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理查德·庫珀(RichardCooper)
美國新總統就任兩個多月了。觀察家們已經開始評估,特朗普當選時引發的諸多不確定性,是否已經隨著他的正式執政有所消解。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需要考量特朗普在多大程度上將競選時的口號變成了實際政策。
國內經濟層面,特朗普在競選時承諾,將以減稅、加息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組合,刺激美國國內經濟發展。但特朗普總統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管理一個國家和管理一個企業不同,不是他自己說了算。美國現行體制決定了總統可以提出政策,但最終能否實施還要看國會是否批準通過。
根據各項指標綜合衡量,奧巴馬時期的美國經濟總體上比較穩定。在這種大背景下,新任總統貿然采取減稅和增加基建等措施,將給雖然穩定但仍處于復蘇階段的美國經濟帶來壓力,至少增加基建的資金來源就難解決。保持政策與經濟現狀的協調,是特朗普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而加息能否真正成為特朗普經濟政策中的一張牌,現在也還存疑。因為至少從機制上講,美聯儲獨立于政府,不會任由總統指令。
從剛剛提交給國會的2017財年預算案來看,特朗普并未如其之前承諾的那樣納入太多基建項目,反而是軍方成為最大贏家。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掌握美國國內稅收和基建等問題話語權的不是白宮而是國會。
長遠來看,特朗普畢竟提出了這些政策設想,如果真能落地實施,則必導致美元變得強勁。其結果是世界各地的投資向美國回流,進而給世界經濟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帶來壓力和負面影響。
國際貿易方面,競選時的很多表態以及相關人事安排,讓人感覺特朗普將會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在美方堅持下,剛結束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沒能將“反對保護主義”寫入公報,這進一步加劇了世界對逆全球化趨勢的擔憂。
但我認為,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優先”以及“用美國人、買美國貨”等在實踐層面的操作空間有限。比如他希望通過恢復煤礦等一些傳統能源產業來提振就業,這些設想目前來看有阻力。
另外,我們也不能簡單地給特朗普貼上“逆全球化”標簽。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不會排斥自由貿易。本質上講,無論特朗普還是美國,都會支持自由貿易,因為這符合美國的利益。
毫無疑問,貿易保護主義對仍在緩慢復蘇的世界經濟有百害而無一利,遏制貿易保護主義成為國際社會共識。但與很多人緊盯在美國身上不同,我倒認為歐洲和日本在反貿易保護主義的努力中更為關鍵。如果日本和歐洲國家能像美國自2007年以來那樣逐漸提振經濟,則其貿易保護主義勢頭就會受到遏制,而反貿易保護主義力量則會壯大。
外交政策方面,特朗普能否將選舉時的一些口號付諸實施,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比如在備受關注的美中關系上,特朗普在競選中和上任前曾對中國說了不少過激的話,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國選舉文化所致。事實上,美中關系在奧巴馬時期非常好,盡管兩國之間也有一些摩擦,比如南海問題以及“薩德”入韓等等,但總體上維持了穩定。
在此背景下,雖然特朗普對中國搶美國制造業就業崗位等表達了不滿也放過狠話,但真要驟然改變美國對華政策,現在來看并沒多大空間。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剛剛訪問了中國,相信雙方就“薩德”等問題都進行了討論,但在中國比較關心的美國對華經濟政策上,可能蒂勒森沒能做出太多表述。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內部到目前為止可能都還沒有就此進行足夠的內部協調。
對待北約盟國,特朗普實際上也有過類似北約欠美國“保護費”的表態。在最近接待到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時,他還上演拒絕握手的戲碼,隨后對“德國欠北約一大筆錢”表示不滿。即便如此,他又能對北約盟國如何呢?事實上,他對北約盟國的一些指責已經開始出現反彈。特朗普是否能堅持對北約采取強硬態度,現在看來還不一定。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在《北美自貿協定》(NAFTA)問題上,特朗普多次揚言重新評估甚至退出該協定。在前不久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訪美時,特朗普說美加貿易關系很重要,而美墨貿易關系需要做出實質改變。這表明,特朗普對NAFTA的意見主要還是針對墨西哥。根據NAFTA協議相關規定,任何一國退出協定都不得傷害框架內其他成員國的利益。作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或許能夠宣布美國退出,但很難做到不讓加拿大尤其是墨西哥覺得沒有因此受到影響。這同樣是特朗普面臨的一個困局。
競選期間,特朗普做出了太多承諾。不能否認,過去兩個月以來特朗普確實試圖將其中一些承諾付諸實施,但目前來看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比如“禁穆令”并未獲得通過。再如退出TPP的決定也在美國國內面臨爭議。如此看來,特朗普在將口號變成政策方面遇到了兩難,未來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這些不確定性何時才能消除,主要是看特朗普能在多大程度上捋順國內關系。首次提出的“禁穆令”未能得到法律支持,修改后的“禁穆令”也可能以失敗告終,這些都令特朗普頗感沮喪。同時,這些事實可能也讓他認識到,美國的政治文化從根本上約束著總統權力。既然受到約束,特朗普就應學會與各方溝通。接下來,就看特朗普是否接受進而能否做好這一點了。▲
(作者是美國前經濟事務副國務卿、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根據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加拿大研究中心“特朗普執政時期的中美加關系前景展望圓桌會議”討論整理)
環球時報201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