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巍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多元化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重要趨勢,其實質就是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多元化,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形式。大學生作為我國文化建設的主力軍,他們肩負著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重大使命,高校應該重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多元文化,并且調動他們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積極性。
一、什么是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要就是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非主流文化和主流文化、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等各種類型文化之間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一種局面。相對于一元文化來說,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些文化問題方面,如人生理想、價值理想、思想觀念等方面的追求異趣和觀念差異。多種文化在碰撞和融合過程中,已經潛移默化地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產生重要影響。
二、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在當前多元文化時代背景下,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新價值觀和舊價值觀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大學生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如果沒有正確地對其進行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他們很容易出現理想信念淡化、政治信仰模糊等問題。價值觀對大學生有著一定的導向作用,而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念能夠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相反,錯誤的價值觀念則是會限制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意志力較差的大學生很容易受到錯誤觀念的影響,在信念選擇和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出現一些較為極端的行為,極不利于大學生的和諧健康發展。因此,高校應該重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工作,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培養他們的高尚品德,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規范他們的行為,這樣才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2.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環境下,社會生活的組織方式、經濟發展態勢、產品分配方式、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等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使人們在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上有了較大的自主性。面對大學生多樣化和自主性的發展需求,高校傳統形式的思想政治方法已經無法達到好的效果,因此,高校應該不斷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教育的實效性。這種實效性主要體現在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期望功能和顯示功能之間的吻合度。換句話說,就是指相關教育人員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實現對大學生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的強化作用。進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工作,可以豐富其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方法,改進教育模式,有利于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生命與活力,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3.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
在當前多元文化發展背景下,積極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可以鞏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同時對引領社會發展進步、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實現民族富強和復興等,具有著深遠的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
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傳承者,其價值觀念對國家和社會的未來發展有著直接影響,踐行和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對大學生內在的要求。通過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可以加深其對誠信友善、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的認同,提升其的民主觀念和法制觀念,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
三、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人生價值觀念存在的問題
1.部分大學生的價值標準和價值取向存在問題
由于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之間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使得各種價值標準同時存在于社會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大學生的社會閱歷和經驗不足,在價值判斷上還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很容易陷入虛無主義和相對主義之中,從而出現價值標準、價值取向混亂扭曲和真空的局面。
2.部分大學生存在功利化、個人本位思想
在多元文化發展背景下,部分大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逐漸淡化,同時又受到現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響,使得大學生更加注重突出個性、展現自我,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思想突出。這種個人主義很容易使大學生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逐漸被削弱。此外,在功利性文化和商業文化發展的影響下,部分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影響,沒有學習積極性,集體主義觀念淡化。
3.高校核心價值觀念的踐行和培育機制不健全
學校是當代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所。高校制定了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教育體制,但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問題。近年來,高校教學逐漸由原來的精英教育轉向為大眾化教育,許多高校開始對外擴招,使得高校大學生個體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以至于在教育中出現了很多弊端,與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觀念相脫離。一方面,忽略了對大學生政治素養和綜合素養的培養,主要表現為“重理論教育,輕人品培養”,對大學生的人格教育和培養力度較小;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培育手段有待改進。
高校應該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強化教師隊伍的發展建設,使其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中發揮作用,將核心價值觀引進課堂教學,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培育方法
1.健全教育機制,明確核心價值觀的導向
高校應該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念的踐行和培育工作作為黨委工作的重要內容,將其列入學校議事日程,明確教學任務、合理分工,將責任落實到位。同時根據學校的發展情況,規范大學生的基本行為,強化大學生教育和培養工作,引導大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念,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2.重視思想調節,加強制度規范
高校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念的踐行和培育工作中,應該重視思想環節,創造公正、公平、關愛、和諧的校園氛圍,包容文化多樣性,尊重差異,達成思想上的共識。同時,高校還要制定相關的核心價值觀的規章制度,嚴格規范大學生的基本行為,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理想信念,強化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推動大學生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3.創新培育方法,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
創新是國家和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和源泉。在開展高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念踐行和培育工作中,應該不斷豐富和更新教育內容,創新培育方法和手段,從而有效提升核心價值觀念的整體培育效果。第一,高校應該科學準確、全面深入探究和把握多元文化發展背景下大學生的情感變化、心理變化以及價值訴求,結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創新培育手段和方法,促進核心價值觀踐行和培育工作的有效展開。第二,高校應該充分結合自身的教學優勢和資源,深入開發特色活動和校本課程,通過多民族聯誼、傳統節日、少數民族節慶活動的開展,促進大學生培養友善互助、民族團結精神。例如,政法院校在核心價值觀踐行和培育過程中,可以模擬法院活動、法律宣傳月等相關活動,開展法律知識教育和宣傳,為大學生普及法律知識,提高高校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民主觀念。創新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念的踐行和培育方法,開展各種特色活動,豐富培育內容,有利于充分調動高校大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不斷增強培育工作的整體效果。
4.優化校園環境
大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很容易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大學校園作為大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其校園文化環境對大學生有著重要影響,所以,高校應該加強校園建設,促進校園教育功能、審美功能、使用功能的有機統一,營造一個安靜、和諧、美麗的校園環境,不斷陶冶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情操。一方面,在校園布局、綠化設計、教舍規劃等方面,應該對師生心理發展、精神風貌、文化、宗教等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物化教舍,充分展現學校教育的風格和特色,讓校園變得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高校應該適時開展各項具有特色的實踐活動。例如開展學術報告會、書畫攝影展、社團活動、辯論賽、校園歌手等多種活動,這樣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學術氣氛,同時又可以提升大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綜合素養。
總而言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我國民族精神的思想內核,開展相關培育工作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同時還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因此,高校應該重視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培育工作,健全教育機制,明確核心價值觀的導向作 用;重視思想環節,加強制度規范;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提升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培育效果,使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理想,促進大學生的和諧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森林.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策略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9):25-26.
[2]董 媛.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探析[J].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3):129-131.
[3]鄒磊磊,胡晶君.多元文化視域下廣東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1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