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當有大視野
沒有哪種教育不是奔著擇業就業而去的,“以就業為導向”為何偏偏在職業教育中提出?顯然,我們的思維中凝固著對職教的不屑,無形中暴露了對職校生的輕蔑。
從教育學角度看,職校生與普教生的區別不在于其智能水平,而在于他們的非智力因素,也就是道德、情感、意志等的差異,如興趣、愛好、自省力、自制力等的不同。而教育的真正意義應是全人教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是奠基未來的綜合培養、以不變應萬變的人格塑造。不是單一培養、缺乏長久適應力的簡單應對,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教育短視。
所以,職業教育的“眼睛”不能只盯著崗位就業,只看當下的社會需求,急切地將學生推向崗位,而應放眼未來,著力發展,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加強全人教育,培養道德高尚、心智全面、技能過硬、適應未來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留得住、用得上、信得過、下得去、吃得苦、能放心”——企業的這些要求,與職校學生最關鍵的職業理想、職業技能、職業精神等是完全契合的。因而,我們不能僅僅“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而應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尤其是職業理想和職業精神。
現代教育旨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釋放每個人的潛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要,而完善的職業教育恰恰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把職教當另類看待,要扭轉職校“低人一等”的觀念。要為學生的長遠發展著想,教給學生終生受用的東西——“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育優良品德;以持續發展為目標,夯實人文底蘊;以工匠精神為核心,打造精湛技能;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促進身心健康”。四個方面需全面培育,不可偏廢。
職教培養宗旨從“就業”轉移到“發展”上,不是說中職生不去當流水線上的操作手,而是當以此起步,從基層一線做起;但不能將其局限在這個層面,而要讓學生有更大的發展后勁和上升空間。
(安徽滁州城市職業學院 陳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