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地資源需求量在與日俱增,土地存量卻在大幅度下降,為了有效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需要對土地資源進行整體規劃,做好監管工作。論文就省級層面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問題進行討論,了解當前監管措施中存在的不足,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管理,以切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避免浪費。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the demand of land resources is increasing,but the stock land has been dropped significantl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use effectively,we need to carry out overall planning of land resources,and do a good job of supervision.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ost supervision of the provincial level construction land,and understood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regulatory measures,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land effectively and avoid waste.
【關鍵詞】省級;建設用地;批后監管
【Keywords】 provincial level;construction land;post supervision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3-0132-02
1 引言
目前全國很多省市都公布了省級層面的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制度,這為開展本省土地監管工作,規范土地市場秩序,促進合理合法的開發土地資源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由于省級政府部門在建設用地監管中的職責與縣市政府部門不同,因此研究探討省級層面的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工作對促進本地區土地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建設用地批后監管概念
建設用地批后監管的內涵分為省級和市縣級兩個部分,管理級別不同,建設用地批后監管的概念也是不相同的。所謂省級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工作的內涵可以概括為省級人民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在國有建設用地的審批、征地、供應及開發利用的各個過程中,按照相關審批文件的要求,對市縣級人民政府的具體土地征收使用環節進行監督管理的工作。省級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工作包含在建設用地“批、征、供、用”整個環節之中,需要對四個環節中的各項程序進行監督檢查,防止出現土地濫用濫賣的現象,節省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1]
3 基于省級層面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工作的主要內容
3.1 對已經審批的建設用地征收情況負有監管職責
省級建設用地審批后,需要市縣級人民政府進行具體征收,在征收的過程中省級部門的監管職責主要體現在規定實施征收建設用地的規模與范圍,履行征地后的批準程序,將征地補償資金落實到位,合理安置征地居民的居住與社會保障措施,制定具體的征地政策落實進度表等等。[2]
3.2 對已經審批的建設用地的實際供地率情況進行監管
省級部門需要通過相關的數據追蹤了解農用地和其他土地資源的供應流向走勢,及時掌握不同的時間、地域、批次情況下的土地供應情況和批而未供、征而未供的土地供應情況。
3.3 核查監督土地供應程序的合法性、規范性標準
省級政府部門要對已審批的建設用地進行監管,及時了解土地供應計劃的制定情況,按照相關規范合法的發布公示、公告,對經營性的用地和工業用地要按照招拍掛的模式進行供地,監督管理城市建設用地中用于公租房、經濟適用房的土地供給情況,掌握這種特殊公益性用地在全部用地面積中的占有比例,并且對違反市場價格的低價售出土地進行核查整改。
3.4 監督管理土地市場的動態監測情況及運行情況
省級層面監管部門要及時正確的填報土地的供應、征收計劃,發布相關的公示布告信息,并且建設用地供應時要使用系統自動生成的電子監管號碼和條形碼的《國有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并且督促《國有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的有效履行。
4 省級層面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工作的流程
省級層面的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工作是一項全程性的、動態性的監督管理流程。①督促市縣政府相關部門對本地建設用地進行及時的跟蹤,了解本地區的建設用地供應情況和出讓金的收繳情況,及時了解土地的開發利用效率,對于跟蹤監管中發現的問題要提出合理的意見,并及時責令相關企業部門進行整改。②根據各市縣的土地動態監控報告和監督系統反饋的土地利用實際情況,掌握本省土地的建設項目進程和閑置土地的數量分布,然后根據各個地市上報的土地使用自查報告,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定期對全省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供應情況和開發利用情況進行監測報告。[3]③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根據各市縣提供的自查報告內容和網上核查內容,不定期的組織人員對相關市縣的土地建設情況進行專項抽查,并將抽查檢查的結果形成報告,在全省的范圍內對建設用地的批后監督管理工作進行通報。
5 做好省級層面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工作的關鍵點
省級國土資源局是土地利用評估的重要政府機構,其對于建設用地的批后監管工作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建設用地的監督管理力度,合理利用好每一份有限的土地資源,我們必須對今后的監管工作進行規劃。總的來說,做好省級層面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工作的要點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5.1 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和周密部署批后監管工作內容
目前,我國土地利用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重視用地的指標爭取工作,輕視土地的供應情況;重視用地的審批程序,輕視土地的批后監管工作。這種錯誤的理念使人們減少了做好建設用地事后監管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導致國家層面制定的相關批后監管工作政策沒有落到實處,大大影響了土地事后監管的力度。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建設用地土地批后監管工作水平,我們相關的省級層面部門必須要加強重視力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周密部署,成立相應的批后監督檢查專門小組,明確各個組織之間的責任與分工,建立完善好相應的工作聯絡機制,從而有效地做好批后監管工作。
5.2 完善信息系統,加強批后監管信息的報備工作
省級國土資源部門作為上級指導部門,其對于全省建設用地情況的掌握主要是通過各市縣填報的土地利用信息來掌握,準確及時的土地征收、供應信息是實現批后監管工作的重要前提,我們必須要加強省級部門對全省土地利用情況的總體把握力度,了解土地價格走勢,從而做好科學合理的決策。比如個別的國土供應項目在實施的過程前沒有對本次的項目進行公示、公告,或是公告的時效超出了國家的相關政策規定,我們就要停止土地的交易。
5.3 加強監管系統建設,改進監管的手段與方法
土地批后監管工作包括了土地的供應率、土地開發利用的實效等等多個方面的業務,我們必須要加強管理,不斷完善監督管理的系統平臺,從而有效的改進監管的手段和力度。[4]建設用地的審批信息要嚴格按照填報表的要求由市縣政府準確及時的填報,從而有效掌握土地的供應情況。同時對于已經審批的土地的實際開發利用情況要進行動態的跟蹤與分析,對于開發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要予以嚴懲,確保問題早發現、早制止、早改進,從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5.4 加強部門協作,強化全面、全程監管力度
建設用地的批后監管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涉及到政府及國土資源部門的好多職能單位和建設單位,建設用地審批后若是僅僅只依靠國土資源部門進行監管肯定會造成監管不全面、監管力度缺失等問題,因此,我們一定要加強多部門之間的協作,尤其是涉及到的發改部門、經貿部門和規劃部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批后監管程序,按照各自的職能分工加強對批后土地開發利用情況的及時監管,從而有效改善之前監管力度不足的問題,促進我國建設用地的使用更加利國利民。[5]
6 結語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資源的需求量在與日俱增,土地未批先用、批而不用的濫用土地問題日益突出,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土地的開發利用效率,我們必須要建立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制度。省級層面作為省土地規劃宏觀把握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其監管的職能與力度,不斷的督促市縣級政府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管理工作,從而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有力監管體系,推動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工作更加的有效。
【參考文獻】
【1】劉俊.基于省級層面的建設用地批后監管若干問題初探[J].廣東土地科學,2011(06):4-7.
【2】周營,王蒲吉.縣級層面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問題初探[J].城市地理,2016(10):69-70.
【3】扎伊爾江.新疆國有建設用地出讓監管問題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4.
【4】張厚玉.建設用地批后監管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2.
【5】易志輝,王昀昀,陳欣.省、市、縣三級聯動建設用地監管體系建設研究[J].國土資源信息化,2013(02):43-46.