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孫微 青木 ●陳一 柳直

“恐怖分子擊中倫敦的心臟!”世界很多媒體驚呼22日的恐怖襲擊給英國帶來的混亂不堪。這種恐慌一年前人們在布魯塞爾看到過,后來又在法國尼斯、德國柏林上演,現在正忙著“脫歐”的英國也未能幸免。瑞士《聯邦報》稱,對“獨狼”式恐怖分子來說,歐洲沒有邊界線。英國23日逮捕多名嫌犯,而“伊斯蘭國”(IS)則公開聲稱對襲擊事件負責。顯然,英國遭受恐怖襲擊的原因,與法國、德國、比利時沒什么兩樣。恐怖襲擊發生后,盡管主流輿論仍然“政治正確”地宣稱,民主不會被擊敗,但不可否認的是,事件給因難民危機而分裂的歐洲社會火上澆油。德國《西部日報》稱,這是“送給右翼民粹的禮物”。
警方抓捕8人
23日一早,《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英國似乎已經從此前一天恐襲事件的震驚和混亂中醒來,大家正常上班,倫敦的主要街道上人們行色匆匆。《環球時報》記者在倫敦地鐵站入口前的手寫告示牌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客氣地提醒所有恐怖分子:這里是倫敦,無論你對我們做什么,都擋不住我們享受熱茶,繼續美好的生活。謝謝!”
這些話體現出英國人一貫的黑色幽默和傲嬌范兒,大部分倫敦人不想讓恐怖分子覺得制造恐慌的圖謀得逞。市民薇薇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警察的及時應對表明,倫敦的警力和急救水平是一流的。有這些警察在,我們能勇敢地面對生活,畢竟邪不壓正。
不過,倫敦市通往議會廣場的道路依然被封鎖,威斯敏斯特地鐵站關閉,威斯敏斯特橋周邊地區道路通行仍然受到限制?!董h球時報》記者看到,英國一些政府部門降半旗表示哀悼,不少國家駐英國的使館也降了半旗?!董h球時報》記者與一名負責封鎖道路的警察閑聊,該警察說,威斯敏斯特橋至少要“封鎖三天”,“進行徹底排查”。
據英國媒體稱,襲擊案發生后,數百名警探連夜對全英多個地點進行突擊搜捕,目前已抓捕8人。報道稱,恐襲事件是在22日下午2時40分左右發生,襲擊者開著一輛大型SUV,猛烈地撞向議會大樓附近大橋上的行人,之后撞上欄桿,這導致兩人死亡。撞上欄桿后,這名司機丟下車,走向議會大樓。在那里他刺死了一名持有武器的警察,之后被警方擊斃。整個襲擊事件造成包括兇手在內的4人死亡,40多人受傷,27人住院治療,7人傷勢嚴重。
23日上午,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議會發表講話,通報了22日恐怖襲擊的情況和傷者信息,表示英國針對恐怖主義將采取進一步措施,她說“我們不會畏懼,我們的決心不會動搖。”她呼吁大家“團結互助,相互關愛友愛,驅散仇恨和恐怖的毒害”。
特雷莎·梅說,肇事者是一名英國出生的男子,受國際恐怖主義的影響,與極端主義有關。此前該男子曾被軍情五處調查過,但不在現有的情報監視名單內,屬于情報調查“外圍人物”。英國警方后來稱,肇事者是52歲的英國人哈立德·馬蘇德。
“伊斯蘭國”23日聲稱對英國議會附近的襲擊案負責。該組織通過手機通信工具發表聲明,稱這名襲擊者是一名“伊斯蘭國戰士”,他“響應號召,采取行動,同參與中東軍事行動的西方國家戰斗”。
“瘋子用刀扎進英國心臟,英雄警察以死阻止了他”,英國《太陽報》的聲音很有代表性。當天英國在野黨工黨領導人科爾賓也高度評價警察的行為,稱當危險降臨時,我們都努力逃離危險,而警察們則挺身而出,走向危險,保護我們的安全。
周三下午的倫敦恐襲并沒有帶來像巴黎那樣的大規模傷亡,警方的應對也非常迅速,但是帶來的效果依然是令人震撼的:議會大廈被緊急清空,議員、記者、參觀者們被轉移到西敏寺教堂?!都~約時報》稱,這是一個混亂不堪的下午,議會大樓外滿是救護車、急救車和全副武裝的安全人員。
英國《衛報》23日寫道:英國情報部門在過去3年中已經預防性地阻止了12起恐怖活動,但星期三他們沒有能夠阻止第13次,而且他們長期擔心的噩夢終于成真。自2005年7月的倫敦爆炸事件以來,情報機構幾乎一直警惕這種“獨狼”襲擊的發生。去年11月,英國國內安全機構主管安德魯·派克表示,英國將會遭受恐怖襲擊。即使他們知道有一天會發生恐怖襲擊,他們也知道不可能阻止每一次襲擊陰謀。然而,當昨天恐怖襲擊發生、而且就發生在離泰晤士河畔的軍情總部只有10分鐘步行路程的地方時,情報部門仍然有一種崩壞感。
反恐需要國際合作
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倫敦恐怖襲擊事件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致慰問電,對恐怖襲擊事件表示強烈的譴責,對無辜遇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傷者和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周四證實,在威斯敏斯特大橋上受傷的約40人中有一名中國公民。使館同時提醒在英國的中國人應避免人群聚集場所,不要在夜間獨自出行。
