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寶貴+趙麗洲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1.研究背景
高校師德建設是我國高等教育良性發展的重要保障。加強師德建設是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各高校辦學水平、促進高校內涵建設的本質要求。師德是高校教師從事教育活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道德觀念、思想情操和品質。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改善,國民受教育程度和范圍大幅度提高。特別是1998年推行的高校擴招政策使得國內高等教育供給大幅增加,為國民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加寬泛的選擇機會和空間。高等教育供給增加的直接結果就是高校教師人數的大幅增加,《199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和《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199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人數為40.72萬人,到2015年,這一數值增加到了157.26萬,高校教師人數在17年間增加了117萬。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擴招的正效應之一就是我國高等教育得到空前繁榮和發展。與此同時,受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作為高等教育規模擴張帶來的負效應,高等教育質量問題逐漸暴露。高校教師作為高等教育產品的直接供給者,其職業道德水準直接決定了其所提供教育產品的質量標準。而教學敷衍、學術不端、言行失范等在內的高校教師失德行為是造成高等教育質量下降的主要及直接原因之一。
2.研究意義
高校教師失德行為泛指違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其表現形式多樣。2014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該政策頒布起因于近年來在全國高校頻發的教師師德失范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引起了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高校師德建設及規制問題成為教育主管部門及全社會普遍關注的教育熱點之一。因此,如何加強高校師德建設,明確師德建設的重點工作是什么,如何提高教師師德建設的自律性,這是文章研究的重點內容。
文章主要利用博弈論中的KMRW定理,探討為什么教師自律性是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關鍵以及如何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自律性問題。
二、KMRW定理結論及其啟示
1.定理基本結論
KMRW定理又稱聲譽模型,該模型通過將不完全信息引入重復博弈解釋“阿克斯洛得悖論” (Axelord, 1981),即有限次重復博弈的均衡解與靜態博弈納什均衡解不一致。該模型證明博弈參與人之間支付函數的不完全信息對均衡結果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在T階段的重復博弈中,如果每個囚徒非理性概率不為零,只要博弈重復次數足夠多,那么參與人的合作行為在有限次重復博弈中都將會出現。
2.結論啟示
模型中的“理性囚徒”是對我們熟悉的“囚徒”及其行為的一個簡單化概括,文章代表“非自律教師”;相應地,“非理性囚徒”是指另一類具有不同于我們所熟悉的行為形式囚徒的概括,文章代表重聲譽的“自律教師”。模型中的“坦白”即對應文章中的“非自律行為”,“抵賴”對應本研究中的“自律行為”。
高校教師的教育實踐過程也是一個信息不完全情況下的重復博弈過程。每名高校教師在幾十年的教育實踐中都面臨著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行為決策,該行為決策涉及教師選擇遵守師道尊嚴還是違背師道尊嚴,即“自律”還是“非自律”。它的精煉貝葉斯均衡解是只要每名教師 “自律”概率大于零的,即在乎師道尊嚴;在意職業聲譽的,無論這個概率多小,那么教師的“自律”行為決策就是該博弈的精煉貝葉斯均衡解。因此,KMRW定理結論對于解決目前高校教師失德行為規制問題,探索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的規律特點和提高高校教師師德建設自律性具有重要實踐指導價值。
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及各高校對教師失德行為規制十分重視。如開展各類師德教育活動,通過典型示范宣傳、政策法規約束等手段,建立起監督、教育、考核獎懲相結合的高校師德建設工作機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高校師德建設能否達到預期成效并具有可持續性,歸根結底取決于教師自身的道德水平,僅僅依靠外力是不夠的。高校教師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構建關鍵問題是要保證教師“自律”概率大于零,即充分激發高校教師提高師德建設的自律性,將外顯的師德規范轉化為內隱的信念。只有這樣,高校師德建設才能真正實現有效和可持續發展。
三、提高高校教師師德建設自律性建議
1.加強高校師德宣傳工作
高校要將師德宣傳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師德建設納入校園文化建設體系。通過高校教師典型事跡宣傳,營造崇尚師德的社會輿論氛圍和環境,將師德教育貫穿高校教師職業生涯的全過程。加強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開展全方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師德有關的法制教育和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強師德教育效果。
2.健全師德考評激勵手段
高校要將師德考核納入教師考核體系,對教師考核不僅要體現教學科研業績,更要注重師德的考核評價。同時,師德考評要客觀、公正、公平、公開。在師德考核方面,須建立一套合理的師德考核指標體系并完善評價機制,并要兼顧自我評價和外部評價。此外,要注重師德激勵,完善師德表彰獎勵制度,將師德表現作為高校教師考核的核心要件之一,將高校教師師德建設與教師職業晉升掛鉤,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度,切實將高校教師師德建設擺在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改革的首要位置。
3.外部監督與教師自律相結合
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師師德規范的外部監督機制,嚴格落實《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及其相關規定,建立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問責機制,加強師德建設意識;通過完善的外部監督機制,充分實現師德建設自律與他律相結合,有效約束教師師德失范行為,提高教師的師德建設自覺性。
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關鍵是要提高教師師德自律性,通過典型宣傳、監督激勵,幫助教師樹立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使教師自覺提高師德水平,提升師德境界,完善師德行為,提高師德踐行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明芳.高師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探析[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
[2]肖贈贈.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2016(2).
[3]張振鳳.高校教師師德建設協同合作機制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23).
[4]張文強.新時期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思考[J].河南社會科學, 2016(2).
[5]任容華.新形勢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現狀與機制創新[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
[6]鄭海妹.基于師生關系的視角探討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途徑和方法[J].才智,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