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杰
寓素質教育于書法教學中
——以南京市赤壁路小學書法興趣小組為例
蘇 杰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書法興趣小組是寫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中要將前期準備工作準備充分,組織工作要不斷完善,激勵機制要創新,課堂教學要靈活多變,與家長之間的實時溝通,是推進書法藝術長久學習的有效途徑。
書法活動;組織管理;教學方法
中小學寫字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把漢字寫得規范、美觀,而且可以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古代文字的教育,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小學階段是學生寫好字的關鍵時期,對他們的品格培養、意志磨煉、情操陶冶、個性發展,以及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更是一種表現人類高尚品質和時代精神的獨特藝術。下面以我校書法興趣小組為例淺談書法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書法興趣小組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在很多學校普及是學校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遵循自愿、選擇的原則,為學生開展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不僅可以調節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陶冶學生的情操、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但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書法活動又有很多困擾老師的地方。如墨汁污染,孩子畢竟小,自理、自控能力相對薄弱,往往活動結束,身上、桌上,乃至校園墻面都是墨汁的痕跡。還有課后練習的問題,因為練書法是一個“心手相應”的長期磨合過程,書法小組要取得一定成效,課堂教學、課堂練習固然很重要,但課后鞏固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書法興趣小組的學生來自各個班級,一周只有一次活動,而書法教師沒有班主任老師那樣的“行政威望”,學生不做課后練習或少做便“順理成章”。
鑒于這些現實問題,筆者也多次跟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并大量翻閱資料,從最早的《書學》雜志(1943年的由于右任、沈子善等人創辦)關于寫字教學實驗查起,到目前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委員會肯定的全國書法實驗學校的先進經驗,結合學生身心特點以及學校實際情況,摸索出一套實踐證明良好的方法,現總結如下。
準備工作是課堂順利開展的基礎,書法興趣小組要練什么字帖,用什么樣的毛筆以及用什么樣的紙張等一定要在課前落實到位,否則上課后學生不帶工具,或帶得不齊就會影響工作的開展。于是,開學初,我會打印告家長書,除了宣傳練字的重要性外,還把本學期需要準備的工具材料和注意事項寫清楚,在興趣小組名單確定之后發通知給學生和家長。如為什么用兼毫不用羊毫、狼毫之類,因為羊毫雖含墨量大(無需常蘸墨)適宜寫大字,對鍛煉學生筆力有益,但對于初學者過于柔軟不易控制筆性;狼毫性硬,適宜寫小字,因容易損壞,不太適合小學生使用,兼毫介于兩者之間,軟硬適中,更易于學生們控制筆性。再如為什么用大格毛邊紙,而不是學校發的普通大字本。因為這跟兒童的生理特點有關,小學生手腕及手指肌肉欠發達,寫小字筆畫難以控制,寫大字則可借助手臂力量。初學孩子寫3~4寸大小的字較易掌握,效果明顯優于練小字和太大的字,如此等于是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這樣家長也可以清楚地理解老師的意圖,孩子上課東西帶得整齊,為興趣小組正常活動提供了保證。
高效合理的組織工作是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書法興趣小組“臟”是個大問題,必須在管理上做得精細。書法課堂是學生審美教育的陣地,“怎一個臟字了得”。筆者為之展開調查,了解學生的實際,結果顯示,其實孩子也怕把墨汁打翻,但由于地方小,年齡小,稍不留神就會碰倒,且大多數情況是無意間所為。既然難以徹底避免,我們就得變換工作方式。經多次探究,學校開創性地為有需要的學生們提供筆、墨、毛氈、碟子。孩子們只需自己帶寫字的紙。采取了這樣的方法,翻墨的“事件”基本杜絕,校園、水池保持了清潔,孩子也不要提心吊膽地學習,老師也能集中更多的精力深入教學。
如前所說,書法興趣小組的學生來自各個班級,難以管理,尤其是缺席和課后作業不能完成等問題阻礙了教學工作的進展。要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除了要課前作充分的準備,變隨機教學為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外,還要充分運用激勵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給兒童以勞動的歡樂,取得成績的快樂,在他們的心中激起自豪感、自尊心,是教育工作者的頭條金科玉律。”
激勵的方法要新穎、不落俗套,才能有效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積極性,吸引學生無意注意,提高有意注意能力。我把獎勵分了三個層次,且環環相連。
第一個層次的獎勵是刻五角星的印章。這個獎勵是每個學生基本都能得到的。只要來上課,不遲到,就蓋顆星,若確有特殊困難不能前來必須跟老師請假,同樣給星。課后作業能認真完成,也獎勵一顆星。這樣處理看似降低了要求,但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孩子會覺得你是個很容易親近的人,是喜歡他們的,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營造激勵教育氛圍的核心。實踐證明這樣的做法是很有效果的。我校書法興趣小組共有3個班120名學生,每次實到人數均在95%以上,長期的接觸,使得學生跟老師也漸漸產生了感情,開始更喜歡上書法課。
第一個層次的獎勵促進了常規教學,為了能讓更多的書寫感覺好的孩子脫穎而出,我又接著進行第二個層次的獎勵。“獎品”的選擇也下了大功夫。一開始獎勵的辦法是給進步特別快的獎一個紙剪的桃子,連續得三顆星也可以得一個“桃子”,但沒幾次,孩子就反應平淡,甚至覺得三個星換一個“桃子”還有點舍不得,原因在于“桃子”語數英老師也常發,學生覺得不稀奇。鑒于此,我根據教學心理學中關于引起有意注意的知識,結合孩子好奇心理,變蠟光紙為彩色染紙(自己動手用宣紙制作),變桃子為孩子們喜愛的卡通形象,如“機器人”“黑貓”,以及飛機、坦克、汽車等形象,并比誰最先得到三個,得到三個將獲得第三個層次的獎勵——老師的一幅書法作品。得到老師的作品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光榮,他們的學習熱情在這一套激勵機制下,被充分調動起來,有的作業量遠遠超過了規定數。對學生而言,教師的作品既是獎勵又是示范,為學生以后練習創作也是一種鋪墊,可謂一舉兩得。
