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通
一、高職公共體育教學中健康教育的缺失現狀
1.健康教育意識淡薄
大多數公共體育課教師及學生對健康教育的認識相對膚淺、片面,導致健康教育在高職體育教育中淪為配角,處于可有可無的狀態,沒有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視。一些教師和學生所理解的健康主要是指自身的身體狀態,沒有將體育、健康、體質三者的關系搞清楚,體育健康意識淡薄,沒有意識到健康教育在體育運動中的重要性,造成公共體育教育課程體系不完整。
2.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公共體育課須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樣重要,兩者缺一不可。然而在高職公共體育課的課堂教學實踐當中,一些教師往往不太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當下高職學生基本都是“90后”,而且大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家境大多比較優越,可以說是“溫室里的花朵”,其成長之路較為平坦。這會導致他們的身心承受能力較弱,稍有風浪便不知所措。
3.健康教育內容的缺失
目前,高職公共體育課的教學主要是通過多種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體育技能。體育健康、科學健身與方法、運動損傷處理等健康教育內容雖然也會在高職公共體育的理論課上稍有提及,但遠遠不夠,教師所講的內容相對較少,涉及的主題不夠深入。此外,關于學生心理障礙與心理健康的指導更是少見,或者直接被劃到了學校的心理咨詢部門。
4.健康評價機制不科學
目前的公共體育教學評價存在許多局限性,不能做出動態評價,而且只注重評價結果。它只能對學生所掌握的運動技術做出是否達標的評判,無法正確有效地評估學生的健康狀況,導致學生雖然完成了達標任務,但身心健康狀況卻無從考查。
二、高職公共體育教學中加強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指導思想
素質教育時代,追求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高職公共體育課教學不但要注重競技體育,更要注重健康教育,樹立“健康第一”的先進理念,真正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協調發展,并以此推出一系列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
2.明確公共體育教學中健康教育的目標
作為面向絕大多數學生的公共體育課,應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同時,結合不同學生的身體情況制訂出個性化、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也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
3.構建以健康教育為主的公共體育課程體系
高職公共體育教學課程應以加強健康教育為根本,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教學,使課程變得更科學、多元、高效。在考慮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時,應該始終把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有效向學生講解運動健康的體育理念,努力尋找能夠增強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內容,其應該包括健康理論、體育理論、體育鍛煉衛生、體育鍛煉、醫務監督、運動損傷防治等方面的諸多內容。
4.創新考核評價體系
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端正學生的態度,改善學生的不良運動習慣和方式。為此,結合當前高職公共體育教育中健康教育比較薄弱的現實,制定出一套科學、高效、可行的教育方針和評價體系,對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很有必要。而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既要看學生體育技能的達標情況,更要關注學生在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方面是否健康,以促進學生健康行為和健康觀念的協調發展。
綜上所述,高職公共體育課的教學水平低下與健康教育工作的缺失息息相關。健康教育應引起公共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體育教師應將體育技能與健康教育相結合,推動學生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林川.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3(2).
[2]黃海波,劉銘良.健康教育理念下高職體育新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