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穎 崔瑩瑩 畢明娟 鄭福山



【摘 要】闡述了《基于WebGIS的黃河三角洲濕地生物多樣性信息管理系統》構建技術與開發研究情況,該軟件系統具有濕地生物遠程信息分布瀏覽、統計分析、信息查詢等功能。操作便捷,應用性強,適用面廣,對于加強濕地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化管理和宏觀科學決策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Abstract】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based on webGIS in Yellow river delta wet land” .This software system has the functions such as browsing the remote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of delta biological, statistical analysis,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so on. The advantage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strong applicability and widely application have higher value for strengthening the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decision of delta biological diversity information.
【關鍵詞】WebGIS;黃河三角洲;濕地;生物多樣性;信息管理系統
【Keywords】WebGIS; Yellow river delta; biological divers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中圖分類號】TP7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3-0053-02
1 概述
濕地生態系統是目前自然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1-3],也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然而由于全球變暖、人口劇增以及不合理開發,濕地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干擾和威脅,濕地保護迫在眉睫[4]。
黃河三角洲濕地是世界少有的河口濕地生態系統,位于山東省東北部的渤海之濱。在氣候變化、海岸侵蝕、風暴潮、入海河流斷流、外來物種入侵等自然因素以及圍墾、城市港口建設、海洋油氣資源開采等人為因素的雙重作用下,生物的生存環境發生巨大改變,生物資源不斷減少,生物多樣性面臨極大的威脅[5-7]。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護濕地資源,就必須深入了解導致濕地生物多樣性下降的原因,并積極探尋高效科學的保護措施。
國外很早就開展3S技術在濕地保護中的應用,國內目前也逐漸開展相關研究,張桂芹等[8]開展了基于3S的濟南濕地資源調查及碳匯功能研究,姚慧敏等[9]利用RS和GIS技術對山東省鹽堿類濕地資源進行了調查研究。
本研究應用WebGIS和數據庫技術對黃河三角洲濕地生物的發生、分布等數據進行分析,可實現對濕地生物多樣性的監測、管理和相關預防方法及防治技術的關聯查詢,并實時進行信息發布,為政府部門進行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決策依據。
2 系統設計
黃河三角洲濕地生物多樣性信息管理系統是基于Window系統環境下開發的,使用C#,WEBGIS編程語言,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作為開發工具,Oracle作為數據存儲介質,基于B/S模式開發,選用面向對象開發方法,采用三層架構設計技術,將系統抽象成界面層、業務邏輯層、數據訪問層。構建黃河三角洲濕地生物多樣性信息數據庫,實現對濕地生物的實時管理、查詢和發布等功能。
3 系統功能與實現
黃河三角洲濕地生物多樣性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下列六個子系統十八個模塊:信息接收子系統、生物名錄管理子系統、遙感影像管理子系統、分析與評價子系統、我的信息管理子系統和字典維護子系統。
3.1 生物信息查詢
生物信息查詢功能模塊包含著植物、野生動物、外來入侵生物、瀕危和特有物種數據庫等信息。通過對生物信息錄入、整理和分析(見圖1),并根據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實現了生物信息的查詢、遙感定位等功能。信息錄入時按照數據表結構進行規范化填寫,通過數據庫直接導入,后臺管理十分便捷。
3.2 遙感影像管理
基于黃河三角洲生物空間數據的采集(見圖2),主要提供用戶對濕地內各種植物、水鳥等的發生分布情況的地圖顯示,實現實時觀測。實現生物發生世代、分布區域、種群消長規律在數據庫中的呈現和輸出等,并對數據進行模擬分析并預測預報,同時可以利用遙感影像對黃河三角洲外來入侵生物進行動態監測。
3.3 生物多樣性分析與評價
根據生物類別動態提取生物評價指標信息,實現了對黃河三角洲濕地生物多樣性的動態評價(見圖3)。
3.4 系統管理
系統設置了管理員權限和一般使用者權限,管理員負責整個數據庫的維護和管理,可對系統具有完全管理權限,一般使用者根據需要對各數據庫進行查詢、補充和完善。
此外,根據各類生物數據信息呈現的不同,系統設置了各級用戶可以對權限內的各類數據進行查詢、錄入、修改、刪除等編輯功能,這使整個數據庫系統的維護更加便捷和實
用。
4 討論
本研究建立了黃河三角洲濕地動物、植物、瀕危物種、外來入侵生物的空間和屬性數據庫,提供濕地生物多樣性的基礎資料的實時更新和查詢,將3S技術與濕地生物多樣性信息結合,建立黃河三角洲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信息化平臺,實現對濕地生物多樣性的實時監測和精細化管理。
同時,本研究將為山東省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專業化、信息化技術平臺的建立提供技術支持,管理部門、相關科研事業單位網絡用戶可通過賬戶密碼登錄系統,實現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李祿康.濕地與濕地公約[J].世界林業研究,2001,14(1):1-7.
【2】林業部野生動物保護司.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指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3】楊永興.國際濕地科學研究的主要特點、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02,21(2):45-47.
【4】陶信平.略論中國濕地保護[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6(4):13-17.
【5】朱京海,劉偉玲,胡遠滿,等.遼寧沿海濕地生物多樣性評價研究[J].氣象與環境學報,2008,24(1):27-31.
【6】張緒良,肖滋民,徐宗軍,等.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的生物多樣性特征及保護對策[J].濕地科學,2011,9(2):125-131.
【7】張緒良,徐宗軍,張朝暉,等.中國北方濱海濕地退化研究綜述[J].地質評論,2010,56(4):561 -567.
【8】張桂芹,王兆軍.基于3S的濟南濕地資源調查及碳匯功能研究[J].環境科學與藝術,2011,34(12):212-216.
【9】姚慧敏,朱振林,王 勇,郭洪海.基于RS和GIS技術的山東省鹽堿類濕地資源調查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7):4373-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