與此同時,作業展示也是非常重要的激勵方式,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現在展板上、櫥窗里,裝裱后掛在大廳里,那種成功喜悅所激發的熱情是千萬句空洞的說教所不及的。
課堂教學是書法興趣小組活動的中心環節,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教學目標明確,能從學生實際出發,注重學生興趣、情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并能恰當地滲透思想教育,體現素質教育精神。二是教學內容把握準確,對知識、技能要正確傳授,對重點、難點、連接點處理得當,注意提高學生技能,培養能力,開發智力與非智力品質。三是教學程序要完備,注意教學安排與學生心理發展的協調性,教學結構合理,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恰當;盡量運用直觀生動的現代教學手段同傳統手段有機結合,努力使課堂充滿情趣。四是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積極互動。竭力改變老師講、學生練的單一教學模式。五是講評要精當、練習要高效。書法教學是屬于能力訓練,知識可以經過傳授獲得,而技能必須經過實踐。練字活動,既包含動作技能,又包含心智技能。心智技能指經過練習鞏固起來的、接近自動化的智力活動方式,它是借助內部語言在頭腦中進行的認識活動的技能,如練字需要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等;動作技能指通過練習鞏固下來的、自動化的、完善的動作活動方式。書法教學要把心智技能與動作技能相結合,遵循技能形成規律才能體現高效率。
課堂教學有了宏觀的理論指導,再加上教學各環節的有效配合,方能有血有肉,組成一個完美的整體。以下是我在長期實踐中的一些感悟。
1.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教學中要善于設疑布迷、創設懸念。這樣學生興趣會更濃,勁頭更高,思維更活躍,在具體教學中,采用填空法,選擇法(如在例字旁,放上四個該字缺少部分的不同寫法,讓學生選擇一個最正確的),正誤法,(特地把一個字寫得不符合原帖,讓學生對照字帖,找缺點,看誰找得多,找得準),作業互批法(確定幾個學生為一組,互相評定作業的好與差,提高學生辨別能力)。
2.以富有幽默感的語言吸引學生。
書法不像音樂課,若不有意調節,課堂氛圍容易低沉。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如果想讓他們注意力集中,視線跟著你轉,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如“樹”字,很多學生把左中右三部分寫得太散太大成了“木又寸”。我對學生說:“木又寸三人本來長得挺苗條,又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可有的同學卻把木、又、寸變成了小胖子,還把人家分開,它們會很傷心的呀”。當我再次巡視時,每個學生都在有意識地把“樹”字的結體寫緊湊。就這樣,學生在歡聲笑語中記住要點。
3.抓兩頭,帶中間,營造競爭的學習氛圍。
一個集體學生水平總有高低之分,如何讓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尤其是基礎較薄弱的學生,這需要教師有百般的耐心,不放棄一個學生,給后進生更多的關心,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勇氣。并讓每個同學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好各自的奮斗目標。班上寫得好的學生,要因勢利導,及時把這一部分學生選拔出來,教他們創作,并向家長發表揚信,祝賀孩子取得的進步。
孩子的進步與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導,更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充分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向家長及時傳達學校或老師的工作安排和意圖,對我們工作的開展將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近幾年來,我一直采用家長聯系薄制度,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家長可以通過聯系薄對我們的工作提意見或建議。營造老師、家長合作的工作方式,通過家長的信息反饋,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偏差,采納好的建議使我們的書法興趣小組工作更上一層樓。例如今年春節前夕,書法興趣小組的孩子跟社區委員會合作,在社區的大廳里舉辦了一次學生現場寫春聯送愛心活動,收到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果,通過實踐,展示了學生,宣傳了學校,又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此舉也完全符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生德育工作的意見》中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作為加強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的精神。把學生帶到社會生活中,鍛煉了他們的本領,健康向上的內容又起到了學校對社會的教化功能。早些年,我校在江蘇省美術館成功舉辦了學生書法作品展,省市區領導、教育界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南京軍區原司令員向守志上將在觀看了學生書法作品后,欣然題詞:“傳統藝術開新花,素質教育結碩果”。近些年,書法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全國省市比賽中也屢獲大獎,學校也高效出版了多套書法校本教材與學生書畫作品集等。在家校的通力合作下,學校也先后被評為“全國書法特色學校實驗基地”“江蘇省書法特色學校牽頭學校”等。
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就一定會有收獲,盡管付出了很多汗水、辛勞,只要家長滿意,孩子喜歡,書法興趣小組的隊伍不斷地壯大,就是我們最受鼓舞和欣慰的事。書法教育科研的路還很長,不僅要繼承我國寫字教育的傳統,更需要樹立大藝術、大書法教學思想,充分利用環境因素對書法教學的影響和作用,將書法教學擴展到社會生活中去,并引導學生在寫字活動中學會做人處事,為培養有思想、有技能的一代高素質人才而努力探索。
J292.1
B
1005-6009(2017)77-0046-03
蘇杰,南京市赤壁路小學(南京,210000)書法教師,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