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勇
專家點評
翰墨飄香 潤澤童年
吳 勇
文心;書法;藝術;童心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根深葉茂,數千年來傳承有序、血脈綿延,靠的主要是漢語言文字。聲音稍縱即逝,而漢字鏤之于金石、著之于竹帛、書之于紙張,方使得中華文明可以橫亙古今而光照千秋。漢字誕生之初,在完成其傳播文明之功能的同時,就始終和藝術結緣,它代表了東方最傳統的藝術屬性。
寫好中國字,意義不僅僅在寫字本身,更關乎文化的傳承、文心的培育。讓漢字書寫回歸優雅自然,是今天教育肩負的重要使命。沒有文心的民族難以讓人尊敬,沒有文心的文化、教育勢必急功近利、行之不遠。文心是潛藏于人內心深處的刻骨銘心、深入骨髓的最本真的自然存在,文心是一個有歷史、有文化、有積淀的民族的最原始的文化基因,文心是從孩提時代開始內心深處伴隨一生的深刻烙印。
在孩子們的教育中如何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培養藝術感情、培育文心,翰墨飄香,潤澤童年。赤壁路小學的師生們以他們多年的努力和實踐,探索出了一條值得弘揚的藝術教育成才之路。
2010年左右,我隨市文聯走進赤壁路小學,其后陸續多次走進校園,參加赤小的書法特色活動,感受到師生們對書法藝術的執著與鉆研精神,這里有精品課程,有第二課堂,有體系完備的校本教材,在多次省級大賽評選中,更對赤小孩子們頗具特色的優秀書法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所好的學校,連墻壁都會說話。作為身在民國公館區的赤壁路小學,有著極好的文化環境。往事越千年,同一方土地上,從魏晉六朝的舊時王謝,到近代以來文化巨擘、藝壇巨子,無不在這樣的校區留下烙印,留下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以書法為特色的校園文化景觀的展示本身就是對身邊的獨特人文藝術的無聲的生動的解讀;一批書壇大家、藝界精英走進校園,與孩子們面對面交流,讓孩子們領略大家的魅力。而深具特色的書法課堂、興趣小組,老師們手把手的示范指導,讓孩子們心領神會、心摹手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知其美,更知其所以美。就書法教育而言,書法是有法的,書法更是藝術的,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頒布實施以來,大量的教育實踐表明,小學書法教育是綜合素質養成的重要途徑,小學的書法教育既非單純的練字課,讓孩子們在單調枯燥的機械模仿中磨滅興味,也不是大學的書法鑒賞或理論課,老師侃侃而談而不著筆墨。小學的書法教育工作者是播種者、是領路人,是書法的百花園里一名出色的導游,能在孩子們的心田里播下美的種子,讓孩子們培養濃厚的興趣,不斷發現美,讓孩子們在這樣一個園地里行走萬里而興趣盎然,滿懷信心地走好書法學習之路。
優秀的文化藝術從來是帶著一顆真誠的赤子之心走進孩子們身邊,融入孩子們內心深處的,他們和藹可親而不是面目可憎,他們溫婉端莊而不是威嚴冷漠,他們如三月沂水邊的拂面春風,讓孩子們心田歌詠、舞蹈、放飛夢想。以赤壁路小學陸燕校長為首的教師團隊就是這樣一批美的使者,他們帶領著孩子們徜徉于博大精深的文化藝術天地,用孩子們最喜愛的語言、方式引領這些幼小的心靈感知美、發現美,手把手地教他們創造美。他們善于把博大深沉的傳統藝術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表達出來、歸納出來,發現其藝術屬性里最本真、最人性的元素,引導孩子們用童心去感悟傳統藝術的鮮活靈動、去發現文化血脈的源頭活水,多年的實踐與探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書法特色教育體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一系列成果。在大力普及與弘揚書法藝術,各學校普遍開展書法教育的當下,赤壁路小學的經驗具有典型的現實意義,值得推廣。
祝愿赤小的書法特色之路愈行愈遠,更上層樓!
J292.1
B
1005-6009(2017)77-0049-02
吳勇,南京林業大學(江蘇南京,210037)化工學院黨委書記,江蘇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蘇少版《書法練習指導》編寫組核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