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顧明遠
顧明遠:不能任由培訓機構“綁架”學校
文 | 顧明遠
校外培訓機構確有存在的必要,但也要加以整頓。教育培訓機構應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不應是教育競爭的推手。教育培訓機構也應推進素質教育,不應把學生培養成考試機器。
不久前,在某市與幾位小學校長座談,校長們向我訴苦,說學校都被培訓機構“綁架”了,幾乎全市的小學生都在課后上培訓班,參加小升初的競爭。我覺得奇怪,小升初不是就近入學,不用考試了嗎?為什么還有這樣的競爭?校長們告訴我,雖然小升初不用考試,但有一個口子,即可以招收少量的所謂特長生,于是家長們都想通過特長生的渠道進入所謂的優質學校。另外,民辦中學不受區域限制,可以跨區招生優秀學生,也造成考試競爭。再有,許多優質中學都設有實驗班。這種實驗班是在學生進校以后,通過考分確定的,成績優秀的上實驗班,一般的上普通班,實際上是過去快慢班的翻版。
一位家長告訴我,必須讓孩子上補習班,否則到初中會被分到普通班,學校對普通班不重視,沒有好老師。培訓機構就這樣乘虛而入,“綁架”了學校,“綁架”了家長,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攪亂了素質教育。因此,推進素質教育,必須破解培訓機構“綁架”學校的困境。為此,教育行政部門要有所作為,出臺一些政策,抑制教育的無序競爭。
首要的是大力推進學校的均衡發展,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教育競爭最主要的根源,還在于教育發展的不均衡。每位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子女進入優質學校,這是可以理解的。只有教育均衡發展了,才能從根本上破解教育惡性競爭的難題。
同時,要堵住優質學校招收特長生的口子。為什么普通學校就不能培訓特長生?開這個口子還是教育不均衡思維作祟,認為優質學校才能培養特長生。特長生不是揠苗助長出來的,而是憑著個人的天賦和從小興趣愛好的培養逐漸形成的。就像魯迅90年前在師大附中演講《未有天才之前》中所說的,培養好花,先要有泥土。惡性競爭的生態環境中,是培養不出天才來的。
此外,初中學校應取消按成績優劣而分的實驗班和普通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是有差異的,教學應該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但按成績來分班,會給普通班的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失落感,而給實驗班的學生造成優越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梢杂眠x課制的辦法來因材施教。學校當然可以設立實驗班,名副其實地開展某方面的實驗研究,讓學生自由選擇參加實驗班,而不是變相分高低班、快慢班。
師德建設也要進一步加強。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有個別教師不認真上課,讓學生去上校外補習班,對這樣的教師要嚴肅處理。
其實,學校也可以在課后開展多樣的課外小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發展,抵消學生去培訓班的枯燥學習?,F在教育部門規定,小學一般在下午3點半鐘就放學。放學以后學生到哪里去?許多家長尚未下班。學校應把孩子管起來,組織一些孩子喜愛的活動,包括特長生的活動。但有些地方教育部門為了不增加老師的負擔,補貼經費讓學校到外面請輔導老師來校輔導。這就難為了校長,到哪里去請校外輔導老師,校外有那么多合格的老師嗎?我弄不明白,我問校長,為什么不能請校內自己的老師來輔導?回答說,因為不能給本校老師發補貼。這種政策讓人不可思議。
校外培訓機構確有存在的必要,但也需要加以整頓。有些特長生需要特殊的培養訓練,在某門學科學習困難的學生也需要個別輔導,但教育培訓機構應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不應是教育競爭的推手。教育培訓機構也應推進素質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品德,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不應把學生培養成考試機器。
總之,全社會都應該轉變教育觀念,理性地對待孩子的學習,采取多種舉措,破解培訓機構“綁架”學校的困境,關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作者系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