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普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毛澤東是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戰略大師。1945年5月他在中共七大上作的“結論”中,面對抗戰即將“勝利”的大好形勢,卻一口氣列舉了我們可能遭遇的“十七條困難”,并據此提出我們的應對之策,就是成功運用底線思維的典型一例。
“要在最壞的可能性上建立我們的政策”
七大召開時,中國共產黨的面貌已發生重大變化。經過延安整風,全黨在思想上、行動上實現了偉大的覺醒,實現了新的團結和統一;已成為一個經驗豐富并擁有121萬黨員的強大政黨;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發展到91萬,民兵220萬,解放區的人口達到9550萬,并得到全國人民、世界各國人民特別是蘇聯的援助。
國際國內形勢一片“光明”美好,“勝利”的桅桿似已躍出地平線。但是,5月31日,毛澤東在其作的七大“結論”中,在闡述“國內形勢”時,卻出人意料地表示贊成有人提出的戰后“中國可能變成美國半殖民地”的提法,強調要“準備吃虧”,在看到“光明”的同時“更要準備困難”。他還一口氣列舉了可能出現的“十七條困難”:
第一條,“外國大罵”。英美的報紙和通訊社現在都罵共產黨,“將來我們發展越大,他們會罵得越有勁”。第二條,“國內大罵”。是大罵,不是小罵,罵我們“破壞抗戰,危害國家,殺人放火,共產共妻,毫無人性,等等”。第三條,“準備被他們占去幾大塊根據地”。第四條,“被他們消滅若干萬軍隊”。將來我們的軍隊有可能發展到150萬,“被他搞掉三分之一”還剩100萬;被他“搞掉一半”還剩75萬。第五條,“偽軍歡迎蔣介石”。偽軍“搖身一變,掛起蔣介石的旗子,歡迎蔣介石,歡迎閻錫山,使我們很不好辦。日本人撤出的地方,他們馬上就占了,我們來不及”。第六條,“爆發內戰”。第七條,“出了斯科比,中國變成希臘”(斯科比是當時英國派駐希臘的英軍司令,1944年12月,斯科比指揮英軍并協助希臘政府進攻長期英勇抵抗德軍的希臘人民解放軍,屠殺希臘愛國人民)。就是說,有外國力量干涉中國內政,幫助蔣介石打我們。第八條,“不承認波蘭”,即我們黨的地位“得不到承認”。第九條,“跑掉、散掉若干萬黨員”。將來如果形勢不好,“蔣介石、斯科比兩面夾攻,到處打槍,有些黨員就向后轉開步走,跑掉了,散掉了”。第十條,“黨內出現悲觀心理、疲勞情緒”。第十一條,“天災流行,赤地千里”。第十二條,“經濟困難”。第十三條,“敵人兵力集中華北”。即“日軍退出華南、華中,把兵力統統撤到華北”,并“提出和平妥協的條件,跟英、美講和”,擠壓我們黨和八路軍。第十四條,“國民黨實行暗殺陰謀,暗殺我們的負責同志”。第十五條,“黨的領導機關發生意見分歧”,黨內“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不滿意等等”。第十六條,“國際無產階級長期不援助我們”。第十七條,“其他意想不到的事”。
在列舉這些困難的時候,毛澤東還批評“從前我們黨內有一個傳統,就是講不得困難,總說敵人是總崩潰,我們是偉大的勝利”,“現在我們要有充分的信心估計到光明,也要有充分的信心估計到黑暗”,提出“要在最壞的可能性上建立我們的政策”,尤其是黨的高級負責干部來說,更要有“對付非常的困難,對付非常的不利情況”的“精神準備”。
“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
毛澤東之所以這樣做,并非無的放矢,也非故作姿態,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根據。
從歷史上看,我們黨多次發生過因“勝利”而“驕傲”,因“驕傲”而“吃虧”的錯誤,留下了慘痛教訓。從黨的現實處境看,雖然黨及其領導的隊伍前所未有地發展,但是中國革命畢竟還沒有勝利,我們有軍隊90多萬,但不是集中的,而是被分割的,只能打麻雀戰;我們的敵人還很強大,有強大的日本帝國主義,還有國民黨,這兩個敵人雖然不是一個類型,但“一個守著我們的前門,一個守著后門”,相較于敵人而言,我們的“力量很小,前面還有困難”,不要重犯歷史上“小了就舒舒服服,沒有事情,一大就脹起來了,腦殼脹得很大,驕傲起來了,心里也躁了”的錯誤。
中共七大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制定了一整套正確的路線、綱領和策略,為黨領導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深厚基礎。
“現在我們得了天下,還是要從最壞的可能來設想”
作最壞的準備,歸根結底是為了謀得最好的前途和結果。
毛澤東在七大上設想的“十七條困難”,在抗戰勝利后不久,有的果然遭遇了,有的部分發生了,甚至一些“其他意想不到的事”也出現了。在毛澤東看來,凡事從最困難、最壞處準備,努力去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一個思維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都是要始終堅持的。1957年1月27日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中,在談到社會主義社會里少數人鬧事問題時,毛澤東說:“我看要準備出大事。你準備出大事,就可能不出,你不準備出大事,亂子就出來了。事情的發展,無非是好壞兩種可能。無論對國際問題,對國內問題,都要估計到兩種可能。你說今年會太平,也許會太平,但是,你把工作放在這種估計的基礎上就不好,要放在最壞的基礎上來設想。在國際,無非是打世界大戰,甩原子彈。在國內,無非是出全國性的大亂子,‘七大的時候,我講了要估計到十七條困難,其中包括赤地千里,大災荒,沒有飯吃,所有縣城都丟掉。我們作了這樣充分的估計,所以始終處于主動地位。現在我們得了天下,還是要從最壞的可能來設想。”
1958年3月25日在成都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毛澤東又提出要準備發生預料不到的事情,他說:1956年國際上批判斯大林和波匈事件,我們就沒有料到,國內也有一些事沒有料到。以后究竟有什么事是預料不到的?國內國際上有些什么事可能出乎意料?如世界大戰,瘋子要打,原子彈把我們一套通通打爛,那也沒有辦法,蘇聯還會發生什么問題?
但遺憾的是,隨著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指導思想上逐漸發生“左”的偏差,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和對“最壞的可能”估計嚴重不足,又犯了錯誤,吃了大虧,留下了嚴重教訓。這是今天仍然需要我們反思和“引以為戒”的。
(摘自《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