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超
在市場營銷專業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
張 超
“五?!彼枷?;道德教育;市場營銷專業
營銷道德是調整企業與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是在客觀經濟規律及法制以外制約企業行為的又一要素。遵循營銷道德使企業利益與顧客利益、社會利益保持一致,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仁、義、禮、智、信“五?!笔侨寮宜枷氲暮诵膬热荩c營銷道德相結合符合我國消費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很多五年制高職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把“德”放在首位,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往往注重技能訓練,沒有擺正“德”的位置,沒有突出“高素質”的人才屬性,更沒有準確體現出市場營銷專業的德育個性。因此專業教學中我們向學生傳播營銷管理知識的同時,也加強了營銷道德倫理教育。
“仁”是“五?!彼枷氲睦碚摵诵模叭蕫邸笔且环N推己及人的利他風尚和助人為善的精神,要做到“互利互惠”。一方面敢于和善于追求個人正當利益,另一方面也要惠及他人,利他益眾。市場營銷強調以顧客為中心,我們教育學生要用一顆仁愛的心去待人接物,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態度上和顏悅色,笑容燦若春風,面對顧客不推諉,高效率完成服務,只要態度好,多設身處地地為顧客著想,經年累月,長期堅持,一定會獲得客戶的忠誠和信任。
“義者宜也。尊賢為大。”“義”往往與仁并用,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要求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也就是說,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時要以“義”作為前提。我們告訴學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能只顧眼前蠅頭小利,要以大局為重。營銷人員的基本素質不僅關系到個人行為和產品質量,更代表了企業、品牌的形象。在營銷活動中,很多道德失范的行為都是由于營銷人員見利忘義所致,所以一定要杜絕此類行為。
“禮”與仁互為表里,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禮還有地域區分,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消費文化、宗教信仰和商業道德氛圍。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應在授課過程中多講述一些宗教信仰、消費理念、地域文化和商業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讓學生明白“禮”作為待人接物的表現,是立足社會的基本素質,做事先做人,為人處世以“禮”為先能夠體現出社會人的個體素質,也是職業人做好營銷工作的前提。
“智”通“知”,孔子把“智”視為一種道德規范、道德品質或道德情操,是衡量人們行為的一個重要道德標準。企業的營銷活動就是“智”的博弈,是營銷人員的聰明才智和專業技能的比拼。營銷活動的各個環節都體現出“智”的重要性。市場調研、目標市場細分、營銷策略的制定、營銷手段的實施、營銷過程的控制、營銷結果的評估都需要學生善于思考、精于實踐、勇于創新,發揮聰明才智,掌握專業技能。營銷市場中競爭對手之間的矛盾、供需方間的矛盾很多時候是可以通過智慧來解決的,所以要在遵循其他道德規范的基礎上善于用“智”。
“信”意為誠實,講信用,不虛偽。誠信教育是營銷道德教育的核心,很多知識點都可以融入誠信教育。比如科特勒的營銷觀念演變理論認為,企業應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考慮企業、消費者和社會三者的長遠利益。許多企業通過誠信營銷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收益,而一些企業缺乏誠信也影響了發展,甚至危及生存。我們通過誠信營銷實習實訓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營銷道德的自我感悟,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錘煉。
G712
B
1005-6009(2017)84-0080-01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經貿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