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璞
《我是好樣的》一課由“天生我材必有用”和“自信伴我行”兩個主題組成。首先,在“天生我材必有用”展示自我這一環節,大膽摒棄書中圖例,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中心,以學生的自身認識和發展為依據,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現實社會密切聯系起來。其次,本課第一個主題“天生我材必有用”與第二個主題“自信伴我行”在內容的安排上有不合理之處,“自信伴我行”這一主題是告訴學生鼓勵與贊揚能幫助別人獲得自信。這一內容實質上可以整合在前面“如何增強自信心”這一版塊,同時我將書中王玲的例子換成平日班上不愛舉手發言的場景,貼近了學生生活。使本節課由“找自信—樹自信”更能體現核心素養要求。按照這一思路我實施了以下教學過程:
活動一:誰最棒。課件出示柯南、孫悟空、TFboys的圖片。請大家一起來猜一猜他們是誰,他們的特長是什么?通過介紹柯南善于思考會偵探、六小齡童善于扮演孫悟空、TFboys會唱歌等這些知名人物的特長,讓學生很直觀地明白每個人都有他所擅長的一面,同學們也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引出課題《我是好樣的》。
活動二:我最棒。利用課件進一步展示身邊的同學平日里才藝訓練的圖片,依次是學生詩朗誦、吹豎笛、畫國畫、跳拉丁舞、踢足球,大家都能根據圖片提示找出他們所擅長的。杜威說過教育即生活。教材上的內容盡管都來源于生活,但教材呈現的內容畢竟有限,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努力從學生的生活中尋找教學素材,大膽摒棄書中圖例,捕捉班級里部分學生訓練才藝的瞬間,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中心,生成活動場景,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引導他們走進課堂,走進生活。
光介紹別人的優點還不行,一堂課的教學如何讓學生放松自己,又能緊扣主題?左思右想后我決定讓學生自由發言,說一說自己的特長。他們每說出一樣特長我就會給出相應的贊賞!及時的贊賞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得到了肯定,頓時信心倍增。光說不練會讓這節課顯得很生硬,不能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所以,我讓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亮出自己的拿手好戲。先小組推薦出幾名優勝者,最后在全班進行展示。在這一環節中大多數學生在預設之內,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形式很多樣化。有的隨著音樂有節奏地舞動,有的為我們帶來了如黃鶯般清脆的歌聲,有的在跳繩時腳下生風只為了打破紀錄,還有的舞文弄墨下筆如有神。才藝表演既帶動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人大飽眼福。通過才藝大比拼這一互動可以讓學生明白其實美來自于自信!
活動三:大發現。(1)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上第9頁的三幅圖,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人物的對話,將情景再現,增添趣味性。尋找圖中人物身上的共同點,總結自信的人有哪些表現。(2)討論交流:自信有什么作用?(3)拿出課前收集的有關自信的名人名言、班內相互欣賞品味。課堂上教師只能起引導作用,學生才是主體,所以我鼓勵他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交流中體會到自信并不遙遠,自信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并一直影響著我們。
活動四:樹自信。先出示一張課堂舉手發言的圖片,讓學生分析女孩不敢舉手的原因。分析過后我會順勢提問“你有沒有不自信的時候?勇敢地說出來,大家一起幫助你!”有少數學生會說出自己缺乏自信的時刻。我以想多了解他們為由,提出讓其他同學一起說說他的優點,夸夸他。通過實例讓學生明白鼓勵和表揚可以幫助他人獲得自信。然后引導學生閱讀書中第11頁牛頓的故事,從“母親曾一度想讓他退學,但牛頓從來不認為自己笨。”這句話中感受牛頓的自信。同時重點品味“經過努力,牛頓后來終于成為偉大的科學家”這句話,讓學生領會牛頓的成功除了自信還與努力學習知識有關。在這一環節中我做了一些拓展延伸,引導學生進一步探討“自信”與“自大”的區別。讓大家明白一個人做事光有滿腔的自信卻不付諸行動,就是喊空話,盲目的自信就等于自大,自大的人是不會成功的。只有認真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才是獲得自信的好方法。獲得自信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讓自己獲得信心的途徑還有哪些?然后在班內互相交流。通過記錄金點子來激勵自己樹立自信!最后讓學生在《奔跑》的歌聲里露出自信的笑容!老師隨機進行課堂小結。
讓一節課在歡快的歌聲中結束,加上師生間的互動,能將學生情緒迅速帶入高潮,讓學生上完這節課后仍意猶未盡!
本節課結束以后,我看到孩子們的眼中還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我想孩子們是喜歡這種輕松的課堂氛圍的,他們也真正地參與到了這節課的學習中。難怪陶行知先生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以兒童生活為基礎,遵循兒童的生活是品德與社會這一課程的重要的理論支撐。本節課我利用多媒體展現學生生活中的圖片,他們喜歡的歌曲及才藝展示等,體現出學生自信的外在表現,抓住了課堂的生活性,讓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通過牛頓成功的故事感悟到成功離不開刻苦努力,自強不息。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找到自信,樹立自信,感受自信。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