質量。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階段,經常會有記敘文的習作作業,這便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生活素材,很多同學之所以寫作時無從下筆也是因為沒有積累寫作素材,很多老師也沒有對學生的日常積累引起重視,只是簡單的布置一些抄寫好詞、好句、好文的作業,并沒有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白積累的目的,學生們便很難把生活中發生的故事寫在習作當中。
在帶領學生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中,學生們讀的津津有味,都被毛主席帶領戰士為鄉親們挖井,解決鄉親們的飲水問題而深受感動。都說一定要努力學習,做一個感恩的人,長大后像毛主席一樣為國家的建設作出貢獻。于是,我便布置了《記一件讓我感動的事》的作文作業。同學們便開始煩惱,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生活中究竟有哪些讓自己感動的事。批閱作文時,我便發現學生們的作文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寫作思路不清晰,作文內容也十分空洞,并不能把讀者感動。于是,我便思考究竟如果才能讓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不再無從下筆。因為作文源于生活,只有走進生活,才能寫好記敘文,才能因文而感動,因文而精彩。針對,學生們不能積累生活中的素材的問題,我便讓學生們開始寫日記和周記,字數不限,只要能記錄下來每天發生的小故事即可,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們對于我增加的作業并沒有產生抵觸情緒,反而都買了精美的日記本,開始記錄起自己的成長故事。經過一個月后,我便重新布置了《記一件讓我感動的事》,學生們便很快完成了習作任務,作文內容也比之前精彩了很多。
通過這次習作中發現的問題,使我意識到了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培養學生留心積累生活中的故事是十分必要的。作為老師應該開展多元化教學,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留心觀察學生的愛好,讓學生樂學、活學。只要這樣學生才會認真對待積累故事的任務,從而把積累到的內容應用到作文當中去。
知識是十分廣闊的,教給學生自主學習寫作,自主探索寫作的方法對學生未來的寫作水平、寫作質量至關重要。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作為老師,在教學中不僅應該努力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使作文課堂變得豐富有趣,而且應該側重于寫作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變學會為會學。
在教材中的一次習作作業中,習作題目是《我想設個XX節》,要求是按照自己的心愿設立一個節日,寫清楚設立這個節日的原因以及希望怎么度過這個節日。考慮到學生們很少接觸這種類型作文的練習,我便安排了一次寫作指導的公開課,目的便是讓學生能夠走進生活,培養學生變學會為會學的能力。在課堂中,首先做一些慶祝節日的圖片展示,展開學生的想象力,然后讓學生舉手發言,說出自己知道的節日。引導學生說出心中想要實現的愿望等。在講課過程中側重于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理清寫作的思路,思考作文的結構。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在習作中變學會為會學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本次寫作方法的指導,學生們便能夠開始獨立的完成一篇作文的構思,也是我認識到了作為老師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培養學生變學會為會學的能力對今后學生的寫作是多么重要。只有培養學生獨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總之,在小學語文作文中,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留心積累生活中的故事,增強學生變學會為會學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只要這樣才能讓學生獨立的挖掘生活素材,提高學生作文質量。
【1】蔡雅蓉.聚焦說明文體 提升語用能力【J】.學周刊,2016(01)
【2】王小平.關于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幾點策略【J】.學周刊,2016(01)
【3】劉麗爽.小學作文評改方法淺談【J】.學周刊, 2016(01)
【4】韋雪梅.探析小學作文教學中創造性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6(01)
【5】杜雪靜.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