“全球齊聲譴責恐怖行為?!钡聡娨曇慌_23日報道說,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獲悉這一事件深感悲痛,她向“英國的朋友們和倫敦居民”表達了慰問。“在反對任何形式恐怖主義的斗爭中,我們堅定地與英國站在一起。”法國總統奧朗德說:“我們都關注恐怖主義,法國近來飽受恐怖襲擊之苦,我們對英國人民如今的遭遇感同身受?!卑7茽栬F塔的燈光也在午夜關閉,表示對英國的聲援。英足總確認,世界杯歐洲區預選賽英格蘭主場對陣立陶宛的比賽前,將會為恐怖襲擊遇難者舉辦默哀儀式。
俄新社23日報道,克里姆林宮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倫敦恐怖襲擊向英國首相表示慰問。普京表示,恐怖力量表現得越來越陰險、野蠻。很明顯,為了打擊恐怖主義威脅,國際社會所有成員需要真正團結起來共同努力。
英國《金融時報》稱,倫敦恐怖襲擊事件讓人回想起去年12月發生在柏林、去年6月發生在尼斯的恐怖襲擊。倫敦恐怖襲擊事件符合人們越來越熟悉的恐襲模式。襲擊者開著車碾壓行人,拿著刀刺殺警察,在歐洲的大城市心臟地帶橫沖直撞,大開殺戒。西方情報官員說,IS有在國外策劃襲擊的多重策略,既號召接受過訓練的人員——比如來自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戰斗分子,也號召立場激進的個人或者有弱點的個人,這些人事實上從來沒有加入過IS網絡或者從未謀過面。組織襲擊的策劃部門中有負責的關鍵頭目,其中很多人是歐洲人,他們控制著歐洲的這些網絡,目的就是為組織巴黎式的襲擊提供幫助。在這個出現了數字化協調的恐怖新模式的時代,由于要控制的激進分子人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得多,可以說沒有一個地方是完全能夠避免恐怖襲擊的。
據英國廣播公司3月23日報道,比利時安特衛普警方今天逮捕了一名企圖駕車沖進人群的男子?!胺纯侄窢帲何鞣阶龅眠€不夠”,德國《新奧斯納布呂克報》23日稱,恐怖分子仍然是歐洲的威脅。西方國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阻止恐怖分子。西方世界在反恐上不能單干,要與俄羅斯、伊朗等國家合作,而不是平行政策。
送給右翼民粹的禮物
怎么應對恐怖襲擊?西方社會的分裂并沒有彌合。有部分輿論認為,西方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是引發恐怖襲擊的原因。英國《鏡報》的大標題是“攻擊民主”。德國《圖片報》23日聲稱,恐怖分子對準的是國際游客,為的就是讓英國及歐洲產生更深的恐懼感。英國議會是民主社會秩序的象征,恐怖分子要擊敗西方民主。而且,倫敦的恐怖襲擊發生在布魯塞爾恐怖襲擊一周年!這不是一個巧合。值得關注的是,即便兇手受傷,但人們仍對他施加急救。這種人性就是恐怖分子永遠不會獲勝的原因!
但也有很多分析提到嚴格審查移民的重要性。美國??怂剐侣劮Q,英國“脫歐”領導人奈杰爾·法拉奇對倫敦恐怖襲擊做出反應,他說這充分表明了對移民和難民進行正當審查的重要性,“在這個國家(英國),我們已經犯下了一些可怕的錯誤。”他說,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倡導的多元文化主義導致了英國社會的分裂,從電視上看到倫敦發生這一幕的美國人,開始意識到特朗普總統實施更加嚴格的審查措施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土安全和不使美國社會分裂。
英國首相辦公室代表23日表示,在首都倫敦發生的恐怖襲擊不會影響英國“脫歐”程序的啟動時間表,“脫歐”程序按照計劃于3月29日啟動。
據俄羅斯《消息報》23日報道,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切夫認為,這一恐襲的深層原因應從近年來歐洲實施的國家政策尋找,這是在歐洲缺乏對多元化文化危機深入了解所致。
“送給右翼民粹的禮物”,德國《西部日報》稱,荷蘭右翼民粹政黨的失敗,曾讓歐洲傳統政治家歡呼。然而,恐怖分子不愿看到這種現象,轉眼就送出大禮,幫助歐洲的右翼民粹政黨。法國和德國要大選,此次恐怖襲擊可能會扭轉右翼民粹政黨正在下降的民意??梢灶A見,歐洲民間將更向右轉?!?/p>
環球時報201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